導語:
5月28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推出了三個全新個展,分別為瑞士藝術家諾特·維塔爾的個展“激浸”、中國年輕藝術家李暉的裝置個展“V”以及“由谷文達策劃”的年輕藝術家蘇志光個展“沉浮”,三位藝術家為我們帶來的是不同的藝術媒介和視覺體驗。
李暉UCCA個展“V”:請注意,未來已經來了!
從UCCA大廳進入展廳之後,中央甬道被處理成完全無光的黑色空間,這裡是年輕裝置藝術家李暉的作品“V”,空間中僅存的光影則是在展廳的深處由紅色鐳射和繚繞的霧氣組成的絢麗奇特的場景,觀者們圍繞在燈光旁邊不停的拍照合影,同時也成為打上星星點點紅色鐳射的活雕塑。
UCCA館長傑羅姆·桑斯對話年輕藝術家李暉
我是七十年代末的人,我自己覺得我們這代人最大的區別,因為我們都受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最大的區別和上一代的思考方式不一樣,可能上一代人更多的是受意識形態的影響,他主動的方式就是要針對這個。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更自我一點,就是他會自己真正感興趣不斷地投入精力、不斷地去摸索,可能也是我們這代人主動做事情要區別於上一代人的地方。
諾特·維塔爾流浪本性中的藝術變化
瑞士藝術家諾特·維塔爾以往以雕塑聞名,而此次在尤倫斯展出的則是他首次創作的一組肖像油畫作品。他利用的是平涂的方式,以黑白灰等濃淡方式表達空間的遠近,表現方式與中國傳統寫意水墨畫如出一轍。
UCCA館長傑羅姆·桑斯對話藝術家諾特·維塔爾
我搬到北京在草場地開了工作室之後,發現我的助手畫的特別好,無論是在技法上,還是在繪畫的知識上都遠勝於我,那個時候我就有畫畫的想法了。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畫人像?我的回答是我在瑞士的時候看不到人,到處都是山,來到中國全是人,所以就畫了人。
蘇志光:用塵土關注生存和人文思考
“塵土”是近些年在社會環境大討論中的詞彙,中國北方的沙塵暴,歐洲的火山灰等,對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嚴重。而此次UCCA“由谷文達策劃”的年輕藝術家蘇志光個展“沉浮”便是關於“塵土”的探討。
UCCA館長傑羅姆·桑斯對話谷文達和蘇志光
我是在南方長大的,那裏山清水秀,從小我就聽説北京是沙塵滾滾的地方,北京沙塵滾滾的畫面一直在我腦子裏成長,沙塵暴一直在我腦子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