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博新館展出“後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係迄今世界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改名“後母戊鼎”後,昨日亮相國博。
繼基本陳列《復興之路》對公眾開放後,完成改擴建的新國博今天將對公眾開放6項免費展覽。其中包括最近引起關注和爭議的“後母戊鼎”。目前每天限客8000人。
這七項展覽分別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專題陳列、《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專題陳列、《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專題陳列和《潘天壽藝術展》、《李可染藝術展》、《黃胄藝術展》。
國寶更名“後母戊鼎”
國博的青銅器、佛造像收藏,一直為世界博物館界所稱道。大眾對於青銅器的了解,最熟悉的莫過於小學課本中的“司母戊鼎”。而在這次展覽中,該國寶首次以新名字“後母戊鼎”展出,並且是沒有玻璃展櫃隔開的“裸展”。
“後母戊鼎”是商代後期(約西元前16世紀至西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國博有關負責人介紹,“後母戊鼎”初始被定名時,專家釋讀其上銘文為“司母戊”。隨著更多同時期青銅器被發現,目前專家多認為應當釋讀為“後母戊”。上世紀70年代,學術界就曾建議把“司母戊”改為“後母戊”。因為商代的字體較自由,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而意思上此處更接近“商王之後”。
與“後母戊鼎”一同“裸展”的,還有“大盂鼎”、“子龍鼎”等多件國寶級文物。
觀眾在展櫃前觀看潘天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