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展回顧三十年中國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5 13:14:25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名作大多有故事;

楊飛雲《十九歲》

198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油畫人體藝術大展”時,主辦人將靳尚誼、楊飛雲等人的5幅作品從展廳摘下,其中楊飛雲的作品便是《十九歲》,原因是畫中的模特起訴主辦人,認為展覽和畫冊侵犯了她們的肖像權和隱私權。

周春芽《藏族新一代》

《藏族新一代》和羅中立的《父親》一起參加了1981年的“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這幅作品獲得了油畫二等獎,一等獎便是羅中立的《父親》。《父親》、《藏族新一代》等表現人性、抒發個性的作品獲獎,標誌著藝術的復蘇和新時期的開始。當時的主辦者還把周春芽寫成了“周春芳”,周春芽自己拿筆把獎狀上的“芳”字改成了“芽”。

朝戈《敏感者》

《敏感者》是90年代中國畫壇標誌性的作品之一,畫中的年輕人兩眼逼視觀眾,滿臉的焦慮不安。強光中的臉龐、昏黃的天空與背景中冷漠的人影、灰暗的房屋,體現了人物的內心衝突,也使得人物具有一種高貴而神聖的品質。這件作品意味著中國油畫從對人物外在形貌的描繪轉向了對人類心靈世界的揭示。

石衝《欣慰中的年輕人》

1994年,石衝的《綜合景觀》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初評時,評委一致同意授予該畫金獎,在總復議時卻遭到堅決反對,爭執之下,該屆美展取消金獎,將所有獲獎者統稱為“獲獎作品”,這在官方美術大展上是破天荒的事件。次年,《欣慰中的年輕人》獲得了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的銀獎,總算是這個年輕人的莫大欣慰。

劉小東《三峽大移民》

2002年,畫家劉小東去三峽旅遊時目睹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敏感的劉小東以奉節為背景,結合北京某工地幾個男子在風沙中扛一根鋼筋前行的場景創作出了8米長卷《三峽大移民》,引起轟動。劉小東使用了自下而上的新畫法,因為三峽的雨很難表現,他沒有直接用畫筆描繪,而是在畫的最上端讓顏料自然流下來,形成雨水飛灑的效果。這幅巨作充滿人性的立場,在平凡的細節中見誠實而高尚。作家阿城為這次劉小東的兩幅三峽作品寫了近10萬字的評論,劉小東因此再去三峽,賈樟柯同行並拍下了劉小東創作三峽新作的紀錄片《東》,該片獲威尼斯電影節紀錄片獎。

名作身價千萬不稀奇;

本次大展展品超過100件,目前市場上,這些當代藝術家中的大多數人都已進入了“百萬元俱樂部”,代表作拍賣大多上百萬,不少人甚至已步入“千萬級陣營”,因此,大展展品總估價達數億元。

其中,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兩年前拍出了627.2萬元,業內人士還認為此畫的價值大大低估了;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之《牧羊人》兩年前以3584萬元拍出,創造了陳丹青油畫拍賣最高紀錄;2007年,石衝《欣慰中的年輕人》拍出了1131.2萬元;岳敏君的《公主》2007年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被一位印尼大藏家拍走;劉小東的《三峽大移民》2006年被俏江南的董事長張蘭以2200萬元拍得;劉小東的《陽光普照》去年拍得683萬元。

“民生當代藝術獎”獎金未定

明年起,民生現代美術館將創辦“民生當代藝術獎”,傳言該獎項將頒出國內迄今最高的獎金額,對此何炬星表示否認。他説,藝術家應該有拔得頭籌的夢想,民生的當代藝術獎每年只頒給一位藝術家,但獎勵不見得一定是錢,也可能是其他的榮譽標誌。關於獎項,民生堅持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學術高度,二是要有中國文化的價值觀,有代表性,三是必須有高度的公眾認知度。

民生至今未收藏藝術品

關於民生介入藝術圈後如何收藏的問題,何炬星也澄清了猜疑。他説,民生至今還沒有收藏任何一件藝術品,收藏要看機會,不光是資本,還要有價值判斷、收藏的定位等等,這些工作都在做。收藏是民生將來一定要做的,而且是持久長遠地做。

民生藝術基金兩年掙25%

兩年前民生推出了國內首個藝術基金,兩年內,基金掙了25%,回報不錯。作為該基金的發起人,何炬星表示自己只是推動了這個基金的發起,但沒有參與實際操作,因此,並不知道這個藝術基金到底買賣了什麼藝術品掙的錢。藝術基金與民生現代美術館分屬於不同部門,今後藝術基金可能還會根據需求再推出。作為美術館,他們還沒有收藏藝術品,而藝術基金卻可以通過買賣藝術品掙錢,是與收藏不同的概念。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