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採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這幅圖片背景是金色大廳懸挂的書法作品《中華頌》。
3月14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而在他的背後,是長18米、高3.72米的蕪湖鐵畫《中華頌》。《中華頌》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張志和歷時兩個月創作而來,用楷書大字書寫,由蕪湖的鐵藝大師儲金霞攜弟子將之鍛造成鐵藝書法。 3月15日,記者獨家採訪了儲金霞。儲金霞表示,《中華頌》的亮相,讓她感到很自豪。“這是團隊所有成員的自豪,也是蕪湖的自豪,安徽的自豪。”
半個世紀前,儲炎慶曆時兩年時間精心打造的巨幅鐵畫《迎客松》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半個世紀後,儲炎慶的女兒儲金霞和她的團隊,又讓鐵畫《中華頌》再次帶著所有安徽人的美好祝願走進人民大會堂,並在3月14日,再一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儲金霞對記者説:“這是我們幾代人的榮幸。更讓我感到,傳承發揚傳統鐵畫工藝,任重道遠。”
鐵畫巨制《中華頌》是去年9月走進人民大會堂中央金色大廳的。這幅由書法家和工藝師共同鑄就的巨幅鐵畫書法作品,每字經尺、規模罕見,成為人民大會堂中一道絢麗的新風景。
早在2009年製作《中華頌》時,儲金霞就知道這幅鐵畫將會經常亮相比較有影響力的政治活動。因此,儲金霞和製作團隊從一開始就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從承接任務到安裝驗收完成的97天裏,正值盛夏時節,工藝師們在高溫的鍛爐前堅持工作。60多歲的儲金霞一直堅守現場,對鑄成的每一個字都要細細檢驗;儲鐵藝一邊輸液一邊工作;章正貴工作時鐵屑飛到眼睛裏,也只是簡單處理後就繼續工作……儲金霞和製作團隊深深明白,能夠將鐵畫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這是所有蕪湖人,所有安徽人的榮耀。
溫總理背後的書法作品《中華頌》
為了力求表現書法原味,所有的鐵字樣均為1:1比例,僅一個鐵字的重量就超過500克,標題字樣更是超過1000克。為了追求完美的藝術效果,在製作之前,工藝師們先將原作借來拍攝,然後再用電腦進行拷貝製作,為鐵字製作初期模型。在製作過程中,為自然地表現書法中筆畫的銜接,工藝師們還創新技法,將原本重疊的鐵畫筆劃扁平化變成融通一體,以重現書法的韻味。
製作大型鐵畫書法作品的難度很大,不僅每個字要各有其勢,整體又要貫連成氣,而且字形要準,結構更要和原作一樣。另外還要強調筆鋒,鍛造出露鋒、藏鋒、回鋒和飛白。重疊的筆劃不能有明顯的痕跡,字體釘腳從跟部到腱部一定要垂直與字體成90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安裝效果。按照這樣的要求,一名熟練的工藝師一天也只能鍛造2個字不到。而像標題那樣的3個大字,則是工藝師們努力了10多天的結果。在製作《中華頌》的97天中,年逾6旬的鐵藝大師儲金霞主錘,12名工藝師都通宵達旦地工作。
書法作品的製作完成還只是整個鐵畫製作的一部分。在儲金霞率領眾弟子揮汗如雨、鑄鐵為字的同時,另一組工作人員正輾轉全國,尋找最合適的鐵畫的背景材料。他們從全國數千家毛毯製作廠家中,最終選中了一種天然的澳毛毛氈,作為鐵畫背景。之所以選擇66支等級的特級澳毛毛氈,是因為一方面羊毛的特殊材質能夠吸光,是一種很好的背景材料;另一方面柔軟的羊毛材質和堅硬的鐵質會産生強烈的對比,最終實現鐵藝作品整體的獨特裝飾效果。但是,天然的澳毛毛氈尺寸有限,根本不可能製作出一塊長18米、寬3.72米的整塊天然毛氈。於是,工藝師們又開始想辦法,將32塊天然毛氈進行拼接,並在安裝時,利用人工整燙技術對接縫進行處理,力求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接受採訪時,儲金霞向記者透露,目前,她正全力投入上海世博會相關鐵畫作品的製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