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地方——美國藝術家約翰·沃克專訪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4:27 | 上傳: 2010-03-09

 

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對現代繪畫發展的討論中,一部分人強調全新的繪畫形式,甚至願意嘗試破除傳統工具和製作方法來使繪畫展示出新的時代面貌;而另一部分在西方從傳統繪畫發展出來的以德庫寧、迪本孔、佛洛伊德、沃克、和艾爾巴克等為代表的畫家們堅持傳統繪畫工具,不斷的發展傳統繪畫中的空間觀念和色彩觀念,抨擊“繪畫已經死亡了”的悖論,將古老的繪畫推向一個富有新的生命力的藝術表現形式。

約翰•沃克教授做為老一代仍舊活躍在西方繪畫界的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主張繪畫語言的直接性,倡導“英雄主義”式的繪畫,強調在繪畫創作中對傳統文化的極度關注。沃克教授的作品自60年代起即被包括幾乎所有的世界知名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收藏。 沃克教授熱愛藝術教育事業,多年在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墨爾本美術學院,耶魯大學研究生院執教,在過去的10年裏他一直主持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研究生項目,在全美被視為最著名的、為數不多的以純繪畫為主導地位的研究生項目。沃克教授的繪畫和他在藝術教育中的主張對我國藝術教育有極為重要的典範借鑒作用。

藝術家約翰•沃克教授

約翰·沃克的父親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沃克對於那次戰爭的了解是通過他父親的親歷的敘述,他整個家族在一九一六年七月一日在蘇麥的一次戰役中便喪生了十一個人,他的父親僅受了輕傷但在一年以後的一場戰鬥中被彈片擊中幾乎喪命,被送回家鄉。當沃克少年時他的父親便對他講述了那次異常殘酷的戰爭浩劫的的經歷,沃剋日後又大量學習了關於那場戰爭的圖片,小説,影象,詩歌。此後在他的一系列石版畫作品中常常出現的是充滿象徵意義的受傷的士兵,頭顱骨,或羊的顱骨。他聲稱他這個時期的繪畫是“與父親的一系列交談”。

約翰•沃克的海豹灣

九十年代後期他搬去了波士頓附近,麻省學院教書。他買下一個小島,他熱愛自然並面對自然繪畫,在藝術的哲學與主義風雲變幻的藝術界而安然自立與一切之外,他重在林邊支起畫架,一幅幅的大畫布平躺在草地上,他常常一天之中在幾塊畫布之間搏鬥,像一個勇士。兩千零五年他在這個小島上,面對朝暮交替與四時之分,同一片景色,同一片流過的海水。他用小于一本書的博彩卡紙板作畫。一百幅抽象寫生油畫,揮灑自由,波濤涌動的驚懼與無常,風雲氣象的凜冽,日出日落的輝光。都被他非常抽象的具體化,具體到每一個筆觸的遊走,皴擦,揮灑,銜接與茲意塗抹。這批作品在他年近七十的時候重帶給他單純的快樂,充滿了抽象繪畫語言的意外與靈性,尤其是只有面對自然寫生時才能獲得的異常清新的感覺。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清華美院美術館副館長袁佐:約翰·沃克把我們帶回繪畫的本源
 “海豹灣”約翰•沃克作品展在清華美院美術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