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獨自望明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5-26 11:46:0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獨自望明月

李志軍

黃草枯樹怒北風,
積雪成泥旋成冰。
身後霓虹聖誕夜,
獨踏暮雲走曠野。
君似蓬花漫天遊,
我是泥牛井底吼。
莫懷殘璧哭歧途,
還煮日月共沉浮。

——《白雪歌送蓬花山館主人》

蓬花山館主人,是閻洪子明。

03年聖誕夜,大風滾雪,天寒地凍。我和他從平頂山出來。暮色四合的路上,沒有行人,遠處偶爾有車燈閃爍。因談起抱負和身世,各自心頭黯然。

那一段時間,我經常生子明的氣,因為他不肯媚俗。

他可以畫很傳統的山水,並且帶有醇正的漸江、虛谷的味道,但他不畫;

很多人求他的印,他不刻;

什麼歌星,買他的歌,他不賣;

••••••

他只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激情。在他的畫室裏,四壁都是大幅大幅的作品:生命裏的纍纍傷痕。人們好像只喜歡他的勞動“果實”,而忽視了他“這個人”,忘了他還要吃飯、穿衣、買房、結婚、生子,他也要活著。

子明是個極其聰慧的人。刻印、畫畫、作詞、譜曲、寫詩,靈感説來就來。我寫的歌詞,一交給他,哼不了兩遍,就譜出了曲子,正是我心中的旋律。我們一起製作了幾隻曲子,刻了一張光碟。可惜沒有資金包裝。另外他的音樂並不屬於流行的那種。就在小圈子裏流傳,有的朋友還當作手機的鈴聲。有天晚上,幾個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乘興唱起了一支自己作詞自己作曲的新歌。才一歲的小外甥女竟隨著歌聲跳起舞來了。我們正在笑,忽然一陣掌聲,原來是服務員們擠在門口聽,紛紛拉住子明,給她們簽名。

我喜歡他寫的歌。

我穿過了一個城市,我告別了一個故事。

我走在街上,落葉在車後飛旋。我站在江邊,水流在江心迴旋。

你就像天上的雪花,掉在地上白花花。變成水,不見了。

其實有時候,他很羞澀。

我躲進了黑暗,因為你就在眼前。你燦爛的光輝,使我愴然黯淡。

他很傲岸。

本是那荒野一枯蓬,本是那小小河渠一草蜢。烈酒一舉三千盅,嘆胸中郁氣如蛟龍。噓!嘆何時江翻海倒風起雲湧。只得藏身陋巷拍蒼蠅。望天下,幾人是英雄。噓!今生難相逢。

更多的時候,是他的孤獨。

在旅途中,我寫了一首小詩:

霜葉明日路,

亂雨今夜風。

抱書和衣眠,

孤館一燈青。

──《秋旅》

他説:“送給我吧。”客舍孤燈,風雨敲窗,是他的日常生活。

幾年前,子明就在抄寫佛經,因其二指有傷,我曾戲稱其“八指行者”。

去年,中國佛協副會長凈慧法師到武漢大學作學術報告,見了子明,看了看他説:“跟我回家吧!”

報告結束,凈慧法師即帶子明去了黃梅四祖寺,收為弟子,賜法號“明鑄”。烈火鍛礪,終能成器。

在寺院閻洪子明寫過幾首“偈子”。

心若不是我,

即是一惡魔。

反覆不得靜,

苦苦纏繞我。

空門終將進,

只待機緣至。

一場浮世夢,

醒來心歡喜。

身在紅塵處,

心走空門路。

艱難一行者,

絕境為征途。

子明有超然的氣質。堅強的人格。

有一段時間,他的畫境出奇地乾淨、沉靜。我寫了一本關於佛教的書,挑選插圖時,把他的《獨自望明月,何處是故鄉》和李世南的《高僧圖》、劉二剛的《聽瀑圖》放在了一起。一位朋友看了畫,説:“這個人,望月望了好久啊!”

我反覆勸子明:“你應該把畫分成兩類。一類是畫給自己的,一類是畫給別人的。畫給自己的畫,是崇高的藝術。畫給別人的,是為了自己的肚子。”我知道他聽不進我的話,説得多了,還嫌煩,嫌我“俗”。

最近我感到高興的是,他用一種大家基本上能夠接受的藝術語言,訴説他的苦痛、孤獨、感恩、愛情和心靈的秘密。我看他從網上發來的作品,仿佛在靜靜聽他自言自語,講述一個個發生在叢林、小屋、或者葡萄架下面的童話故事。

然而,這些氣息清新,內涵豐富,燃燒著生命的激情的作品,在封閉的內地,仍然是不會有太多的知音的。

“無論什麼事情,到了我這裡就是災難!”

我忙於“佛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沒有能回去出席他們的婚禮。春節回去,到他的工作室,看到了一張兩人的畫像,像一對在冰天雪地裏擠在一起,用體溫相互取暖的小鳥。我説:“送給我吧,算是我出席了你們的婚禮。”

今年的春節來得晚,等我到武大,梅花已凋零,陰雨仍無窮無盡。忽然想起童年的故鄉,又寫了一首不合平仄的小詩。

人如遠山喚不回,

霧沉江南聽子規。

一枕殘夢十年雨,

千里老屋半樹梅。

子明説:“送給我吧。”

李志軍于武大

下一頁禪與生命
上一頁烏鎮簡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中華慈善總會主辦藝術家捐贈活動
· [專稿] UPDATING青年藝術季
· [專稿] 文博會藝術精品備受矚目
· [專稿] 中國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
· [專稿] 牛房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