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花燈藝術學會第四任理事長翁賢良介紹:
清代台灣各地就有元霄制燈、賞燈的記載,龍燈、獅燈、戲球燈,花樣繁多。男子古稱‘丁’,家庭多男子謂之‘出丁’。在閩南語中,丁與燈同音,而提燈遊行恰與出丁諧音。人們都盼望家裏多出男丁,也因此更熱衷花燈活動。
日據時期,花燈遊行時舉時輟。當時,艋舺青年團團長黃玉對以提倡兒童娛樂為藉口,獲得日本政府特許,連續幾年在台北萬華地區舉行花燈比賽大會,獎勵兒童製作各種花燈參加比賽,對參賽的兒童每人分給牛奶糖一盒,在龍山寺前集合,編隊整列,遊行艋舺市區,到青山宮評定成績,發給獎品,花燈民俗得以沿傳下來。
台灣光復以後,燈會日趨繁榮。近年來,除大型花燈外,還鼓勵中小學生製作各種花鳥題材的小型花燈,並舉辦展覽和花燈遊行,使得花燈這項民俗技藝在民間保持了廣泛的普及率。
元霄節期間,台灣各地都有燈會,其中以台北燈會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
1989年元宵節,島內各地花燈聚合在中正紀念堂周邊,開創了第一屆“台北燈會”。2006年的台北燈會設七個主題燈區,50座大型花燈、100多座小型花燈,耗資千萬台幣。自創辦年來,每年“台北燈會”都會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
狗年元霄節,台中市舉辦的“2006中台灣元宵燈會”上,主燈“史努比的家”高達12米,吸引了無數史努比的“粉絲”。台中市政府準備的10萬盞史努比造型花燈竟然供不應求,成本僅30台幣的花燈,在網上竟炒到600台幣一個,燈會在台灣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台灣現代花燈的創作融入了結構學、力學、電學、美學和材料學等專門學科的知識和創意,主題廣泛,架構強固,燈體超大,是最能代表台灣藝術的項目之一。
中華花燈藝術學會成立於2000年,旨在傳承花燈藝術,研發花燈技藝。翁先生説:“近年來,學會一直渴望並尋求進入北京展示台灣花燈藝術的機會。今年,我們經過慎重規劃和週密考察,選擇了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作為主辦方之一,我們期望通過本次廟會,喚起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情感,用文化交流消弭海峽的阻隔。台灣花燈要到北京展出的消息一齣,就在島內産生了廣泛的影響,臺港兩地的媒體已經向我預約採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