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舞臺

近訪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女一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1-22 13:23:32 | 文章來源: 英國文化協會中國辦公室

“芭蕾與隨身帶的電子設備沒什麼兩樣”

6月18日,英國五大芭蕾舞團之一的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將首次登台中國國家大劇院。去年12月來過北京登臺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女演員塔瑪拉?羅赫(Tamara Rojo),最近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呼籲大家把芭蕾舞從孤傲的雲端放下,她認為:“舞蹈跟隨身的電子設備沒什麼兩樣,同樣跟生活息息相關”。

身材並不拔尖的“芭蕾女神”

和一些國際上其他當紅芭蕾明星相比,塔瑪拉的身體條件、身材比例不算太拔尖,但自從20歲考入蘇格蘭芭蕾舞團,一直到2000年成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女一號,塔瑪拉的身體能力至今已得到業界廣泛的認可。擅長炫技角色的塔瑪拉,甚至被眾多芭蕾迷奉為“芭蕾女神”。塔瑪拉也曾出演過劇情化的角色,比如需要表現角色複雜內心世界的《卡門》,麥克米蘭編導的《曼儂》等——北京的觀眾很快就可以欣賞到該劇。另外,塔瑪拉的現代作品也呈現出迷人張力。

記者:你是怎麼開始芭蕾舞之路的?

塔瑪拉:完全是意外。我五歲的一天,在學校門口等我媽,一個教芭蕾的老師讓我進舞蹈室去等。我一走進去,就知道芭蕾將成為我將來的事業。

記者:你最大的突破是什麼?

塔瑪拉:有兩次:一次是1994年在巴黎贏得一個比賽,就是那一次讓我有機會和蘇格蘭芭蕾舞團簽下了合約。另一次就是1997年加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記者:你為了芭蕾有過什麼犧牲?

塔瑪拉:沒有過。但只要做選擇,都要有某種取捨,可那是成長的必然。而迄今為止,我所作的選擇,相比起我割捨掉的,它們帶來了更多的收穫。

記者:芭蕾舞值得那麼多痛楚的付出嗎?

塔瑪拉:是的。痛苦是把藝術之美牽引出來的必然路徑。就像每一個母親都會説她們的孩子值得她們去付出那麼多,對我來説,舞蹈給我的就是同樣的感受。

記者:你認為今天對芭蕾舞來説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塔瑪拉:偏見。很多人説他們不喜歡芭蕾,但他們連現場都沒看過。就像吃東西一樣,沒吃過的不應該妄加評論。

記者:對年輕的舞者你有什麼建議呢?

塔瑪拉:保持好奇心。勤奮一些,還要記住舞蹈的方式有很多種。某個角色、某個公司也許不適合你,但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

記者:芭蕾舞最神秘的地方,你認為是什麼?

塔瑪拉:它的精英性。以前可能真的只是源自皇室的藝術形式,但現在舞者來自各種各樣的背景。

記者:你得到過最好的建議是什麼?

塔瑪拉:我第一位老師曾説,芭蕾舞很公平——你投入得越多,得到就越多。迄今為止,我覺得這一點説得很準。

記者:晚上如果睡不著,通常是什麼原因?

塔瑪拉:為舞蹈的前景擔憂。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舞者,我們完全有責任去普及舞蹈,去説服老百姓:其實它跟我們隨身帶的電子設備一樣跟生活息息相關。

記者:迄今為止,你事業上的最高潮和最低潮分別是什麼?

塔瑪拉:前者是跟喬納森?寇普合作,在他藝術生涯的最後能跟他同臺,真的很不可思議。低潮就是2002年我的腳做過一次手術,術後很長時間我才康復過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原野——卜百賀作品展
· “中國現代藝術展”二十週年紀念
· [專稿] 煙囪個展
· [專稿] 王華祥對話艾未未
· [專稿] 中德藝術交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