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博物館界的“貧富差距”——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
“不少代表和委員都在關注"貧富差距"問題,當然,這裡的"貧富差距"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在我看來,博物館界也多多少少存在著"貧富差距"。”多次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對記者説。
據了解,至2011年底,全國已登記的博物館近3600家。國家文物局公佈的《2011年全國博物館名錄》列出了其中專業化程度較高、功能比較完善、社會作用比較明顯的3089家博物館(包括國有博物館2706家、民辦博物館383家)。
“大型博物館已成為中國博物館的第一方陣,並逐漸和國際接軌。相比之下,全國98%—99%的博物館規模較小、藏品較少、條件較弱,我把這些博物館姑且稱為中小型博物館。但這些差距還不算最大,最大的差距在於中小型博物館的人才隊伍薄弱。”趙豐説。
因此,趙豐在今年“兩會”上特別呼籲:從國家文物局到省級文物局,包括央地共建館和區域型博物館,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對中小型博物館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對其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通過統籌安排以縮小博物館界的“貧富差距”,使中國博物館事業得到健康發展。
趙豐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對中小型博物館的扶持力度:一是幫助策劃中小型原創性展覽。中小型博物館收藏的藏品通常都很有地方特色,是一般省級或區域型博物館所不常見的。在今天大力提倡原創性展覽的時候,應鼓勵中小型博物館對這些藏品進行發掘性的研究,辦出有特色的原創性展覽。二是各級文物行政機構設立面向中小型博物館藏品的研究課題。三是大型博物館設立客座研究職位,幫助培訓中小型博物館研究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