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曉淩談“中國藝術品産業博覽會”高峰論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5 15:06:0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記者: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家畫院等單位承辦的“中國藝術品産業博覽會”近日在宋莊鎮成功舉辦。博覽會不僅以大型主題展覽令人矚目,從而成為2012年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而且同時舉辦了以“全球化時代的藝術品産業”為題的國際高峰論壇。作為論壇的總主持人,請您談談中國國家畫院為何要與宋莊合力承辦博覽會這樣的展覽與研討活動?

張曉淩(以下簡稱張):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以強烈的文化使命感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級的大型展覽與研討活動,如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作品展”暨研討會、“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年美術作品展”暨國際學術論壇等,每次活動都引起國內外學術界、文化界、美術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強烈反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其中一些展覽與論壇所産生的效果,完全可以用“震撼性”來加以描述。這次國家畫院所承辦的展覽與論壇,也可以放在這個層面上來加以評價。楊曉陽院長擔任本次博覽會的總策劃,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下,“藝術·經典”展開幕當天就吸引了2萬餘名觀眾,這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據宋莊方面的負責人講,這種盛況是宋莊藝術區歷史上的第一次。論壇則雲集了當今國內外藝術品産業研究的一流專家與經紀人,所涉課題,皆是中國藝術品産業發展中的尖端課題,有著較高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總體看來,作為國家最高創作研究機構的中國國家畫院與中國最大藝術家聚集區宋莊的合作是成功的,中國國家畫院以學術的方式介入博覽會這樣的文化産業形態也是成功的。這個活動運作之初,有些藝術家、理論家心存疑慮,更願意站在體制內外、經典與前衛、學術與産業二元對立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我認為,這樣的思維、認知、闡釋模式與方法是落後於中國當代文化發展的現實的。國家畫院在充分研判當代文化發展趨勢的前提下認為,作為文化創意産業的主要內容,藝術品的産業化、市場化不僅將成為中國未來經濟活動的方式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中國藝術在全球化格局中建構主體地位、塑造主體價值觀的有效方式。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上述的二元對立模式會逐漸消散,走向融通與匯聚,由此將形成新的文化形態與力量。從戰略眼光看,中國國家畫院應以積極的姿態介入這一新歷史的建構,換句話説,中國國家畫院扮演新價值、新文化、新藝術的建構者,而不是一個置身事外,甚至若無其事的看客。以我的理解,這一認識是中國國家畫院與宋莊鎮合作的思想基礎,也是中國國家畫院介入博覽會的根本理由。

記者:國家畫院承擔這次論壇的操作與實施,在具體的組織過程中,關於論壇舉辦的理由及所要達成的目標,一定有自己的思路,能否談談這個問題?

張:關於論壇舉辦的理由,簡單地講,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點是基於中國藝術市場和藝術産業形態迅速增長的事實。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額達到2108億元,屬全球第一,年增長率為24%,其中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額為975億元,畫廊、博覽會及藝術經紀的交易額為351億元,工藝美術、藝術品出口及藝術衍生品等交易額達882億元。從一無所有到世界第一,中國藝術品市場及産業不過用了短短20多年的時間。第二,這個巨大的事實帶來了一系列我們從未遭遇過的複雜問題,如資本如何介入藝術市場,如何建設現代藝術市場制度,如何構建藝術品新型産業形態,如何理解藝術市場規範運營和投資規律,如何科學地規劃藝術品産業的發展趨勢等。進一步講,還有通過藝術市場和新産業形態來建構中國藝術的主體地位和價值觀,培養中國文化代言人等重大文化戰略問題。這些問題,在全球化格局中,不僅從根本上決定著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及産業形態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走向和文化主張。可以説,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與破解已迫在眉睫。談到這裡,我想國家畫院承辦這個論壇的理由已足夠充分。

關於論壇所要達到的目標,我以為有這樣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我們希望這次論壇所産生的思想及觀點會在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建設的實踐中結出碩果;其次,論壇所形成的文本會對政府的文化決策起到參照作用;再者,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是一個有獨特定義及規律的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次論壇也可視為中國藝術市場學、産業學學科建設的一次探討。

記者:能否對參加論壇講演的專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張:此次論壇所邀請的專家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來自於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學院派專家;另一類則是在中國藝術市場一線經營的經紀人、投資人。前者有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記者少峰,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魯湘,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研究員馬健,英國經濟學家、創意産業專家約翰·霍金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悅笛,西南大學美術學博士袁荷等,無論長幼,皆為執一家之説的專家;後者則有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的總經理張天,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永斌,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時代美術館館長王藝,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等,他們以豐富的一線操作經驗而成為中國藝術品産業領域中的中堅力量。

記者:從專家發言所提出的觀點、數字來看,中國藝術品産業乃至整個文化創意産業是否已到了發展的機遇期?

張:這一點可以肯定。放眼世界藝術市場,可以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藝術市場在草創期就位居世界第一的。無論新産業形態、市場成交額,還是藝術家聚集區乃至藝術家創新能力的發展,都遠遠超出官民兩界所有的想像力,即便歐美這樣成熟的藝術市場也自愧不如。順便説一個笑話,當年倨傲的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奧利瓦也跑到中國來撈銀子,而且把中國當代抽象藝術捧為“偉大的天上的抽象”。如此肉麻的話,他也説得出來。但有一點要清醒,奧利瓦不是屈從於中國的價值觀,而是臣服於中國的銀子。鋻於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的活躍程度,以及它潛在的巨大的消費需求,有專家認為,北京將逐漸取代紐約而成為世界新的藝術之都。這個估價也許有些樂觀,但絕不過分。在我看來,中國藝術品産業有3個重要的支點是歐美不能比擬的。第一是中國政府的文化戰略考量與巨大投入。比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從戰略高度上提出“文化生産力”這樣一個概念,把文化提升到科技的高度。如熊澄宇所説,文化生産力以特有的精神與物質雙重屬性,拖動了社會的發展。中國舉國體制的好處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旦文化産業、藝術市場進入政府的戰略層面,其資源的配置將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第二是中國GDP的增長。據歐美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的GDP總量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我想,這就是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的基盤與底氣。第三,中國官民兩界潛在著巨大的藝術品消費渴求。在這裡,我特別強調兩點:收藏藝術品不僅僅是有錢人的事,同時,藝術品首先是精神消費品,其次才是投資品。後一點,馬健在談“藝術品投資的特殊規律”時,已有過詳盡的論述。我去過甘肅的定西,那裏是經濟貧困地區,但普通百姓卻幾乎家家有收藏,這個情景讓我十分震驚,而且他們的收藏目的更多來自於審美的精神渴求而非投資,用他們的話説就是,家裏挂個“中堂”,心裏才踏實。我以為,這種深潛於民眾心中的精神渴求,才是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的最終依託。

記者:中國藝術市場及産業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的同時,也亂象紛紜,問題叢生。對此,在本次論壇上,專家也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尖銳的批評吧?

張:不錯,比起對現象的描述和成績的肯定,專家的反省與批評雖然刺耳,卻更有價值。中國的藝術市場及産業尚處於草創期,草創期的特點就是問題和成績一樣多,機遇與困境並存。如果從正面理解,也可以這樣説,反思問題,面對困境正是市場保持自己活力的方式之一。當下藝術市場的主要困境之一,如熊澄宇所指出的那樣,是先進文化生産力與滯後的文化生産關係之間的矛盾。後者又突出表現為制度的落後。中國雖是文化管理部門最多的國家,卻未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創意、藝術創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與收益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的文化創意産業佔GDP的3%,而美國高達10%,已成為國家的支柱型産業。從這個事實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滯後的生産關係、制度建設已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與産業發展的瓶頸。從這一點上講,劉悅笛、袁荷兩位年輕學者所介紹的美國、英國的國家藝術制度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另外,中國藝術品成交額雖居世界第一,但市場化程度卻非常低,王藝、張天等專家對此作了深入的剖析,並提出了解決之道。我聽完專家的全場發言所得到的感受是,這是一批對中國藝術品産業及中國文化未來走向有著使命感的專家,他們充滿智慧與激情的發言,一方面傳達出一個藝術品産業處在上升期大國所特有的雄心,另一方面,他們對問題、困境的憂患意識及反思能力也昭示出其拳拳赤子之心。

記者:宋莊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家聚集區,圍繞宋莊現象,有些專家提出了大藝術産業集聚的構想,也就是如何將宋莊打造為新型的文化産業業態的問題。對此,您如何評價?

張:這個觀點是北京大學記者少峰教授提出來的,他是研究文化産業的專家,其觀點值得重視。從藝術品産業形態的角度講,宋莊過去更像一個低端的自由市場,藝術家則更像是擺地攤的,但近年來有一個大的變化,逐漸形成以美術館、畫廊、經紀人、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收藏家、媒體為鏈條的藝術品産業關係,雖仍在草創階段,但新型産業形態已初露崢嶸。如何將宋莊提升為現代的、國際化的藝術産業平臺,提升為全産業鏈的藝術集聚區,是一個關乎宋莊成敗的大課題,需要更多的專家來加以研判。在這裡,我只想提醒一點,那就是當經濟學家們過度強調資本邏輯在文化産業中的作用時,往往忽略了藝術家的文化創新邏輯,漠視了藝術品産業的本質乃是以藝術家的精神創造為根本,離開這一點,所謂的藝術品産業平臺不過是一個空洞的構想。我一直堅持這個看法,即藝術品産業領域註定是一個英雄創造歷史的領域,資本邏輯如果不建立在藝術家的天才與影響力之上,註定是不成立的。在這一點上,我非常同意王魯湘的觀點,我認為,宋莊在構建藝術品産業形態過程中,要以藝術家為本,放水養魚,方可大有作為。

記者:這個看法與您一貫持有的以市場方式打造價值觀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張:是的。我一向認為,藝術市場、藝術品産業中的資本與其他領域資本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的每一塊錢都具有價值觀色彩。美國人對此理解得最為透徹,它的文化産業既賺了全世界的錢,又推銷了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更準確地講,它出售的是藝術家的想像力和美國固有的價值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