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冷軍:藝術是一種“感覺上的加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0 17:13:43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冷軍

編者按:2012英國倫敦奧運會期間,由北京國子監油畫藝術館主辦的“2012中國油畫藝術展”將於本月24日至31日在倫敦奧林匹亞西廳展出,此次展覽甄選了具有藝術影響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畫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國公眾和各國奧運會觀眾展示具有本土情懷的中國油畫。作為參展藝術家之一,冷軍老師接受記者專訪,向我們闡述了其創作思路以及其創作理念轉變的緣由。

記者:您是中國超寫實繪畫的領軍人物,現如今,很多年輕的藝術家會把自己的寫實性的繪畫語言和某種寓意式圖景相結合,表達某種觀念,在您看來和您的不同點是什麼?

冷軍:我只能告訴你,我自己的繪畫是純視覺上的,所謂藝術是一種“感覺上的加工”很符合我的狀態。我用肉眼觀察,將肉眼看到物象的轉譯在畫布上。儘管我的油畫作品似乎有幾種樣式,如:所謂的超寫實繪畫和散手的寫生,但其本質並沒什麼大的不同。應該與肉眼觀察的距離有關。近距離觀察和遠距離觀察畫出來的作品就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了。前者超寫實,後者普通的寫生。可以説在一定距離以外,如五米,看到的結果是一樣的,都高度的真實。但五米以內就不同了。

記者:近年來你畫了許多的現場記錄式的一系列作品,是什麼契機讓您開始創作這些作品的?您現在常常是寫實與創作交替進行,兩者在您的藝術中分別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冷軍:這兩類作品交替進行的最大好處是解乏,解藝術感覺之乏。沒有藝術感覺的創作是非常痛苦的,也畫不出好的作品。超寫實畫疲乏了不妨換別的方式畫畫,這樣就能保持長久的藝術感覺的新鮮與活力。我不會去做某個繪畫專項的專家,那樣的“專一”反而無法讓你的心智與感情全部投入,所以我繪畫的題材、樣式、類型很多,幾乎是什麼都畫一畫。這邊疲了畫那邊,這樣就能充分的調動藝術情緒,保持創作的激情與活力。

記者:藝術家進行藝術的創作需要某種強烈情感的激發,同時又需要特別理性的分析研究,兩者結合才能付諸於畫面,創作出好的作品,您是如何平衡這兩點的?

冷軍:藝術感覺向理性的方向昇華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藝術感覺是藝術創作的原始動力,如何激發與控制都是藝術理性上的一個課程。大概地説沒有感性上的激發形成不了創作的動力,但沒有理性的掌握前者有可能會成為脫韁野馬而無法形成一個完善的畫面。天馬行空誰都會覺得痛快,如同飆車,沒有剎車就太危險了。寫實性繪畫就更是離不開理性的掌握即所謂的法度,這是一個自動與控制的工程。

記者:從早期“架上繪畫與裝置藝術互動”的作品,到您類似攝影的照相寫實主義作品,再到具有“記錄性”、“現場性”的寫生作品,您在創作理念上發生了一些轉變,請您談一談促使這種轉變的因素。

冷軍:我覺得是一個年齡變化帶來的一個自然的狀態,有點像知識分子到文人的轉變,有可能是藝術境界上的一種昇華!

記者:“畫什麼”,“怎麼畫”,“畫得怎樣”,是藝術家經常思考的問題,您怎麼看這三個問題,並如何思考這三個問題?

冷軍:三個問題怎麼思考都行,儘管這些問題都不可能被思考得出來,但你必須不斷地去思考。天長日久,某日你會突然發現這些問題已不再是問題了。儘管你仍然沒有得出答案,但你已經不需要答案了或者你沒得出一個標準的答案。另外我給那些有志於寫實繪畫的朋友一句忠言:“趕快放下手中正在描摹的照片,五年不去碰用它。你現在不用可能會後悔一時,現在要用可能會後悔一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