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杜曦雲:回應——對社會現實的反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7 15:53:4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筆墨當隨時代”,藝術家/藝術作品,是人/行為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是生存在現實中的人,對他的生存體驗、思考的一種特定的表達方式。人類的思維方式不願接受雜亂無章的東西,一定要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條,於是,在學科、領域、系統的劃分中,把某一類人的某種表達、實踐方式定義為“藝術”。而且,隨著社會現實的流動變遷,“藝術家”和“藝術”的定義,是隨著具體的現實情境而不斷變動不拘的。

身處現實世界的人,無法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也無法活在真空之中,他的一切行為無不與孕育他的現實息息相關。現實是人的母體,即使宣稱可以自成一體的想像和推導,也無法割斷現實這一臍帶。

時間、空間是人能感知到的基本維度,對於人而言,過去已流逝,未來不可知,“此時此地”是最確切可知的。即使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也是以當下的感知和需求為支點的。可以把這視為人的局限,也可以視為人的自然屬性。

活在當下的人,可以想像和推導未知世界,但當下的具體現實是這些想像和推導的出發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承認人的局限,可以從當下可感知的具體現實出發,劃分出已知/未知、可知/不可知、可為/不可為。在自己的局限性內,盡可能準確、清楚的體驗、思考現實,以求真切、確實的把握,和謀求更好的改變。這也是當代藝術家的追求。人是有局限的,個人更是局限的,這時,彼此的表達和交流變得非常重要。在開放的交流過程中,彼此的心態、反應定式、思維特徵、潛在的價值信念、行為規範等得到修正和補足。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下,這種表達和交流更顯得重要。

所以,本次展覽盡可能選擇關注現實、體驗現實、反思現實、介入現實,並有精彩表達的當代藝術家,讓他們立足於自身生存環境的個人表達呈現出來,彼此交流,並與廣泛的公眾交流。在邀請中國本土藝術家的同時,也邀請了日本、英國、德國、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的藝術家,在展示每位藝術家不同的體驗方式、認知方式、知識結構等的同時,與觀眾通過藝術的方式進行交流和探討,融入全球化的現實共同體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