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能夠改變世界嗎?每年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會給你肯定的答案。世界經濟論壇的目的在於集中重要的人士為世界帶來改變,但藝術要如何才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要知道,藝術家並不能像醫生、科學家、政治家或是有錢人那樣能夠真正地為人類帶來一些實際的改善。藝術可以創造某些環境,對規範制度提出質疑,重新講述故事,大膽地抗議政治上的不公正——但是這能算是改變了世界嗎?
至少有三位藝術家正在努力嘗試著改變世界。荷蘭藝術家兼設計師克勞迪(Claudy
Jongstra)在過去15年的時間中一直堅持著養羊和經營種植園,她還雇用了當地的婦女來為她創作作品。她將紡織品用作她的創作原材料,在公共空間中創作出了數件大型的裝置。她的作品獲得了各國著名建築師及設計師的一致好評。
Claudy Jongstra
克勞迪和她的商業夥伴Marleen
Engbersen一同發展起了一個製作氈製品、並將其印壓到其他的羊毛纖維或是絲織品之中的系統。她想要獲得一種只有17世紀時Drente
Heath羊(現在幾乎已經滅絕了)才有的特殊的羊毛。目前,克勞迪仍在餵養這些綿羊,而她的作品則將人們的注意力帶到了羊群不斷減小的數量上。除了從她種植的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外,克勞迪還會使用一些無害的化學藥物進行染色。她從當地的村莊雇了8個婦女為她工作,她教給她們傳統的編織技術以及她自己作品創作的方式。克勞迪每一天都會和這8個人一起工作,沒有現代技術會打斷她們專心致志的勞動,她們都成為了大師級別的手藝人。一旦有作品完成了,她們就立刻將它們運往各博物館、公共空間(例如圖書館或是法院)以及商務建築進行展示。她的作品對她的國家以及她所在的村莊産生了一些影響——這些影響雖小,但卻確實代表了一些意義。
維克·穆尼斯的藝術項目“Pictures of Garbage”
用可回收的垃圾創作作品對許多雕塑家或是裝置藝術家來説並不新鮮,但維克·穆尼斯(Vik Muniz)在他的藝術項目“Pictures
of
Garbage”中卻將其帶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層次上。穆尼斯與垃圾工人以及來自貧民窟的年輕人一同在垃圾場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肖像畫。該項目為安置垃圾工、打造一個商業培訓計劃、修建一座圖書館及學習中心籌集到了資金。此外,穆尼斯與藝術家JR、何塞·莫雷諾·瓦萊(José
Moreno Valle)及Jürgen
Griesbeck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致力於以不同的方式與街上的人群展開闔作,幫助他們豐富自己的社區,讓他們自己的想法能夠被更多的人聽到。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在DLD conference上介紹他的太陽能燈
1月下旬,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慕尼黑2012年度“國際數字生活設計大會”(DLD
conference)上宣佈了他的新項目計劃“Lillte
Sun”。該項目的目的在於將便宜的太陽能設備帶到世界上還沒有電力的地區。他的第一個産品是一盞被設計成了黃色圓圈的太陽能燈,它可以挂在或是放置在任何地方。這件産品能為數百萬人民帶去便宜的燈具,以便他們的生活能變得更有成效。埃利亞松的畫桌上擺放著其他的太陽能産品;一盞更大的燈,一個手機充電器,一個小電池以及一個收音機。它們都是埃利亞松用自己的藝術和設計感創作完成的,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投入大規模的生産;但是它們的花費僅是同類産品的一小部分,因而可以得到廣泛地傳播。雖然這還只是埃利亞松的設想,但結果卻讓人無比期待。
克勞迪、穆尼斯以及埃利亞松的努力換來了經濟上的成果,他們都具有強力的專業連接來創造一些“真實的”東西。對於這之外的99%的藝術家來説,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就像是要在沒有基礎設備的前提下攀登一座山一樣。你需要錢、慈善家、企業合作夥伴、風險投資家以及你自身這個強勢的品牌才能將這些想法付諸行動。儘管我對有多少優秀的藝術家能夠在改變世界的領域中獲得成功持有疑問,但起碼還有這三位藝術家扮演著一個持續性的角色。他們所帶來的影響或大或小,但無論怎樣也比沒有影響要好。我想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