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從八大山人到波洛克:藝術本無國界之分(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3 17:07: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專稿

八大山人作品

文/韋佳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在展覽香港至樂樓所藏明末清初的書畫,至樂樓樓主何耀光先生畢生的收藏以人品為第一,説是如果人的節虧品惡,畫再精美絕倫也不收藏。所以在這個展覽上清初“四僧”(石濤,弘仁,髡殘,八大山人)都有精彩的作品。引人注意的是八大山人的《山水圖冊》,因為它與我們常見的翻眼奇魚怪鳥,殘山剩水敗荷不同,沒有“墨點無多淚點多”的悲涼,卻見“山河仍是舊山河”的心境。這11幅冊頁像是讓自己一生的藝術積累和才華自然的流露,無加思索,不勞匠心。有似于倪瓚的“逸筆草草”,卻更是逸筆沒完沒了。執著固執,墨色前後相似,筆法左右相同,重復重疊。幹筆側鋒,皴擦積墨,深灰淺灰,不加暈染,處處留白。乾濕濃淡參差滿紙,樹木山石交錯無主無賓,全然是“遍佈畫面的畫法”。

波洛克作品

“遍佈畫面的畫法”或稱“遍佈法”(alloverness)是美國戰後繪畫界各流派最重要的話題之一,是讓畫面做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左右上下達到一致性,沒有賓主,全面呈現,一目了然。除了畫面上的結構,特別體現的是用筆和用色。我們看看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賈斯珀·瓊斯(Jasper Johns),塞·托姆佈雷(Cy Twombly),甚至具象畫家克勞斯(Chuck Close)等等的繪畫,就很清楚。他們背棄了他們傳統油畫中那種主體加背景的呈現方式和集中刻畫突出主體細節的表現方法,更多的體現出繪畫的整個過程,無意識的過程,重復性的過程和繪畫中的心態。這種對傳統的背叛和挑戰是否就是一種傳承?

塞·托姆佈雷作品

八大山人的傳承當然與上面所談不同,且看他《山水圖冊》最後一頁的題跋;“郭家皴法雲頭小,董老麻皮林上多。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郭熙,董源的筆法,黃公望的山水境界,當然影響他的還有倪瓚和明代董其昌。這些前人的筆墨規律被重復千百遍後溶于一身,到了晚年還在乎什麼呢?73歲完成的這11幅冊頁中可以看出第一幅是以自己熟練的花鳥筆墨,倪瓚的構圖,數筆而就。第二,第三幅用董源,黃公望的皴法,這之後的幾幅就是無所顧忌,一氣呵成,獨樹一格。重金收買這《山水圖冊》的八大的朋友黃硯旅感嘆道“展玩之際,心怡目眩,不識天壤間更有何樂能勝也”。

 

美術史的發展中有許多相似相近而偶然的現象和事情,儘管它們發生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或民族。有的時候是個人意識,有的時候是集體意識。有的只是一種藝術實踐和藝術行為,有的卻是這種實踐的藝術理論和藝術運動。這些過去,對我們的今天該會有什麼樣的啟示呢?

八大作品欣賞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