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隨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2 14:18:21 | 文章來源: 南方週末

2011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正式改名為“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無論叫“大會”,還是叫“節”,這裡一直是中國紀錄片製作人的福地,有許多最終成功的紀錄片都是從這裡跨出的第一步。

  范儉的《活著》曾于2009年底在這裡的市場單元開展預售,幾天前它又在這裡獲得評委會特別獎,成為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結出的一枚碩果。不為人知的是,這幾年中國最成功的紀錄片之一《歸途列車》也于2007年來廣州尋找投資,作為第一部官方意義上的中外合拍獨立紀錄片電影《千錘百煉》,也是在這裡接觸洽談了第一筆國際投資。

國家對紀錄片産業關注有加,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應如何利用契機,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成為中外業界交流和交易的平臺?

2011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波蘭影片《阿根廷課程》獲評審團大獎。   

能多放片子嗎?

在來廣州紀錄片節之前,《活著》剛剛參加了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影片入選IDFA中篇競賽單元,宣佈每個單元前三名提名的那天晚上,我們被請到提名典禮現場的高臺之上,一人一杯香檳。雖然最後沒有被提名,但那種被尊重的感覺,仍然讓人小小地感動。三場對公眾的放映,我們看到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對片中人物的喜愛;最後一場放映時我們還為片中歷經磨難的那個家庭募集了170歐元的捐款。回到廣州,我們獲獎了,遺憾的是片子沒有機會在影院安排放映,好讓更多的人知道那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電影節要有強悍的展映,競賽片的展映尤其重要。世界各大電影節都會要求參加競賽的影片盡可能是地區首映,甚至全球首映。電影節重不重要,就看好片子在苛刻的條件下是否仍然會報名它的競賽單元。

如果希望廣州也能像阿姆斯特丹一樣吸引世界上最好的紀錄片參賽,開幕式的精彩縱然重要,更重要的卻是紀錄片的觀眾。有了觀眾,才能形成口碑,才有媒體的關注,才有機會讓片子變得更加出名。這一切推動電影節變得更受業界矚目,這樣發行商、電視臺購片人才能蜂擁而至,把那裏當作他們忙碌奔波的必經之地。

2011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加拿大影片《拉臘· 勞克斯的內心》獲最佳社會人文類紀錄片獎。

首次來到廣州的半島電視臺

英語頻道編輯弗羅拉説,她通常一年只去一個地方,就是IDFA,因為那裏觀眾對影片的反應將是她購片的一個重要指標。弗羅拉只在17年前訪問過中國,這次能親眼看到中國的變化,她非常興奮。她的團隊正在加緊工作,好讓這部講述生命誕生之艱辛的影片在耶誕節前通過世界第三大電視新聞網傳播到全世界。她也更希望有機會和本土觀眾分享在電影院裏觀看《活著》的感受。

  兩年前的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上,曾經有個別場次觀眾排隊買票看片,並在觀後跟導演熱情交流半小時。升級為電影節的廣州紀錄片大會或許更應該考慮,一個以影像傳播為核心內容的活動,應將誰定位於主體對象,如何為此設立各類平臺和活動。

  IDFA的影片展映,基本集中在同一個街區兩家影院的十幾個影廳裏,這個街區距離組委會臨時大棚在200米以內,這樣大家看片都很方便。很多導演來電影節也是衝著有個機會看看其他片子好好學習一下,不能讓人家只為看一場電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到處跑。如果考慮設置一個展映的核心區,加強影片和受眾的互動,會容易聚集一切關於電影的口水、腳步和目光。

 

2011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德國影片《狒狒強盜》獲最佳自然環保類紀錄片獎。

能更好地找到錢嗎?

拍片子的人都喜歡把融資俗稱為“找錢”。有了錢片子才能拍出來,所以找到好的融資平臺非常重要。融資就像打一口井,選的地方不對,工具不夠專業,或者挖得不夠深,你的所有努力只能産生一口廢井。

近年來,廣州提供的紀錄片融資市場的土地不是特別肥沃,同時其他地區開始深挖井(2010年台北開始了,2011年12月東京也將開始)。如果沒有應對,廣州的水位將逐年下降。

融資平臺的好壞,決定於吸引來的委託製作方水準如何,以及平臺篩選什麼樣的項目。除了邀請到的委託製作方需要有真金白銀放在桌上之外,如果廣州紀錄片節的融資平臺能將項目類別分類,或許比現在統統擺在一起賣效果更好。

例如,社會現實類和自然歷史科技類就可以分開,這樣國家地理和探索頻道可以到自然歷史科技類裏面去發現、了解選題,不用在社會現實類裏面耗費過多時間。這好比任何電視臺都分了科技部、文藝部等等,國外的編輯也都分屬不同部門、欄目,大一統的結果就是誰都不知該怎麼辦。

2011年廣州紀錄片節的融資平臺上有很多大型紀錄片提案。這體現了中國電視紀錄片一個主要問題:國內的播出量巨大,大型紀錄片常常數十集,甚至幾十集,而國外基本上不怎麼播多集的紀錄片,除單本片之外,最常見的也就是BBC、NHK等機構播的四五集系列片。中國電視紀錄片改為三四集,恐怕更適合走國際化的道路。

IDFA的影片交易平臺叫“Doc For Sale(待售紀錄片)”,廣州的叫“紀錄片商店”。IDFA提供數字化中央存儲,可根據觀看者刷卡記錄,形成每一部片子的觀看記錄報告。這些報告可以供片方隨時調用,指導他們與潛在買家聯繫。這種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工作方式,在廣州還沒有完全實現。交易平臺值得花力氣搞大搞順搞全,要做宣傳,要請購片編輯過來。

如果能在廣州紀錄片節設立一個基金,會極大提高其吸引力和影響力。可以是一年一次或兩次的基金,也可以是從融資平臺的提案裏優選出來的頭兩名提案給予獎勵,這樣毫無疑問能吸引更好的提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形成良性迴圈了。

一個紀錄片節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不單是政府重視的問題。國家給政策,讓懂的人來操作,根據規律辦事、辦展,在評委、節目、製片公司、觀眾互動等方面下功夫,還需要考慮行銷、宣傳等策略,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影視節。

《繼續旋轉(汽車之夢)》獲2011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科技教育類紀錄片獎。有人提出如果廣州紀錄片節的融資平臺也能像獎項一樣分類,或許比現在統統擺在一起賣效果更好。

能有紀錄片産業嗎?

到底是應該在影片得了大獎後孤芳自賞,還是應該希望它被更多人看到?電影的基本價值在哪?讓中國5000萬人看到,世界1000萬人看到,比得一個獎是不是更重要一些?

中國紀錄片人圍繞這些問題的口水仗打得不少。我們認為紀錄片的社會屬性大於純藝術屬性,主要功能是去改變更多人對世界和身邊問題的看法。紀錄片産業的成熟,比隔幾年有片子在國際上得個獎重要得多。

産業化靠個人是不行的。偶爾有一個導演出現,一個片子在國際上獲獎,卻只是寥若晨星,忽閃了一下就沒有了。他有可能下一部片子水準大失,即便他持續産出佳作,對中國其他導演也沒有太多借鑒作用。個別的成功如要成為可以複製的操作標準,就需要涌現合格的製片人,要有行業協會,要有教育體系。

紀錄片産業的希望在於製片人角色的重塑和培養。電視臺裏作為行政職務出現的製片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製片人。市場上出現很強的製片公司、發行公司才是市場成長的標誌。只有公司和公司之間形成默契,進而甚至制定標準,才能形成産業並帶來整體成長。

製片人的作用在中國紀錄片界一直被忽視和弱化,一個片子成功,大家看到的往往是導演。這也導致中國紀錄片有很多很好的導演和很好的題材,卻沒有大規模“走出去”。製片人要為片子融資,要在製作期間讓影片達到工業標準,要協調確保播出,要商議發行策略並確保一個影片通過各種商業載體傳達到能企及的一切角落,得到最大的商業回報和社會影響力。總之,製片人是一部影片的第一責任人。導演則需要培養一些市場意識,比如:片子在做之前就能拿到錢,不光製作可以更精良,還確定了能在更廣泛的媒體播出;紀錄片如果沒有製片人的運作,很難成為一部在國際公眾層面有影響的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