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雕塑的發展做一個梳理和回顧,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於我們回望來路,反省自我,從歷史中學習並獲得重新出發的勇氣和信心,北京寺上美術館在創立之初,舉辦中國當代雕塑展和學術研討活動,恰逢其時,也是中國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雕塑的發展做一個梳理和回顧,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於我們回望來路,反省自我,從歷史中學習並獲得重新出發的勇氣和信心,北京寺上美術館在創立之初,舉辦中國當代雕塑展和學術研討活動,恰逢其時,也是中國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有關20世紀90年代中國雕塑的發展,我曾在2002年為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畫集所撰寫的《邊緣狀態與文化關注——90年代以來的裝置藝術與實驗雕塑的創作與展覽》一文中有過比較詳細的梳理和討論,讀者可以參閱。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雕塑的發展,起因于80年代後期開始的中國雕塑家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研究與吸收。研究1978年以來的中國當代雕塑,首先要提到的是1980年代的星星美展和現代藝術大展上的雕塑家和作品,如包炮、王克平、吳少湘等,還有早逝的甘少誠和朱祖德,他們發展了中國雕塑的現代主義形態與抽象性雕塑。研究1990年代的中國當代雕塑,有兩個展覽特別值得研究:一個是1992年在浙江杭州舉辦的“青年雕塑家邀請展”。這個展覽匯集了許多中青年雕塑家,參展作品雖然還是在雕塑的基本框架中探索,但是突出了風格的多樣化,雕塑家們普遍地注意到材料的硬質化,即在雕塑創作中普遍地採用了鑄銅、鍛銅、鋼鐵與石材等硬質材料。這看起來只是一個材料的轉換問題,卻反映了雕塑家對新的現代工業材料的重視。它必然帶來材料語言及雕塑觀念的變化,使中國雕塑從傳統的手工塑造向現代製作轉換,這對90年代以來的實驗雕塑産生了潛在的影響。在這個展覽會出版的專刊中,對“雕塑的民族化”問題也展開了討論。雕塑家們意識到,中國雕塑已經不可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發展,原有的現實主義雕塑創作已經不適應時代,新觀念、新材料、新技術的引入與研究已成為發展中國現代雕塑的迫切課題。同時,在西方藝術資訊如潮涌入的情況下,中國雕塑應該從傳統文化與社會現實中尋找資源,才能展開與國際藝術的對話。
另一個重要的展覽是1994年在中央美院畫廊舉辦的“隋建國、傅中望、張永見、展望、姜傑五人雕塑系列展”,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現實的強烈關注和對當代人精神狀態的思考。在藝術語言上,他們打破了傳統架上雕塑的單體與基座形式,而以複數性的作品單元加以組織結構,形成一個觀眾可以參與的空間場景。這個系列展提出了觀念與材料的問題,即雕塑家如何真正深入理解材料、材質對於觀念表達的重要性。另一個問題是雕塑與裝置的關係。由於這個系列展中的每一位藝術家都用雕塑作品改變了空間形態,他們的作品也部分地使用了現成品(Ready-made),有的則是綜合媒材,已經模糊了雕塑與裝置的界限。雕塑家對裝置藝術的切入,不僅對裝置藝術的發展是一種推動,對雕塑的發展,也産生了積極的推動。他們的藝術體現了中國雕塑家在東西方文化的衝突中對當代社會諸多尖銳問題的思考與自身的文化選擇。
1990年代以來,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批評家(如孫振華、殷雙喜、王林、黃專、馮博一等)積極地參與了中國雕塑的現代化進程,推動中國雕塑進入中國當代藝術的主流。1996年以來,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雕塑創作與展覽十分活躍,這些展覽多由藝術批評家或策劃人提出學術主題、選擇藝術家,具有嵌入當代文化環境和文化思潮的價值,推動了中國雕塑的多元化態勢。在各種大型雕塑展覽中,雖然寫實性的雕塑仍然是主流,但是雕塑家在寫實語言中注入了觀念;研究新材料的雕塑家致力於探討現代材料與形式結構的結合,以抽象的視覺形式錶現人的心理真實;也有一部份雕塑家涉足於雕塑與裝置的邊緣,使空間、材料和現成品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相聯繫,這些都極大地開拓了中國當代雕塑的創作格局。1990年代以來中國雕塑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開放的過程,它表現為中國雕塑正在走出肖像與寫實風格人物的統一模式,向一切可能的雕塑藝術資源開放。在這一開放過程中,中國雕塑家堅持了對雕塑藝術的本體研究,即在雕塑與環境、雕塑與空間、雕塑與材料、雕塑與觀念等方面,逐漸地探索中國當代雕塑的鮮明特徵,使中國當代雕塑進入到中國當代文化生活的主流之中。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雕塑的發展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材料、空間、場景、觀念等幾個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從傳統的泥塑到石雕、木雕和金屬雕塑,中國當代雕塑在新世紀以來從藝術教育和創作兩方面迅速拓寬了雕塑的表現領域,青年一代雕塑家正在對各種材料的研究基礎上建立起個人的基本藝術態度。這就是説,圍繞我們生活的所有材料,無論是自然界的原始材料還是人類加工生産出來的材料,都是有生命的。即它們有自身的生成與轉換的自然週期,同時它們也負載了人類生命與材料的互動,成為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載體。從當代雕塑的角度,面對人類對於物質材料的生産和藝術性的結構重組,我們更應該注意後者的創造性的結構關係。對於當代雕塑家來説,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不只是材料加工的技術,而且是材料選擇與重組的視野,即對於材料的選擇,就是人對材料的意義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開人對於材料的關係,回到事物本身去,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喚。其中,對材料的感受能力以及根據材料特性進行抽象性的空間思維與造型能力是關鍵的基礎要素。雕塑家在創作加工的過程中,既是辛勤勞作的工人,也是具備藝術感悟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但也尊重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藝術想像和靈感突現的偶發創意。他既尊重藝術作品的自在性,也尊重自己的直觀感受,將雕塑的創作過程轉換成為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快樂的人生體驗。通過對材料的重新組合,完成對現代社會與消費時代的物質性的闡釋。
在當代雕塑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所獲得的對工具熟練運用的操作感,對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對於藝術展覽空間的尺度感,作品與環境的相互關係,都是提升藝術作品視覺感受與人文表達的重要素質。總之,從材料出發,是當代雕塑的創作基礎,根據材料的特性進行造型,是創作構形深化的關鍵;而作品的材質和色彩,是提升觀眾藝術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後,作品在空間中的表現形態,是使作品具有空間生命力,成為當代人文思想表現載體的關鍵。最終,所有材料的運用與藝術表達方式的選擇,要立足於觀念的打開,突出創新性的視覺藝術思維。通過對作品的特殊材質與結構造型的表達,啟發觀眾的象徵、隱喻、聯想,使他們參與到對當代雕塑所展現的作品與現實事物的關係之中,從而使作品衍生出視覺性的展示意義。在這裡,材料的材質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材料表達社會與人文的多種可能性在作品的轉換中被逐漸打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