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顧問:市場仲介何時長袖善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2 10:51:24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藝術品投資的技術門檻高、風險相對較大,因此催生了一個其實並不新鮮的職業——藝術顧問。

“我們收入不穩定,不是月薪制,不用上班打卡,不用朝九晚五。但只要醒著,甚至睡覺時都是在工作,很多時候是在思考,而且要做很多功課。工作模式基本上是每週六、週日在藝術展開幕式上班,週一畫廊休息的時候我們也休息。另外,因為涉及國外客戶,所以做這個工作對外語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又要經常世界各地飛、獨自旅行,所以獨立性和承受能力要很強。

王維薇做獨立的藝術顧問已經三年時間了,除了以上感性卻真實的描述外,她認為這個職業最高的門檻還是在於對藝術的理解,以及對藝術史知識與市場的綜合了解,“只有藏家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因為沒有自己的物理空間,沒有代理的藝術家,所以成本相對小,但是專業知識和服務的精神很重要。”

但隨著藝術市場的飛速發展,這個行業面臨全新的挑戰。這個職業群體到底是怎麼樣開展工作的?他們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壯大成熟會起到怎麼樣的作用?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嘗試著揭開中國藝術顧問群體的神秘面紗。

藝術顧問在各個泛文化行業並不罕見,在視覺藝術的圈子裏,獨立的藝術顧問的確很難見到。當然,有很多其他身份的人都在扮演著藝術顧問的角色。而當獨立藝術顧問正在夾縫中艱難成長時,藝術品金融化的時代又帶來了一個更為龐大的體系——藝術品投資顧問公司,作為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永斌對自己“藝術顧問”一職的描述更為直接:“把握宏觀的藝術品走勢及判斷近期熱點,給客戶建議增值較快的藝術品。”

獨立藝術顧問與藝術投資顧問機構

王維薇並不是只服務於一位藏家,也沒有固定標準的工作流程,藝術顧問與藏家之間的合作方式很多,“買東西之前提供諮詢的建議,或者要找作品時你幫忙找,也有直接請一個全職的顧問,等於當他(她)的收藏總監,安排與收藏有關係的所有事情。”在藝術顧問如何選擇自己的客戶上,獨立藝術顧問顯得更為感性和自由,除了考慮對方偏好哪種作品、資金能力以及投入到藝術品上的資金比例外,王維薇還會注重對方是以什麼態度對待藝術,“我一直跟我的客戶強調收藏和投資要分開,如果是純粹的投資,我可能沒辦法和對方合作,因為最後會有很多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藝術投資顧問機構的工作流程則顯得更為理性,徐永斌舉了個例子:“比如客戶A找到投資顧問,顧問根據客戶的投資額度做出投資標的判斷,報到藝術品投資決策團隊,團隊做出投資藝術品標的組合的建議報給客戶,客戶根據建議給第三方合作機構付打款指令後購買作品。”

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地分支機構共有80余名藝術顧問,大部分是專職的。藝術投資顧問和藝術學術顧問的混淆也是這個職業存在的問題,很多學術顧問同樣具體到某件作品,更多投資顧問也充當學術顧問的職能。杏石的“學術顧問”來自於投資顧問中一部分也有做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除去一個資本的硬性要求外,“我們的藝術顧問日常就是約談客戶,把我們的專業性服務告知服務對象。”

“不成文佣金”

獨立藝術顧問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藝術品買賣成交後的佣金,而就像藝術顧問作為一個職業沒有標準化的流程一樣,他們所拿的佣金也不是白紙黑字明文規定的。“一般沒有合同,除非是全職工作的,全職的藝術顧問應該會有一些保密條款。佣金每次都不一樣,一般是單筆成交價的5%-10%。”王維薇的大部分客戶都來自台灣地區,她認為在這個主要與人打交道的行業,雖然沒有什麼保障性的東西,但是最後大家都是朋友,彼此有一個很高的信任度。

圈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這裡面根本沒有規範化的東西,有時候藏家讓你幫忙找畫,找到了對方也不一定會有表示,更多的情況是有的藏家也會經常來詢問你某個藝術家或者某張畫的情況,那個時候都是憑感情,説完也就算了。”對於具體的佣金,該人士也表示不一定,包括是否單向,還是藏家和藝術家雙向收費,都不一定。一些藝術品的單價已經很高,即使按5%-10%的佣金算,單次的收入也不低,“有時候不按百分比給,就直接給你一輛車或別的,或者用什麼交換。”

對此情況,上海大璞文化公司藝術總監、收藏家張茂永表示正常,也無奈:“不講利講交情的時候都可以幫助,講利的時候大家都有各自的心理反應。”作為甲方的張茂永在找投資顧問的時候,也坦言:“有的時候是説你幫我忙,我一次性給你多少錢。每次情況確實不一樣,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國內目前還較不規範,而且做短期的比較多,不太穩定。”

藝術家楊少斌告訴記者,自己對“藝術顧問”不太熟悉,“一般有畫廊的藝術家應該會比較少進行這種合作。”宋莊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藝術家則坦言:“如果有人帶買家來工作室看畫,我們一般都會在成交後給中間人10%的佣金,這是一定的。”

而作為藝術品投資顧問機構的杏石給出的佣金答案則更為具體,徐永斌表示,客戶根據建議給第三方合作機構付打款指令、並購買作品成功,這期間他們的顧問不收取任何費用,“等到投資標的物賣出後,投資顧問根據投資收益,按照30%作為顧問費用提取。”杏石的顧問服務費是按照投資年化收益率的百分比,分檔比例累進收取的,更為細則的比例分配情況,徐永斌表示不宜透露。

口頭協議與信任危機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很多業內人士並不太願意談論這個話題。除了藝術品自身的特殊屬性,還有作品成交時沒有文件性的法律保障説明,成交後沒有後期的監管執行,雙方靠的是信任和感情。

“藝術顧問不願意説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苦衷,因為涉及幫人花錢這事,沒有一個相當大的信任做基礎,你就是掏心掏肺也特別難讓對方完全相信。”獨立策展人唐昕認為,藝術顧問現在最大的難處是與買家之間的信任關係,藝術顧問的多重身份也會讓合作的關係變得複雜。“比如藝術顧問也做投資的話,買家就會老想為什麼你自己買的東西和你推薦給我的不一樣?你讓我買的那張畫是不是和你自己的私利有關係?”

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有的投資者只能賺不能賠,如果後期作品賠了,藝術顧問會招來很多麻煩,藝術顧問一開始選擇自己客戶的時候就要了解對方的心態。而且還有過藝術顧問因為買假畫中招的事,藝術顧問買到假畫後,賣方跑了,投資者只能找藝術顧問的麻煩。還有在拍賣會上受投資人之托幫忙舉牌而最後投資人不認賬的事。”他表示,在這種合作過程中,不僅是藝術顧問需要對藏家的買賣負責,而且藏家也應該對自己的藝術顧問負責。

對此,張茂永表示的確有這些現象,但是結果並沒有那麼極端,“有幫忙舉牌不認賬的現象,但藝術顧問也應該根據客戶的需求和愛好去選擇客戶。其實顧問也會選擇有實力的投資人。”而所投資的藝術品後來沒有如預期那樣升值的情況,在張茂永看來不勝枚舉,“基本不會找藝術顧問的麻煩,因為雙方既沒有經紀合同,也沒有協議書。而且投資人自身也會收集各方資訊,權衡再三後做決定。”

關於藝術顧問該不該承擔作品真假以及萬一貶值的風險,徐永斌坦言:“我們承擔贗品的責任,這個不會讓投資人來承擔,但如果出現貶值這是投資顧問的失職。”

一直強調要看自己與藏家之間是否合得來的王維薇則表示樂觀,“如果對方信任你才會讓你去舉牌,一般叫你舉牌了就不會不認賬,一般和拍賣行也有溝通。怎樣在成交和誠信之間取得平衡很重要,因為不是做一次就結束,長期合作很重要,這是一個口耳相傳的行業。”

唐昕認為藝術顧問要有自己的職業方法,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和態度,“有的時候,藝術顧問自身也會受別人的影響,不能含含糊糊模棱兩可,過兩年若市場還沒有上升空間,估計老闆就得跟你急了。”唐昕認為如果不是藝術顧問建議客戶買的作品,藝術顧問應該堅決做好免責聲明。

不同性質的資本投入

始終樂觀的王維薇最看重的還是買家對藝術的態度,“目前參與中國藝術市場的各方還是缺乏對藝術價值的理解,只有當大家能理解到這個價值面,而不是價格面的時候來欣賞藝術,保存和收藏藝術,讓藝術流通,那時這個職業才會良性有序發展。”

而關於大批藝術投資顧問的興起,他們自有的一套投資組合與風險評估會否衝擊獨立藝術顧問,唐昕表示:“不會有衝擊,也不衝突。藝術投資顧問公司更適合純粹投資人,投資人是把錢讓他們去做組合,把主動權讓出去了,兩者也不一樣。獨立藝術顧問不全面,而顧問公司裏面有各類專家,有做雜項的也有懂當代的,組合起來可能這個賠錢另外那個賺錢,但是離藝術本身遠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