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黃文叡:藝術基金不能單打獨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3 19:53:28 | 文章來源: 《頂層》

隨著近幾年的不斷熱炒,藝術基金早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但所見的報道大多僅限于一隻只藝術基金的高調面世,然後就是年化收益率的公佈,而基金究竟如何操作,如何退出,是否真正獲利,仍然隱藏在神秘的面紗中。當然,基金購買的藝術品、接盤者和拋售價,都屬於最核心的商業機密。但作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藝術品投資理財形式,有必要讓投資者與觀望者了解其運作的真實原理。

本刊就此專訪了摩帝富的黃文叡先生,作為2007年被倫敦《金融時報》評選出的全球透明度最高的藝術品投資基金的經理人,對如何設計和操作藝術基金,黃先生的解答十分慷慨。

歷史與經驗

成立於1997年的摩帝富藝術集團是全球最專業的藝術顧問公司之一,自2003年以來已發行了6隻全球性的藝術基金,已結算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30%以上。摩帝富基金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註冊地、託管銀行、信託公司、財務與法律顧問、保險、稅收、風險控管等細節,健全了管理與監督機制,並組建了一支高度專業的專家團隊。

2007年,摩帝富在台北設立分公司,並開始準備針對亞洲當代藝術的基金的募集,但受限于台灣法規、高稅費及當時的市場環境,摩帝富之後將業務重心轉向了中國大陸。2010年6月,第六隻基金“摩帝富當代藝術私募基金”正式發行,基金規模為5000萬美元,投資期為3年。同年9月和11月,摩帝富北京及深圳分公司成立,其準備的第7隻針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基金,也是其首只人民幣基金即將在今年3月通過招商銀行發行。

通過前面幾隻基金的發行,摩帝富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規範。在解密藝術基金之前,有必要先解讀幾個關鍵詞,再看黃先生就具體的問題所作的回答。

客戶:摩帝富藝術基金的買家大部分以企業為主,並且佔到了70%的比重,其他的30%的購買者是個人,而收藏家習慣自己買藝術品,一般不會購買藝術基金。

免稅:摩帝富在開曼群島註冊的藝術基金,所有投資獲利都是免稅的,但如果投資人不是開曼群島的公民,錢匯入其國籍所在國的賬戶時是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至於其個人如何處理避稅問題,就看他個人的理財規劃了。

結算:為避免匯率引起的匯差問題,摩帝富在歐美發行的基金均統一以美元結算,在中國大陸發行的基金則以人民幣結算。

保險:摩帝富在國內發行的人民幣基金會與平安保險合作。很多的基金管理公司沒有管理經驗,保險公司會認為他們有風險,因此保險費很高,但實際上談好各種可能的風險,且有比較好的績效,是可以用不高的保險費獲得理想的承包範圍的。

長短線:每個基金的長短線絕對不會是一樣的。現在國內能關注的投資標的只能放在近現代、中國當代及中國寫實方面。其中的近現代包括了近現代書畫,雖然近現代書畫會有,但因為書畫的真偽性問題比較大,比如説吳冠中的水墨畫,現在市面上存在著許多有疑問的作品,林風眠的作品也是這樣,所以摩帝富藝術基金的投資還是會鎖定在油畫上。

決策:不管投資人是不是藝術品投資專家,都不應該干涉藝術基金的決策,基金的操作不受投資人的干預。基金要做的是保證透明度,每三個月必鬚髮給僅對投資人公開的報表,投資人不能洩露報表內容。

風險:基金經理人要讓投資人知道風險的存在。投資人會有很多疑問,但摩帝富已經操做過5隻基金,5隻基金髮生過的所有問題都可以一一回答。比如,如果有些投資人和銀行不放心,萬一買到假的怎麼辦?買到假的就是投資人自己認賠,因為投資風險必須由投資人自己承擔。當初選擇這家基金公司就説明你沒有看清這家公司所存在的風險。所以這家公司過去的操作績效、專業團隊,包括他們風險控管的能力,這都是投資人選擇基金公司非常重要的考核點。

頂=頂層 黃=黃文叡

基金的操作與退出

頂:先用最本質的問題開頭,做基金的目的是為了最後賣出獲利,是否最關鍵的是提前設計好退出機制?

黃:基金操作最難的不是賣東西,其實你買對東西之後就很好賣了。基金真正的專業操作在於你下手買的那個時候,你能夠買對東西,只要你買對了,無論是長短線,你都能夠獲利。也就是説你在購買基金的時候,就應該想誰會接手。如果到你想賣的時候再考慮這些問題就晚了。所以我們的專業訓練就要求每一個基金經理人在下手買東西之前,都必須知道你會賺多少、你什麼時候賣、賣給誰。

而事實上,現在很多做藝術品基金的公司,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拋售,因為平臺沒有建立起來,不知道如何操作,所以你會看到藝博會上會有基金公司擺攤賣基金。這種現象現在很普遍,但問題是你應該在下手買的時候就把之後的所有問題都應該考慮到位了。比如説,藝術品基金公司要和畫廊或者是二級市場的拍賣行建立合作關係,這一點要在基金髮售之前就應該做好了。或者你在買之前就知道哪些藏家會對某些作品感興趣,而你也已經和這些藏家建立好了關係,並且談定了一個可能兩三年之後把作品拋售給該藏家的計劃。

頂:你們怎麼知道藏家就一定會去買這件作品?

黃:這就是一筆交易,如果你知道這個藏家長期都在關注、收藏某位藝術家的作品,那你就可以把作品賣給他。因為藏家和投資商、投機者是不同的,藏家通常都是長期持有,他們幾乎是只進不出的,這才是真正的藏家。當然,如果我找到的是一個有投資導向的,那也沒問題啊,大家都有利益可得,雙贏,那何樂不為呢。

頂:也就是説這種操作就是一筆交易,那麼這些接手的人他們最看中什麼?他們又如何從中獲利?

黃:他們看中作品,就是説選作品的時候他們會有一個標準,作品的品質是關鍵。投資講未來性,所以你投資的藝術家的作品也要有未來性。如果你看中的那個藝術家已經是臺面上成功的藝術家,那就很簡單,如果這些藝術家在市場上的價格你覺得合理,而且你又看好這個藝術家的未來,那你就買進。因為這些藝術家已經具有了未來性,有未來性的藝術家就一定有人會接盤,藝術品基金經理人就可以找到這些接盤人,他們可能是藏家,也可能是畫廊經營者、拍賣行經理等,這些人都是經理人合作的平臺。那我們事先談定,你手上有多少量,這個量我們一起來分也可以,收到這些作品之後,我如何在兩三年內脫手給你,可以和這些接盤人談妥價格,比如説兩三年以後藝術品基金經理人要為某個藝術品基金掙滿30%的錢,那麼超過30%的那部分獲利可以轉給接盤人,但是同樣的,如果拋售的時候價格跌下來了,那麼接盤人能不能與基金經理人共同承擔,大家一起賠點錢。

頂:通過平臺搭建擴大投資收益的基本面,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黃:是的,不然光靠藝術基金單打獨鬥是很難做的。因為我們並不是藝術品價格的制定者,在目前看來,國內藝術品價格的制定者是拍賣行。

頂:那麼拍賣是摩帝富藝術基金主要的退出方式嗎?

黃:不行,如果完全通過拍賣的話,我今天頂著基金的這個光環,進了拍賣公司,説我基金來買東西了,能買到便宜麼?基金有錢不是麼?我知道基金進來了,我就跟你拱,拱到高位才能買得到,你願意出大把銀子來買嗎?

所以基本上基金操作時比較屬於臺面下的。你不能去干涉,也不能去影響這個市場的操作。默默去買就能買到自己要的東西了。但是拍賣不是唯一的平臺,你可以在拍賣場上買,也可以在拍賣場上賣。但是如果鎖定拍賣是唯一的平臺的話,就完蛋了,完全會被制約。還是有其他的平臺,你可以從藏家手上,從畫廊手上,你可以從其他的基金會和企業手上買賣作品,要有這些渠道才行。如果市場不好,都只能通過拍賣拋出,如果有幾十支藝術基金都在三年之後脫手,那麼所有的東西都丟給拍賣,拍賣消化得了麼?

大部分人看到的作品流通只是拍賣市場上的那一小部分作品,其實流通性不僅局限于拍賣市場,還有畫廊,甚至藝博會都是作品流通的市場,當然這部分的數據並不公開,能看到的僅僅是拍賣行所公開的成交數據。而某個藝術家各個時期的市場架構要從藏家為始點開始算:藏家——畫廊——最後才是拍賣行。拍賣行構成的市場還佔不到整個市場總量的一半,最好的時候是一半,而另外的一半市場是由藏家和畫廊瓜分的。就我們這些操作人的經驗而言,公開的數據大家都知道,拍賣行公司也有能力做價。如果今天我手頭上有好的作品,拍賣公司要找我收件,那我們就能夠做一筆好買賣,所以我們通常聽到的假拍其實就是事先談好的買賣,假拍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一種操作機制。

今天有辦法走進場,投資藝術品基金的專業人士一定是能夠掌握那看不見的50%的市場,而輸贏往往就在這50%之中,而不是在拍賣市場的50%。

所以説我們的盤面操作絕不是單一一個個案來操作的,而是整個結合起來操作的。如果有一批作品,有好有壞,如果單件賣,壞的作品一定賣低價,但是如果好作品和較差的作品合在一起賣,我們可以把差的作品拉一點上來。比如當我們有一件好的作品,我們會和拍賣公司還有藏家説好,這件作品我們確定會放給你,但是你必須幫我們處理掉其他的兩三件作品。所以基金在整個盤面上,一定不是單件操作,投資標的一旦鎖定,是整批進出的。所謂整批進出的概念,就是你在買賣的過程中,議價或者協議都是整批的概念。

頂:“整批”是指這支基金所買的所有的藝術品?

黃:是的,簡而言之,就是購買人的權力更大了。比如我現在買了10張作品,其中7張作品都非常好,3張不怎麼樣。如果3張作品單張賣,一定賣不出好價格,但是如果用7張裏的一件好作品帶一張不好的作品走,我甚至就可以打個翻身仗,那3張賣不好的作品我都可以賺錢了。

頂:這種操作模式與尤侖斯目前和保利和蘇富比拍賣的合作方式很像?

黃:其實基金是被迫無奈,在這裡必須用這種方法才行。因為所有的畫商,包括有權力的經銷商的操作方法都是這樣的。藏家也是這樣,如果你收藏了非常多的好作品,但是你買錯了一件作品的話,你總不甘願受損吧?於是你就會和拍賣公司上來,拍賣公司如果要收我的好作品,那就把我的這件差作品一起給收了吧,不要讓我虧了。

頂:前面説過了藝術基金的退出,您認為最關鍵的還是最開始買對作品,那摩帝富藝術基金是如何建倉的?

黃:基金的購買平臺不能建立在單一的直線上,一定要全面鋪開。不能只和拍賣行合作,一定要鋪開來,把點串成線、化成面,整體佈局。所以我們會和藏家、藝術家、畫廊、拍賣行、私人美術館等各種可能的平臺都會建立關係網路。買賣股票只需要了解一些上市公司的背景就可以進場了,但藝術品基金沒有建立起多角度的平臺,是動不起來的。我們必須對全盤都有所掌控,不然我們不知道去哪買去哪賣,也拿不到最好的作品。那麼如何挑件?從作品的價值開始,去分析它的風格,然後考慮作品的變現性和,最後還有真偽性。

頂:那也就是説你們所掌握的資訊要比拍賣行更全面,比如説,拍賣行要徵集一張陳逸飛的好作品,他們會和你們搶嗎?

黃:實際上,拍賣行和我們既是競爭的關係,又是合作關係。他們要收作品,但我們也要買作品;同樣的我們要賣作品,他們也可以買我們的作品。當然,如果我們雙方把競爭的角色放到最低,那合作就會順利許多。

頂:您曾在2009年的訪談中提到在國內有5位專家建立購買的網路?

黃:這些專家就是我們的藝術顧問,他們扮演的角色就是最後把關。一般而言,通過信託的方式投資就會有一個投決會(投資決定委員會),就是基金經理人把決定要購買和拋售的作品做成一份企劃書送給投決會去審批,必須説服委員會成員為什麼這個價格買進是會掙錢的。

但是如果不是通過信託的方式,而是通過有限合夥的方式投資,就不一定會有投決會,那麼基金經理人必須自己組成一個顧問團隊,或者組織自己的研究和操作團隊,那誰來監控這個團隊呢?當然,如果能夠找到第三方幫你把關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第三方由哪些人組成就是一個問題了。如果是找畫商監控,那就會有利益衝突;如果找學者,學者不懂市場;所以這種拿捏就不容易控制了。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把利益衝突降到最低,並根據不同的投資標的選擇不同的專家。如果我的投資標的是中國當代,基本上鑒定就不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很多藝術家都活著;如果我的投資標的是古書畫,那麼我就需要有一批非常專業的鑒定專家。

當然,我一直在強調,做基金是在做投資,做投資的人鑒定並不是第一要素,而是作品的流通性、變現性是關鍵。因為我買進的這件作品,現在沒有人能夠幫你拍胸脯保證這件作品百分百是真跡,即便是有專家認證也不一定能保證鑒定的科學性,反而是之前有誰收藏了這件作品,這件作品交換了幾大藏家,拍賣場上有多少人願意購買它,這些流通性保證了這件作品的價值。相反,有一件剛出土的文物,沒有人收藏過,沒有流動過,那我們是不敢碰的。現在有所謂的“保證書”,但保證書也不能百分百保證是真的。

頂:如果照您所説作品的流通性是第一位,那是不是説即使作品不是百分之百是真的,也可以下手去買?

黃:是的,如果幾個大收藏家都收藏過某件作品,幾個大拍賣行上也都拍賣過某件作品,那下手買就沒什麼大問題。

頂: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市場板塊的區域特性會影響流通嗎?

黃:藝術基金的操作不應該只關注區域市場,而更應該關注全球市場。因為區域市場相對比較封閉,封閉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我買的一件作品是全世界藏家都在收藏的,那它的流通性就大了,這個市場就迴圈了,而且在不同的市場就能找到不同價差的作品。但是今年我們即將發行的第七支基金是和國內銀行合作的人民幣基金,它就是一個封閉的國內的人民幣基金,它不可能在國外購買大的流動性作品,它只能關注國內當地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所以我們在風險控管、市場分析和網路建立方面就需要更加仔細。

頂:這支人民幣基金時間是多長?

黃: 時間是3+2,3+2的概念是守三年,當三年到了的時候,如果發現這個市場是不利於基金退出的話,再加兩年。

進駐中國與遇到的問題

頂:摩帝富藝術集團進駐中國市場,為什麼選擇在深圳、北京設立辦事處,而不是上海?

黃:上海本身就是一個金融中心,深圳也是,但是深圳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在某些方面走得比較快,我是指在法規方面,深圳相比上海比較松。不選擇上海是因為我們考慮到在上海取得資金其實並不容易,也就是説做上海人的生意不容易,也包括江浙一帶的商人。這批人很會精打細算,而且他們在現當代藝術品方面的認知度不高,反而對古書畫和古董方面比較有熱情,而後者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我們目前並沒有往上海方向靠攏。

至於深圳,我們做基金的人要都要尋求一個機制,一個結構,要拿到真正的許可才能和銀行、企業合作。我們在與招商銀行合作發基金,正好招商銀行的總部就在深圳,所有的業務都非常順利,銀行方面的基金和客戶對藝術品投資方面的需求都由我們來提供專業的意見。而北京是全中國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平臺,在深圳我們買不到藝術品,北京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現在的中國不愁錢,全中國都有大筆的流動資金,但是哪有優秀的藝術品資源?大部分好的藝術品都在北京了,這裡是一個文化重鎮。當然如果有好的藝術投資項目,我們也會把眼光投到上海。

之前,我們和上海的文化産權交易所和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都是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他們都和我們提出一些合作,但是我想説的是文交所所提供的“權益拆分”資産包並不是我們要經營的方向,因為像他們那樣的權益分割,在執行上會有很大的風險。而且他們用什麼標準選擇藝術家也是一個問題。現在上海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産權1號——黃鋼作品”,為什麼選擇黃鋼,選擇標準在哪?説實話,他的作品根本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但是文交所的這種權益分割已經取代了畫廊的角色。包括深圳文交所推出的楊培江作品,他在二級市場上的成交量是很小的。這些在市場上還沒有站穩的藝術家作品,憑什麼與投入市場的藝術基金的發售價格相提並論。事實上,文交所就是通過資産包的方式來拉抬一個在市場上還不成熟的藝術家,像上海這個黃鋼作品資産包其實就是幫那些被黃鋼作品套牢的藏家解套。這兩個文交所在做這樣的買賣,對整個中國當代的文化産業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呢?沒有正面效果。

頂: 摩帝富是一個藝術顧問公司,但國內的顧問“身份”似乎都身兼多職,您如何拿捏摩帝富在國內的顧問角色?

黃:這個問題也不是中國的問題,其實在亞洲這個人情味重的地方,當顧問是比較難的。因為顧問賣的是意見、賣的是專業,這些“智慧産權”在亞洲人看來都是不值錢的,很難衡量它的價值。而在歐美國家,“智慧産權”的概念是非常深的。比如某顧問公司對市場做了一個深度評析,並撰文上傳到網路,有興趣的人可以花錢來買這個評估報告。在國外確實會有很多人會購買這個報告,但是亞洲這邊的情況是一個人買了,然後和一百個甚至一千個人一起分享。或者是人情關係,比如我們關係好,就一起吃個飯,順便諮詢一下意見,不會支付什麼顧問費。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顧問本身這個角色是混淆的,因為這裡沒有純粹的顧問。藏家不像藏家,策展人成為了經紀人,藝術評論家不寫批評文章,他們拿了稿費説吹捧的話,每一個人都不在自己的角色上。那麼藝術品基金進入這個市場以後,難道不和這些人一起玩他們的遊戲規則嗎?不可能,至少也要懂裏面的規則,不然完全沒有辦法運作。所以我們在處理關係的時候也要非常小心,要清楚每個人每個時候到底在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作為一個藝術品基金公司,權威性和專業性才是我們的生存之本,如果我們的角色不單純,又做基金,又去開畫廊,那就有利益衝突了,那就是監守自盜;如果和拍賣公司掛鉤,那也是有利益衝突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何必要摩帝富藝術基金呢,拍賣公司發基金就好了。所以一個顧問公司的角色就必須中立、專業,而且要直言。

中立的立意雖好,但執行起來很難。我們説穿了也就是一個基金管理公司,但是實際上有很大權力,我們的運作比任何市場上的拍賣行和畫廊都專業。我們必須有拍賣公司的能耐,在市場上引起一個效應;在畫廊對藝術家代理和宣傳推廣方面,我們也必須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的工作是複雜的,專業度也更高。所以當摩帝富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尋找相關的專業人士。無論什麼背景的人進入我們公司,我們都會對他進行培訓。即使有些人曾經在拍賣行工作過,腦袋已經是拍賣行的那套做法,我們也要把他矯正過來,讓他知道我們這套正規的運作方式在中國也是行得通的。這也是我們希望在中國大陸市場所要樹立的一個新的風範。摩帝富這個品牌對大陸而言是新的,但是在海外我們有多年的經營經驗和管理規範。在這裡,我們也堅決不坑殺藏家,我們做生意不是做短期的,而是有長遠的規劃,並且保護我們的投資人和那些需要我們專業意見的客戶。

頂:能不能舉幾個你們在操作基金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提前贖回投資?

黃:國內的問題其實不大,而國外很多基金是可以提前贖回的,提前贖回就必須按計價方式計算。投資人在還沒有全部退場的時候提前贖回,投資人雖然是違約了,要交付違約金,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人家急著用錢就不讓人家贖回,所以基金必須有一個贖回機制。

比如前半年不能贖回,因為前半年都在買東西,從第7個月到第12個月退出,就必須罰投資人相應的百分比。如果鎖三年的話,第二年罰他們多少百分比,第三年罰多少,必須算出來。他們退場,提前贖回是不是有一個固定的額度,比如説一個週期是以季來計算,還是以月來計算?一個季贖回最大量能讓他贖回多少錢?比如説有大戶進場,這個基金一億美金,然後有人就投了5000萬美金,結果他不玩了,5000萬美金全部要拿出來,但是錢都進去了,剩下5000萬美金也不能玩了,這樣風險相對是大了。像這種大戶進場,發生提前贖回現象的就要預防。不然已經進場了,錢都買畫了,突然間他要贖怎麼辦?不可能拋售你買的東西呀?如果隨時拋售有壓力,一定會賤價拋售。

贖回機制必須先設想好,而且要考慮這種情況會不會影響到其他沒有贖回的投資人的權益。這些事都要操作過才知道這裡面的可能性。你要贖回的話,必須提前45天提出申請,那麼就有45天的作業時間。提出申請之後,你要知道季贖回最高的限額是多少。比如説你一季最高不能贖回超過300萬美金,所以就不會産生大戶贖回的那種可能。像這些方案都需要設計。但是在國內,這個問題就簡單化了,我們在國內發行的基金統統不能贖回,先封閉三年再説。

頂:對在國內做藝術基金有信心嗎?

黃:信心我們肯定是有的,我們也很看好中國大陸的市場。因為大陸近幾年的中國的書畫的價格一路走高,中國當代藝術從2008年下挫,但是現在開始也在逐步回升,很多區塊我們都在觀察。再加上大量的流動資金,這些都是利好的現象。很多人誤認為藝術品的炒作空間比較大,再加上媒體的大肆宣傳,好像藝術品投資能夠得到數百倍的回報,所以很多流動資金就會進入這個市場。但是從操作面來講,整個中國,已經發行的藝術品基金裏面真正獲利的卻沒有。現在很多人都發售基金,守三年、或五年,但是這段時間內如果買家都要拋售獲利的話,那麼接下來接手的人會是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