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周春芽:地鐵應是一條藝術長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09 14:05:58 | 文章來源: 華西都市報

成都地鐵來了,每500米,就能到達一個進站口,快捷、高效、迅速……這些關鍵詞都不足以完全形容成都帶給人們的改變。事實上,成都地鐵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對開通的期待,還改變這座城市人們的生活出行習慣,重新調整城市右財富帶和商貿物流中心的配置……不信的話,讓我們一起聽看這些藝術家、商界精英説法吧。

熟悉周春芽的朋友都知道他20多年前在德國讀書勤工儉學的故事,為了掙學費,他曾在德國的火車站當搬運工。他經常給一些年輕的藝術家擺那段艱辛的經歷,以此鼓勵他們好好奮鬥。

鐵路和地鐵曾給初到德國的周春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德國的鐵路系統太發達了,地鐵就是火車,火車也是地鐵,鑽到地下是地鐵,開到地上就是火車……”如今,即將開通的地鐵要從這位中國頂級當代藝術家門口經過,周春芽也是格外興奮,他説:“地鐵開通不光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問題,而且是提升城市國際形象的重要標準。”

實現夢想

地鐵從家門口過

“我居住的小區門外就是地鐵站,走路兩三分鐘就到了,聽説成都地鐵馬上就要開通了,我特別興奮和激動。”周春芽表示,作為一名成都人,自己一直都很關注成都地鐵的施工進展。“成都人多車多,地鐵是最有效的緩堵方式,這可以給很多成都人帶來便利。地鐵開通後,我肯定會和幾個好朋友第一時間去好好感受下。”

周春芽從來不在家裏工作,他在三聖鄉的荷塘月色的藍頂藝術區有自己的畫室,只要在成都的時候,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工作室畫畫,“我基本上是直接從三環路開車到畫室,平均車程在半個小時。現在城市車越來越多,如果遇到堵車,路上時間會耽誤得很久,所以我經常在想如果能坐地鐵去畫畫説不定會節約很多時間,因為地鐵不會堵車,而且會準時。”周春芽的這個設想其實不是夢,一號線開通後,二號線也緊接著要破土動工,按照規劃這條線就要從三聖鄉經過。

難忘地鐵記錄求學歲月

1986年,31歲的周春芽到德國留學。他最終選擇了德國卡塞爾綜合大學自由藝術系。

在德國的三年時間裏,他經常往返于卡塞爾和柏林,因為柏林有世界最頂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那是每個藝術青年的朝聖之地。周春芽實現“朝聖之旅”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地鐵或者説是火車。“歐洲的火車和地鐵是一體的,開到地上就是火車,開到地下就是地鐵。我現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在柏林坐地鐵的感受,那是我第一次坐地鐵,特別激動,還拍了不少照片做留念。”去年周春芽去德國慕尼黑探望他的大學老師,還專門去坐了當地的地鐵,追憶了下他曾在地鐵上度過的青春歲月。

支招地鐵建成藝術長廊

周春芽第一次乘坐在柏林地鐵的時候曾在內心發出感嘆:“如果成都有一天能有這樣的地下交通系統那該是多麼好啊。”事隔20多年,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當時我在想,這肯定是一個非常渺茫的想法,因為上世紀80年代,全中國只有北京有地鐵。”沒想到如今願望成真,周春芽也在以一個藝術家的思維方式,積極為成都地鐵今後的發展出謀劃策。

“我坐過巴黎的地鐵,巴黎地鐵裏面貼著各種演出海報和展覽海報,還有很多設計精美的公益海報。成都也可以向巴黎學習。地鐵裏的人行通道兩邊墻壁除了定期更換有創意的海報,還可以增添一些繪畫或雕塑等藝術品,做成藝術長廊,這樣乘坐地鐵的老百姓不會覺得枯燥,也能受到藝術的熏陶。”

周春芽有一次在歐洲一個城市坐地鐵,有一個畫面給他留下了至今都無法磨滅的回憶:一個街頭音樂家在站臺的一邊拉小提琴,另一個手風琴手在站臺的另一邊演奏,這兩個素不相識的藝人慢慢地跟著對方的節奏和旋律彼此“琴瑟合鳴”,演出了一支即興二重奏,音樂相當美妙和悠遠,讓等車的乘客無不動容。周春芽説:“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成都的地鐵站也能看到類似的景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