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李颯:中國當代藝術必須徹底改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3 18:09:50 | 文章來源: 今日藝術網

中國當代藝術必須改變現狀,改變對資本諂媚的狀況,確立新的價值與信仰,否則無法“死而復生”,現狀的延續將對中國向現代社會的轉型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中國當代藝術的“復活”首先是“人”的復活;是“主體”的復活;是人的價值與人的尊嚴的復活。文化必須獨立於資本,知識分子恢復獨立的批判價值理念,資本必須受到批判與制約。人的發展要優先於社會物質的發展,人不是被資本規訓,而是獨立於資本。金錢不能成為評判一切的標準。

對當代藝術而言,格林伯格所説的“前衛性”依然有效,它是一種高級的歷史意識,一種社會批判與歷史批判。沒有文化的批判與人的獨立,中國當代藝術沒有“復活”的可能,表面的繁榮只是曇花一現,一切將被危機裹挾而去。

當代藝術應該成為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事物。而不是像阿瑟·丹托所倡導的“後歷史藝術”那樣以所謂的消除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卻實質上將大眾完全排除在外——大眾當中沒有一個人能理解當代藝術到底在表達什麼。當代藝術應該“真正”向所有人開放,應該成為每一個人都真正關心的事物,成為與每一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事物。藝術應該進入公共視野,用每一個人都聽得懂的方式與大眾交流、溝通,並對危機不斷衍生的現代社會保持歷史批判與社會批判。

中國當代藝術,必須恢復我們的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士”——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恢復歷史上“士”的文化認同,恢復傳統文化中知識分子一直延續的最重要的價值理念:“憂國憂民”、獨立的文化人格、對知識的終生追求、對超驗的精神家園的永恒嚮往、終生擔負其社會批判、歷史批判、文化批判的職責。

“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風險。歷史無法走回頭路,中國一旦開始了現代社會的進程,就再也沒有倒退的可能。在現代社會中,危機與發展永遠成正比,拒絕和回避絕無出路。歷史的未來依賴於我們面對它時所採取的態度,“全球化”一方面促進了世界的整體發展,促進了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及世界更加均衡化,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嚴重污染問題、環境惡化、世界有限資源的急劇消耗及文明之間新的衝突。

今天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表現為被資本的全面規訓,藝術徹底成為了商品製造的過程,藝術家成為商品製造者。資本只有一個要求:增值。在對利益無止境的追求中,資本“同質性”的要求把當代藝術完全變成了資本的奴僕。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否則中國當代藝術將成為中國向現代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

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要從勞動密集型、來料加工型、低附加值的、高耗能的、破壞環境的、依賴出口的經濟模式(重商主義的經濟模式)向創新型、科技型、節能型、環保型、高附加值、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轉變。相應的在文化領域,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要從按照西方的訂單進行生産的、滿足於西方對中國想像的、來料加工的、盜版與模倣的文化模式向具有獨立文化價值的、原創性的、對應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尊重“他者”的、不卑不亢的、進而可以進行文化輸出的文化模式轉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