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外媒:中國人開始注重保護歷史遺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9 14:27:28 | 文章來源: 《青年參考》

法新社

作者 Allison Jackson  譯者 朱慶和

國家文物局的官員何戍中每週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電子郵件和信件,告訴他又有一處古建築將被推土機推倒。近30年來,這位曾經的大學教授一直致力於保護傳統衚同和寺廟,其中一些建築的歷史可追溯到數百年前。

在中國,成千上萬的歷史建築正在消失。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保護倖存建築的陣營當中,這讓何戍中感到欣慰。“每天都有建築物被破壞。”48歲的何戍中説,他是北京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創始人,同時還是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但當接到更多電話後,我極受鼓舞,這表明越來越多人在關注這個問題。”

自從30年前中國開始經濟改革以來,該國無數歷史遺跡和地區被夷為平地,讓位給商品房、商務大廈及道路。他説,雖然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保護傳統建築,但地方官員和財力雄厚的地産商仍將利益淩駕於法律之上。“當你看到法律和黨的文件時,你會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保護傳統文化最為堅決的國家,”他説,“但是,由於強大的利益集團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腐敗,法律得不到有效執行。”

從20世紀80年代初在上海讀大學起,何戍中就開始阻止對歷史建築的猖獗破壞行為,提高中國人對傳統遺産的保護意識。“20世紀80年代,即使是在北京、上海這些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大部分人對傳統文化都缺乏敬意。”他説,“這也許是因為貧窮落後太久的緣故。我們至今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個問題。”

2003年,何戍中成立了北京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目的是提高國內官員和百姓保護古跡的意識。“我不是要大家都回到那個穿長袍的古代。但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著起碼的尊重,”他説。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志願者的幫助下,該中心已經與數十個開發規劃進行了鬥爭,結果喜憂參半。

儘管有很多重要歷史建築和地區遭到破壞,他仍表示樂觀。10多年來,隨著更多中國人加入到保護歷史遺産的行列,拆除古建築的速度已經放緩。他説:“10年前,我發表保護古建築的演講時,可以容納二三百人的房間裏經常只有兩三個人聽,現在則是座無虛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