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經濟論壇舉行:提高中國藝術品的世界話語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9 16:19:16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藝術市場發展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在2009年不斷惡化,金融環境的瞬息萬變,也使全球藝術市場呈現齣劇烈的波動起伏。如果説在與經濟的碰撞中更凸顯藝術的本來面目,那麼,藝術收藏市場是面臨崩潰還是新的起點?後金融危機時代催生的藝術市場會有怎樣的變化?前不久結束的2010藝術北京藝術經濟論壇上,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景乃權、東京藝術博覽會總監辛美沙以及南韓AAAF創始人徐真錫,對於亞洲藝術市場和收藏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現狀

拍賣成交額走勢與GDP趨同

近幾年,建設銀行浙江藝術財富理財中心成立,為高端客戶提供藝術品的鑒定和收藏等服務;中國民生銀行推出藝術品投資基金;招商銀行推出“藝術品鑒賞計劃”……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機構對於藝術市場的關注度在進入21世紀以後越來越高。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景乃權認為,近年來,藝術拍賣市場成交額走勢和GDP走勢大致相同,有半年的時差,主要由於我們春季和秋季的兩季拍賣,兩季有95%的相關性。從此可以看出,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於我們藝術市場有非常大的影響。

南韓AAAF創始人徐真錫認為,在21世紀,當代藝術首先是普遍化,我們之間漸漸沒有了職業和非職業的區別,很多東西都會分享。我們的思想也可以更加多元化、更加發散,這就意味著有更多觀眾可以理解我們的藝術,也意味著當代藝術可以大量仿製;其次是金融化,這意味著在藝術界可以進行理財和融資了。我自己的公司也是這樣,我們已經可以從藝術中獲利了;第三個就是藝術模式社會化。

藝術與品牌的結合漸成趨勢

藝術消費者在十年前基本上算是非常異類地存在著,不像現在這麼廣為人知,而且已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和藝術家合作,東京藝術博覽會總監辛美沙表示,在美國或者歐盟,許多企業都會設置公共藝術區,如法國品牌LV,借用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設計的産品,來提升自己的形象。相信藝術和品牌的結合會越來越多。

■問題

缺少金融和藝術都懂的人才

藝術品已成為證券、房地産之後又一個投資理財熱點,但也顯現出運作難題。景乃權教授提出:一個問題是商業銀行急需同時了解金融和藝術的管理人才或理財專家,但目前我們國家教育體制存在問題,藝術院校通常培養藝術專家,經濟院校培養經濟學家,中間的銜接有很大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仲介機構良莠不齊,出現不規範操作,使銀行不敢輕易下單或者從事這個業務,這都給我們未來的藝術市場帶來很多困惑。

正在面臨藝術本身的危機

“藝術市場只是藝術産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好的藝術産業是由好的藝術作品建立起來的,現在,中國有很多與藝術市場和藝術經濟相關的學科,讓我非常驚訝。”辛美沙説,“當然,有藝術經濟市場、藝術財經分析這樣的學科非常重要,但我們是不是可以沉澱下來,想一想什麼是好藝術、如何創造好的藝術呢?如果我們能把各個專門人才培育建立起來,即使經濟泡沫來臨,我們也不會馬上被擊垮。我認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並不是藝術市場崩潰,而是藝術本身的危機。”

■建議

擴大中國在藝術市場話語權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低碳經濟和創新是各個國家追求經濟調整的方向,低碳經濟和創新也為中國提供了機遇和挑戰。整個國家的經濟轉型也為藝術産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景乃權教授表示,我們的經濟地位在全世界提高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中國藝術品在世界藝術領域的話語權呢?就要把建立我們有影響的藝術話語制度和擴大國家在藝術市場的話語權作為一個長期的發展目標。

需要比以往更多的批判家

徐真錫給出兩點建議:第一點就是要有批判。和過去相比,我們需要更多的批判家;第二點就是要溝通、交流,各個畫廊或者博物館館長、還有藝術家應該更多交流,還有亞洲各個國家之間以及亞洲和歐洲之間的交流也要多些,這種交流可以使我們的市場結構更趨於合理,而且我們藝術家的話語權也能夠在現代藝術當中有更多體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