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對話長安當代美術館長劉浪:藝術可以“産業”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26 00:41:37 | 文章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中華工商時報:藝術與資本“聯姻”,有利於雙贏。

劉浪:令我感動的是艾美對藝術的感覺是如此的到位,所以這種“聯姻”很快成為必然。艾美選擇了與長安當代美術館合作,除了交通便捷外,主要還是看重長安當代美術館有“黃角坪”的血統。

在中國西部,美術館的操作才剛剛起步,長安當代美術館是繼我開辦501美術館、黃角坪當代美術館之後的第三個。它的誕生契機來自於長安地産集團,希望借助本土文化品牌的力量來推動企業發展。

針對艾美這個出色的全球性酒店管理品牌的客戶群體,我們提供的作品規格也更高一些,包括陳逸飛、吳冠中、任思鴻以及本土川美藝術家、俄羅斯藝術家的作品;我們還計劃每月搞一次本土藝術沙龍,並且把更多的藝術品充實到酒店的更多空間。

中華工商時報:曾經參加過華創卡斯特萊酒店的一個藝術沙龍,感覺更多高檔酒店正在向藝術靠攏,這應當是令人欣慰的現象。

劉浪:除了艾美,重慶至少還有3家五星級酒店有意與我們進行合作,這對於我們來説,對中國西部當代藝術原創産業基地的建設,都是一件好事。

一些酒店希望通過我們的作品取代掉他們原有的不太符合視覺邏輯的東西,表明酒店的經營境界已經跟以往有所不同,他們開始考慮品牌關聯比較密切的一些符號性東西對酒店品牌産生的內在影響。

想想看,如果一個酒店裝修很好,設計也很好,但是墻上挂的卻是“菜畫”,怎麼都説不過去,無論如何也不能與酒店的品質相協調。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中華工商時報:對艾美的選擇似乎更看重它的品質。

劉浪: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彼此有需求的時代。與艾美的合作,主要考慮到艾美的運作機制和空間硬體的品質。目前而言,重慶還沒有一家能超越艾美,至少我認為是這樣。我本人比較追求完美,選擇艾美也體現了這一點。

中華工商時報:藝術的産業化問題,也存在一個合理的適“度”問題,並不是藝術品可以當“米”賣,過濫的話,恐怕對藝術産業的發展並無益處。

劉浪:很長時間我們都在探討和諧這個話題。很多東西都需要和諧,不和諧就會缺乏根本的基礎。

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認為當代藝術可以拯救人類,作品就得到處挂,到處擺放。如果真是這樣也許適得其反;當我們把當代藝術搞得“不藝術”的時候,就沒有存在價值了。要保護當代藝術的品質,保證作品的原創,保證支援新銳力量,鼓勵那些能夠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主旋律的東西,至少要保證“一小撮人”能為藝術而活著,並且正確地活著。

中華工商時報:通過酒店這個展示的平臺,還可以促進藝術作品的成交。

劉浪:嚴格來講,我不太期待這些。我們把作品陳展于艾美酒店,沒有寄希望依託酒店成交多少作品,根本就不會這樣去考慮問題。

藝術作品的“生效”,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還為時太早。藝術市場有一個漫長的培養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問題,那個時候哪都可以銷售作品,不一定非在酒店。

艾美酒店的客人具備了影響更多人的基礎,當代藝術品借助這樣的平臺可以影響更多的人,這就是我們與之合作的初衷。至於這些藝術品能夠在什麼地方銷售,不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中華工商時報:對於“藝術酒店”,我們有怎樣的期待?

劉浪:其實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我們只是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或者藝術操作者,為自己的作品尋找一個更好的支點、空間或者可能而有的期待。

另一方面,我的感覺是,當這些藝術元素植入到艾美酒店,才可能在艾美真正感受到“開啟藝術之門”,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艾美“開啟藝術之門”的表述,真是恰到好處。艾美這麼高“段位”的酒店進軍山城,來到這樣一個還不能完全褪去“草根性”的地方,是真正意義上的“試水”。我們更希望通過我們藝術作品使他們的概念運作能夠順利生效。因為任何品牌的運作,都是文化機制的運作,離開文化談品牌,是瞎談、奢談,文化的軟實力才是支撐品牌最根本的東西,是品牌的魂。艾美“開啟藝術之門”,實際上開啟了重慶當代藝術之門,為他們的顧客開啟了嶄新的中國西部當代藝術高地之門。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