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中國當代美術應倡導主旋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5 22:37:06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雪峰皓光(中國畫)許欽松

作為當代藝術家,我們應當思考,“當代美術”如何能夠表現當代中國?我們百花齊放的當代藝術花園如何為公眾提供健康的視覺營養。

我認為“中國當代美術”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強調當今曆史階段的美術創作。通常,藝術史家、藝術批評家大都把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美術創作稱之為“當代美術”;二是指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他們的作品與社會發展的進程同步,反映了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與現狀,表現人們當下思想和情感,既突出了藝術的社會批評意識和藝術的文化批判性,又注重藝術自身的規律,注重表現藝術家自身的生活體驗與精神境遇。

但是,中國“當代性”與國際主流的“當代性”如何才能建立起理論對話關係?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若不能建立起中國“當代性”的理論建構,在國際藝術體系中就沒有話語權,年輕一代美術工作者也無法建立本民族的審美價值觀。

我們應倡導弘揚主旋律的中國當代美術,能夠緊扣中國的社會現實和人民大眾的命運,緊扣國家的前途與民族的進步,真誠地反映社會現實的發展與變化,歌頌人與自然的和諧,對不合理現象做出理性的質疑與批判,在社會精神文化中起到社會思想像徵者和社會情緒承載者的意義。

中國當代美術的創作思想不是以西方人的眼睛,而是以中國人自己的視覺來觀看、審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現實,並用積極客觀的態度傳達自主自立的觀看立場,其作品與社會發展具有本質上的勾連,所表現出的價值觀與社會發展呈現出同步狀態。

中國當代美術創作注重對藝術語言和藝術創造性的把握,重視個人藝術風格樣式的探索,注重在創作中以美的形式和美的語言反映當代藝術的自身問題及與社會的關係,作品能夠顯示出幾代人探索與實驗的不同取向。在當下視覺消費化的文化語境中,能夠以常態的視覺美感形式,以合於中國民眾審美習慣的語言,引導民眾健康的視覺消費傾向。能夠既注重用傳統的媒介材料表現社會的主流意識,又能充分地調動和運用新媒體資源,不拘一格地表現人們多方面的審美追求。在當下藝術生産者與藝術消費者界限模糊的文化背景下,能夠調動大眾的文化參與性,從而引導文化消費者成為文化生産者,為民眾提供藝術參與、藝術創造和藝術消費的機會。

為了倡導以主旋律為主導的中國當代美術,我們要加強對“當代美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和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戰略研究。科學的系統的理論體系是確保當代美術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