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孔子》:一部經典的“過去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6 14:01:0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文:許柏成

昨晚看了喧鬧已久的大片《孔子》,平淡的故事情節只能讓人“假惺惺”的掉幾滴眼淚。

電影院裏,大家都正襟危坐,無竊竊私語之聲,以尊崇的目光去看待大熒幕上“聖賢”演繹他的人生故事,這不像是大眾花錢買票來欣賞一部商業大片,而更像是在按命令看一部科教片,接受“再教育”。

孔子作為一代賢師,其身體力行的“尊禮重教”思想影響了中國韆鞦萬代,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至今仍是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孔子的“經典性”自不待言。

但我們今天再讀經典,是否還是要如此將傳統“生吞活剝”呢?演前導演胡玫聲稱要演一個“人性的孔子”,但我們的感覺卻像是在用“現代人的表情”去“重復昨天的故事”,熒幕上一個即便衣著襤褸、步履蹣跚的孔子也絲毫不能引起觀眾心中的共鳴。

幾年前,于丹的《論語》之所以風靡大江南北,是因為她用了一個現代人的心境去解讀《論語》,她用生活、職場的切身體會去讀《論語》,她的話好像就在大眾心靈的旁邊,在大眾的心靈裏隱若有光,心生感應。

如今這部大片《孔子》倒還不如“歪批”孔子、“我眼中的孔子”等活動來的靈活與淋漓盡致。

無論發哥再賣力的演出,他塑造的孔子形象仍然屬於過去,儘管他的表演形式很現代。

不論王菲以怎樣綺靡的聲音去唱《幽蘭操》,那樣的觸動總與我們隔了一個時代。 ……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儘快實現我國電影業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歷史性轉變。我想,我們不能總守著5000年的傳統資源自我炫耀,傳統是在的,但更需要我們用現代的心靈去解讀。

我們需要經典的“現在進行時”,而不是經典的“過去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