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油畫是工業化時代的藝術——靳尚誼談教學與創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5 16:50:26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段澤林

靳尚誼(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中央美術學院素描60年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素描這個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引起過激烈爭論的話題再次進入美術界視野。作為一個向西方學習的成果,同時也是現代中國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基礎環節,圍繞在素描周圍的討論,從油畫引入中國的第一天開始就沒停止過,並且與20世紀中國美術的兩大主題——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互糾葛。如今,再議素描,並非舊事重提,更不是簡單的討論素描教學,而是以此為切入點,在一個全球化的視野中,在大多數西方美術學院已經不再教授包括素描在內傳統技藝時,面對中國美術發展中傳統畫種依然佔主導並且各方面強烈呼喚反映時代的精品力作的大背景下,回到起點、理清思路、規劃未來,就此我們專訪了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

記者:您説過教學中“素描解決的是水準問題,而不是風格的問題”。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同時也有點疑惑,西方油畫大家荷爾拜因和丟勒的素描都有很強的個人風格,這跟您説的是否有點矛盾呢?

靳尚誼:這裡面有個大背景需要了解。改革開放後,整個文藝界都對“左”的路線進行批判,反對“文革”時期單一的文藝形式。那個時候,鄧小平同志已經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搞政治運動了。在文藝方針上,把為政治服務取消,只提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但是廣大群眾在“文革”中壓抑的情緒依然很強烈,很多人都在發牢騷,説以前太窄了,藝術家沒有個性,現在要提倡個性,提倡創造,這就是要有風格;並且認為包括素描在內的基礎不重要了,特別是寫實基礎、寫實風格已經落後了。我們要學生上美院,是要他們打基礎而不是創造風格。上學是為了提高繪畫水準,至於風格,那是平等的。風格是從個性中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老師可以引導你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水準。風格是畫的過程中形成的,好的老師既可以幫你提高水準又能夠幫你形成風格,而這些都是以後的事。素描,首先解決的是好與不好、生動與否的問題,個性不必多談,也不需要過多提倡。西方也是這樣,隨著藝術的功能改變,才逐漸形成不同的風格。我們可以看到,西方所有的一流畫家,素描都是好的,沒有好的畫家素描畫不好的,這也説明素描是個基礎水準問題。

記者: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曾説素描可以讓人從粗糙變得精緻。這樣説來,素描顯然不僅是一個關乎創作的問題,您認為呢?

靳尚誼:素描裏包含的內容很多,自然也涵蓋徐冰説的使人變得精緻了。為什麼呢?因為有修養在裏面。素描不僅僅是科學不科學、準確不準確的問題,還有生動不生動等,它的內容很寬泛。像老一輩畫家徐悲鴻説的“盡精微、致廣大,寧方勿圓、寧臟勿潔”,這都是素描問題。明暗轉折要方不能圓,這是什麼?是格調,素描要硬要結實,這是藝術修養的問題。此外,素描還包括畫的構圖、明暗、結構等構成問題,還要注意畫面的韻律,綜合説來,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但是“文革”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有一些人把素描看成是落後的、純技術的問題,這是一種誤導。

記者:正如您説,素描如此重要。可是我們知道有很多西方的美術學院,已經不再教授包括素描在內的傳統繪畫技巧了。同時,最近也有人表示,油畫的希望在中國,對此您怎麼看?

靳尚誼:油畫的希望在中國?可以這麼説也可以不這麼説。油畫是人家西方的畫種,我們能學得像就不錯了,這種説法缺乏科學性。只是説,現在西方暫時在學院裏畫油畫的人少了,學校裏面也不這麼教了,但不是説他們就沒有大師了,包括具象寫實在內的領域也有相當不錯的畫家。

其實,出現你説的這種情況,裏面有個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需要清楚。油畫是工業化時代的藝術,中國畫大體是農業化時代的藝術,他們的高峰在那個時代。現在的西方已經完成工業化走向資訊化了。因而,後現代、觀念藝術比較流行,但這不是全部,繪畫依然大量存在。中國很多人不了解西方,以為他們只有觀念藝術。其實,他們的藝術生態很平衡,有古典的也有現代主義和觀念藝術,很多中産階級依然在買油畫,美國的風景畫就賣得很好嘛。説到中國,改革開放後,我們到是各種風格都有了,但問題是速度太快了,品質難免會有問題。目前的中國從經濟到藝術,都面臨著重新調整。當我們什麼都有了,就該考慮品質的問題了。我也想呼籲,大家該扎紮實實地做學問了,不要用以前的那種政治思維來研究藝術問題,所有的人做好本職工作,做好學問,打派仗的爭論該停止了。

記者:一提到素描,我就想到了中國傳統的線描。當年潘天壽先生對國畫係該學素描還是線描引起過爭論。這麼多年下來,在您看來,美院國畫係學生的素描訓練對其也是大有裨益的嗎?

靳尚誼:當然,我支援這個觀點。我知道你説的這兩種觀點,總結起來一個是説要中西融合,一個説要拉開距離。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它們是在一定時期出現的爭論,屬於比較正常的爭論。有人認為,學素描學壞了,容易丟掉國畫的優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素描是一個科學研究人的辦法,我們的山水、花鳥畫沒這個問題,一接觸人就有這個問題。古代畫家畫人就幾根線,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毛病,但你説他很好也是可以的,因為裏面有另一種美。不過,畫好素描要研究解剖和結構,這樣人畫得真實了,畫人的能力就強了。所以,這裡面有個大的背景就是自油畫引進中國以來,它確實是一種好用的畫種。

向西方學習,是自“五四”以來一個大的社會潮流,這是一種趨勢,不可避免。在藝術上,不同觀點什麼時候都有,但要看到學素描,是強調學習西方的一個結果,現在來説也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我們知道通常的視覺藝術,一部分是繪畫雕塑,一部分是設計。所有我們看到的物品,它的基本原則就是造型和色彩,道理全在裏面。這個學好了,就有一個標準擺在那裏。這就是油畫的抽象美,它是判斷好畫的一個標準。所有物品的抽象美都來自油畫的寫實基礎,這是很專業的問題。但這種抽象美與中國畫的線與筆墨不同,它來自體積、空間的構造,包括線的關係、面的轉折等構成關係,還包括色彩的和諧美,這源自寫生,這裡的色彩是在研究光照下的色彩而不是本色,而這些都是從真實世界中提煉出來的。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油畫是工業化時代的藝術,是非常好用的藝術,它對所有的視覺門類都是有幫助的。我們現在強調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實現它們。

記者:按照您所説的,最近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上,我們看到的不少國畫很像油畫,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嗎?

靳尚誼:在全國美展上,不少國畫看起來像油畫是很多人的看法,而且連版畫都像素描、油畫了,這不是中國畫一個畫種的問題,這是不同畫種趨同化。那油畫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太像照片了。這是近些年來比較普遍的現象,應該引起一些畫家的注意。

但是我要説,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裏面有很深層的歷史原因。向西方學習、工業救國、體制轉變等,反映在藝術上就是用油畫改造中國畫,為什麼呢?因為油畫好用,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誰也避免不了,現在我們的中國人物畫的能力不就大大提高了。

現在我們面臨的整體形勢是,在工業化還沒完成時,資訊化也來了,反映在藝術領域就是工業化期間的藝術還沒弄好,所以藝術上的問題很多。總的來説,過程太快,加上有些人比較著急,想走捷徑,很多學問不深入,一些基本的東西不太懂。就説中國畫,它要有中國畫的特點就要講筆墨,畫人物畫也要講筆墨,但人物比山水難多了,現在我們的人物畫也在求變,這很不容易。對於全國美展,很多畫家有功利心,想得獎,比如去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很多畫家在作品題材上都往這靠。但畫家要做的是畫好畫,什麼風格都可以,關鍵是水準要高。不過,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一個階段現象。喜歡藝術應該是畫家的主要目的,功利性不要太強,得獎不是成為大藝術家的必要條件。我們提倡了幾十年的個性,現在怎麼樣呢?我們個性並不強,功利目的太多。這需要調整,慢慢調整。不要太著急,把問題心平氣和地講出來,科學一點,不要把問題説得太絕對了,調整是需要過程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