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海濤:潛默 • 靜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08 15:52: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二.中國哲學中負的方法:潛默

禪宗裏有一個故事説,有一位禪師,每次被問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釋時,他便豎起大拇指,一句話不説,只是讓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學了會這樣做。一天,禪師看到小和尚也這樣做,便飛快地拿起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著跑開去,這時,禪師喊他,他剛回頭,禪師又豎起自己的大拇指。據説,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頓悟”。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訴人,在學會使用負的方法之前,哲學家或學思想的人,都必須經過使用正的方法這個階段。在達到思想的單純之前,需先穿過複雜的思辯叢林。

人往往需要説很多話,然後才能歸入潛默。

以負的方法領悟“道”進入潛默,在禪宗中稱之為“第一義”,“第一義”便是“不可説”,不直接説“道”是什麼,因為“無”不是任何“物”,因此不可説。從《語錄》中可以看到,有的學僧問禪師關於禪的根本問題,禪師或者答非所問,如回答“白菜三分錢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頓,不明其中道理的人,會覺得禪師對徒弟的反應令人莫明其妙、難以理喻,其實正是借此告訴徒弟這問題不能回答,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領會,便得徹悟,這也便是禪師以靜默來表示“無”。

藝術和思想的方法有兩種:

即正的方法和負的方法。

正的方法實質是討論形而上學的對象。負的方法實質是:對要探討的形而上學對象不直接討論,只説它不是什麼,在這樣做的時候,負的方法得以顯示那“某物”的無從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而從精神的東西入手。

從思想的發展來看,西方哲學的方法論多以正的方法佔統治地位,而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則多以負的方法佔統治地位。中國思想的這個方法論特點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明顯。在《老子》和《莊子》兩書中,始終沒有説“道”到底是什麼,只説了“道”不是什麼,而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道”不是什麼,也就對“道”有所領悟。我近期也慢慢倡導負的方法創作——當代藝術在借用西方語言方法模式時多運用正的方法,正的方法的直接和明晰的優點也時常成為它的缺點和沒有想像深度,概念而平面化,缺乏精神的感悟和心境。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結合,形成禪學,禪學以負的方法與物感應,因此稱為“潛默的哲學”。如果一個人領悟到潛默的涵義和它的意味深長,他便對形而上學的對象有所領悟了。從永恒的觀點來看眼前的事物,從而享受到“無”的認識。在這樣的時候,除了靜默之外,只能用“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來形容他們。

正的方法或負的方法並不矛盾,而是互相補充的。藝術不是1+1=2的數字題只有一個答案,對於藝術,凡高的“運動”與基裏柯的“靜止”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補充和重新思考。正的方法直接有力但易於流於表面,負的方法遮蔽隱藏而有深度,當代潛默美學更多的側重負的方法,也是對當代藝術多以正的方法創作的重新思考。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可以考慮從正的方法開始,以負的方法告終,負的方法不是和正的方法(明晰思考)對應的,也不是低於明晰思考,它時常是超越明晰思考的,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的,未來的思想和藝術可以試圖考慮負的方法進入現實,潛默的思想才有可能得以體現和繼承。

 

三.潛默.靜默在古代思想中的體現

禪,梵語為禪那,意思是靜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同修行方法。佛教也是把坐禪作為修行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打坐靜慮,使心中任何念頭都不發作,最後進入一種絕對虛靜的境界。佛教認為,得到這種精神境界,死後便能超脫生死輪迴,進入涅槃寂靜的世界。

從達摩到弘忍的禪學,都講禪定。讀經,認為人生來就有“清靜心”即佛性,如太陽一樣只是被烏雲遮蔽,顯露不出來,只要通過禪定、靜默等修行功夫,斷去情慾和煩惱,“本心”便顯現出來。他們都注重“漸修”,即不斷地修煉,甚至是累世修行。而慧能所創禪宗,與此不同,它不追求煩瑣的宗教儀式,不講累世修行和佈施財物,不主張唸經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講坐禪,主張去靠精神的把握佛教義理,提倡“頓悟”成佛説,更多注重“不修之修”,他們甚至把佛像劈了當柴燒,表示悟到“一切皆空”、“佛在心中”的道理。然而不論是以前漸修和慧能的不修之修之頓悟都是最終達到一種靜默的心境。

老子辯證思想從道的高度看,“靜為躁君”(《二十六章》),即靜是動的根本,靜支配動,説,各種具體事物紛紛蕓蕓,都是變動的,但回到它的根本(歸根)來都是靜止的,“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十六章》),這就是説,靜止才回復事物的天賦本性“命”,這也就是事物恒常的規律。人們只有認識到這種靜止的恒常規律,才可以稱為“明”,如果不認識這一點,輕舉妄動,那就要遭受危險。

“靜”,就是不要在事物到來之前就急躁妄動,而要“無為”、“寡欲”,安靜地善待外物的到來,然後與物相感應,這就是他們説的“毋先毋動者”(《心術上》)和“靜身以待之,物至而名之”(《白心》)。《管子》四篇認為,情慾過多是不能保持心“靜”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持“靜”心須去掉過多的慾望。“去欲則寡”(原作“室”,據郭沫若説改),寡則靜,靜則精,精則獨,獨則明,明則神矣。(《心術上》)意思是説,如果去掉過多的慾望,使慾望寡少,那就能保持心“靜”。“靜”就能專心,專心就能一意,一意就能頭腦清明,頭腦清明就能得到至高的智慧。

魏晉玄學創始人之一王弼從動靜的關係來論證天地萬物以無為本。“無”剛是無形無象的,不動不變的,也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是絕對的,萬物的根本。他説“復者,反本之謂也。天地以本為心者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周易.夏卦》注)這是説,世界萬物是千變萬化的,但對不變來説,變化是相對的,不變才是絕對的,所謂“動”“語”不過是“靜”“默”的變態,“無”是絕對靜止的,萬有是千變萬化的,終究要歸於靜默,因此人們應該在“動”的現象中看到本體的常靜,于動中求靜。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