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屬於人民——新中國美術永遠的宗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13 14:21:3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作者:邵大箴

新中國度過了它不平凡的60個年頭。新中國的美術歷程雖曲折坎坷,但成就光輝燦爛。今天我們站在時代的新高度,回顧這60年來美術走過的道路,總結它的經驗教訓,討論它的成敗得失,對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和確定未來前進的方向,有重要的意義。

貫穿包括新中國美術在內一切事業的一條紅線可以用金光閃閃的五個大字來形容,那就是“為人民服務”。藝術“為人民服務”這個樸素的口號,是激勵和鼓舞新中國幾代藝術家們頑強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本文就在新形勢下如何堅持藝術服務於人民大眾的方針,發表些淺顯的意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莊嚴地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標誌著中國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變革,中國的文化以及文學藝術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毛澤東1942年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成為新中國文藝發展方向的指導性文獻。“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的普及”,成為發展文藝事業的基本方針;革命化、大眾化和民族化,是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對文藝創作的要求。具體地説,作品的內容要積極向上,有正確的政治方向;要面向大眾,為大眾所能欣賞;表現形式要有民族特色和氣派。對待古代文藝遺産和外來文化,提出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普及的美術形式如宣傳畫、年畫、連環畫,成為優先發展的品種。

1949年11月23日,毛澤東批示同意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署名發表的文件《關於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1〕,以推動全國反映新生活、新氣象年畫創作的開展。許多知名藝術家熱情參與這類形式的創作。一時間,新年畫運動在全國興起,涌現出不少優秀作品。與此同時,舊連環畫的改造與新連環畫的建設成為建國初期美術的另一重點工作。連環畫創作與出版事業在北京、上海、瀋陽、廣州等大城市日益活躍。這一事實不僅表明在當時環境下,美術創作要從普及的形式著手逐步開展,而且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表明中國今後的美術創作應該堅持服務於大眾的方針,只是服務的形式可以根據客觀情況加以變化。

藝術要服務於大眾,藝術家首先要從人民大眾的實際需要出發,要了解他們關心的問題和藝術接受的能力。在延安時期,人民大眾的主體是工人、農民、士兵,1949之後,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之後,包括知識階層在內的城市居民的比重日益增大,人民的範圍也由此擴大。變化不僅發生在數量上,而且更反映在他們文化知識水準的提高上。藝術服務的對象的變化,必然反映在藝術的各個方面:從創作題材、形式語言到展示方式。

人們在討論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時,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這僅僅是指藝術的普及或大眾化的層次,而不是指高雅的藝術形式。其實,藝術服務於大眾不僅是對那些通俗易懂藝術形式的要求,而且是新中國藝術發展的基本方針。也就是説,不論通俗的還是高雅的藝術,都應該遵循這個方針。藝術的雅與俗是一對範疇,雅與俗的概念和標準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不斷變化著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通俗的藝術可以向雅的藝術轉化,雅的藝術也要從通俗的藝術中吸收新鮮的養料,以充實自己。雅與俗,在“雅俗共賞”這個層面上相互交匯。不能説“雅俗共賞”是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至少説這種藝術形式能征服更多的觀眾,是一般藝術家孜孜以求的。

對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的通俗藝術要有正確的評價,通俗藝術的功勞不僅滿足了當時億萬中國人民的審美需求,而且創造出一些時代的精品,為高雅藝術的産生奠定了牢實的基礎。在滿目瘡痍的舊中國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共和國,要讓億萬目不識丁或識字甚少的群眾欣賞藝術,從中獲得知識、教育與美感的享受,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但是,這件事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由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完成了,其中有美術家們的無私奉獻。舉連環畫為例,50—60年代,新中國的連環畫出現第一個高潮,除了專門從事連環畫創作的一些畫家外,許多國畫家、油畫家、版畫家也都投入連環畫創作,向社會奉獻了許多傑出的作品,連環畫的創作實踐也培養了許多畫家的藝術技巧。80年代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連環畫掀起更大的高潮,它的創作和出版規模都創下了歷史新記錄,這在當代世界美術史上也是應該大書特書的。一些連環畫家如華三川、賀友直等人的藝術成就,包括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和運用黑白和色彩以及營造畫面意境的技巧,不遜於同時代的中國畫家和油畫家們取得的成果,印證了魯迅關於連環畫創作也可以出大藝術家的預言。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