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0日下午,潘公凱在晚霞中走出中南海,經過嚴謹而翔實的彙報,由潘公凱主持的中央美院團隊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夜以繼日地辛勞所設計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總體方案獲得了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和鼓勵。
8月20日,備受矚目的上海世博
會中國國家館展示方案揭開“神秘面紗”。方案總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接受本報的專訪,在細數有“東方之冠”之稱的中國館展示方案的策劃思路與亮點之後,還道出一個文化學者對人文理想追逐的艱辛。
8月20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主創人員首次公開亮相。本次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團隊可謂“陣容強大”,主創團隊中包括: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任展示總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黃建成任展示設計總監,台灣知名策劃人姚開陽任展示創意總監,導演陸川任展示影像藝術總監。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陳先進介紹説,中國國家館展示深化設計方案已基本確定。隨著9月底中國館建築全面交付使用,布展工程即將全面展開。
潘公凱在公佈展示方案時説,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緊貼中國國家館展示主題,依託中國國家館恢宏大氣的建築空間,採用藝術裝置的手法來營造空間與造型,並利用多媒體影像手段和其他多元的藝術手法表現設計理念。中國館49米層是名為“東方足跡”的核心展區,41米層是名為“智慧之旅”的體驗展區,33米層是名為“綻放的城市”的功能展區。從核心展示、動感體驗、未來暢想三個層次演繹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表現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展示設計方面的要求很高。”潘公凱在新聞發佈會上坦承了自己的壓力,“世博園區200來個國家館和國家展區,每個館都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展示出來。中國館最大最高最顯眼,必須要做到最好!”
在中國館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層展區北面,100米長的整面墻都將被放大了數百倍的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覆蓋。而國寶《清明上河圖》原件,也將出現在世博期間的中國館。“從現代、到古代、再到未來,中國館將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濃縮呈現,整個參觀過程約需45分鐘。”潘公凱透露説。
二
2007年,上海世博會開始向國際招標時,正是中央美院設計團隊為北京奧運會設計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當中央美院的設計主力轉向上海世博會時,世博會中國館在激烈的競爭中一直沒能確定總設計單位,這時離最後確定方案僅有兩個多月時間了,在最後的競標中,上海世博局傾向於中央美院的團隊,但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必須潘公凱院長本人來擔任這個項目的藝術總監!這就意味著潘公凱在這個項目中必須事必躬親了。剛剛經歷了北京奧運輝煌的中央美院如何續寫上海世博會的新篇章?潘公凱咬咬牙答應了。
潘公凱也由此開始了每週挎一個小包往返于京滬之間打“飛的”的工作日程。潘公凱夫人勵國儀説,往往淩晨五六點在朦朧中發覺潘公凱就沒人了,事後才知道他又趕早班機飛上海了。為了兼顧學院的工作和上海世博會兩頭,潘公凱與院黨委班子成員更是發明瞭高效工作法,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從早開到晚,中間不休息,連午餐都是盒飯送到會議室,高效集中地研究解決問題。
三
中央領導對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過去世界各國的朋友來中國是看故宮,北京奧運會我們給各國元首看了鳥巢,上海世博會我們要展示給世界一個中國館,這個館將要長期保存,成為又一個具有國家形象的標誌性場館。
潘公凱是我國著名的美術史論家,在美術史論界以其“富有整體的洞察力”而著稱。他又是一位幼承家學的大寫意國畫家。然而,他還是一位建築設計專家,在他的決策和參與設計下,中央美院美術館以及建築學院大樓、燕郊新校區,都以精湛的造型、典雅的裝修而被美術界特別是建築學界認可。他長期訂閱《建築》雜誌,對理工科的強烈愛好使他在中學時就自己動手組裝了一台收音機,當中央美院美術館船弧形的穹隆對接出現問題時,他竟然自己親自參與計算並完滿地解決了技術難題。
無論是與具體項目的管理人員對接,或需向、上海世博局的負責人、上海市領導、中央分管領導直至中央領導請示,潘公凱事必躬親,親自彙報溝通,當面及時解決問題,既協調了各方認識的差距,又爭取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理解和支援。潘公凱從容面對著比他的設計團隊更為龐大的方案審查團,耐心地分析、説服,把每一項意見都放在審查者和設計者共同面對的時空條件下,集合雙方的智慧來破解難題。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教授在總結潘公凱善於處理錯綜複雜關係的成功經驗時説道,潘院長耐心和執著的個性,牢牢把握了各種彙報的主動權,及時溝通掌握資訊是他的成功經驗。
最終確定由中央美院主持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離方案公佈日僅兩個多月,在這之前近三年的時間裏,通過國際招標,已積累了大量的設計和創意,如何把世界各國設計家、藝術家的智慧充分發揮好、組合好,這是潘公凱面對的更大難題。潘公凱按照世博的總體要求理清思路,大膽吸收了各方設計的長處,只求效果不問“出生”,這種相容並蓄學術精神為他贏得了效率和掌聲。他很謙虛地説,在上海世博局三年的工作基礎上,兩個月時間我們當然不能什麼都從頭做起,主要做些調整,左面的向右一點,低的提高一些,力求用最小的變化,獲得最佳的效果。這也許就是潘公凱獲得上海世博會“美容師”雅號的來源吧。
四
中央美院之所以能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設計項目中都成功勝出,這與中央美院的專業設置特色也有關係。潘公凱認為,現在中央美院建築學院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學科建設。歐洲的早些時候,美術和建築完全是一碼事,藝術家同時也是建築師,像米開朗其羅是雕塑家,但他不僅做雕塑,教堂也是他做的,只不過大家注意的是他的雕塑。像達·芬奇他們,都會蓋房子,所以歐洲的美術學院分成兩半,一半是學建築,一半是學藝術。上個世紀初,我國早期的美術學院建築和美術也是在一塊的,包括杭州藝專是有建築系的,1953年,國家給高校做院係調整的時候把建築統統歸到工科學校了,以後美術學院裏就沒有建築了。潘公凱説,中央美院在近四五年當中重新把建築學院建立起來,如果説特色,這也算是特色吧。
潘公凱的建築情結是有著很深的人文關懷內涵的。自從教育家梅貽琦發表“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的名言後,“大樓”與“大師”就成為考量一個教育家乃至社會公眾思維時髦命題了,對此,潘公凱説:“我以為,“大師”與“大樓”皆為大學所需,關鍵在於大樓要為甘於奉獻的大師而建,為莘莘學子的前途而建,為一所大學的長遠發展規劃而建。因此,一所勵精圖治的大學必須兼具大師與大樓,方能擁有大學精神的氣度和長遠發展的底氣。”在潘公凱的心中很明確,他對建築的情結源於建築給時代和社會帶來的那種“精神的氣度和長遠發展的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