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段 君:藝術媒體的危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3 15:59:5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從事藝術批評的年輕人,可能每天都會上網瀏覽一下最新的藝術資訊。對當代藝術研究人員來説,快捷地掌握更多資訊是必要的功課。藝術網站的迅捷讓我明顯地感覺到:即便是拿到最新一期剛印出來的雜誌,翻看其展覽資訊欄,也會覺得展覽資訊過時,因為藝術網站早就發上去了。我以為雜誌已經沒有必要再浪費版面設展覽資訊一欄,而是應當設立對展覽的深度評論欄目。

  因為現如今藝術機構或策展人籌辦一個展覽,雖然已不算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但也費工費財不少,事後各方都會希望看到對展覽的真實反響。但目前的情況卻比較慘澹,展覽評論甚至還不如藝術傳媒不夠發達的20世紀80年代。儘管現在每天都有新的展覽開幕,但幾乎很少會有展覽得到學術界公正獨立的評價和專業討論,原因是紙質媒體和藝術網站對展覽評論的鼓勵不夠。其實紙媒和網站完全可以分工合作,網站主要負責最新展覽資訊的動態發佈,紙媒則可側重對展覽的深度評論。

  這裡同樣涉及到資本的問題,資本不僅對藝術,同樣對藝術媒體也會産生危害。藝術雜誌表面上一片繁榮景象,僅北京有刊號和無刊號的藝術刊物就有近20種,當前的競爭已經很激烈,日後會更加慘烈。最關鍵的是:多數刊物的創辦不是出於學術目的,卻打著學術的旗號賺取版面費,因為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尚未崩盤,刊物現在進入還可以搭一趟末班車。資本的投機使得一些媒體急功近利,藝術機構或藝術家買版面作廣告,雜誌得到直接利益後不願意再用版面或倒花稿費作“展覽批評”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藝術刊物主編的工作也變得比以前艱難和複雜很多,他需要協調學術版面與商業版面的比例,甚至必須利用自己的學術資源找藝術家拉廣告,為出資方賺錢。大量新進入的紙質媒體,尤其是無刊號雜誌,即所謂“直投”雜誌,並沒有徹底解決銷售和發行渠道的問題,雜誌印出來之後大量庫存或被隨意分發掉,很多在上面買了版面作廣告的藝術家不知道雜誌究竟流向何方,廣告效益怎樣。

  傳統雜誌還面臨著藝術網站的衝擊,首先是紙質媒體出版週期相對較長的問題。我感受較深的是:有些話題或事件的評論講究時效性,等雜誌出版,話題已冷卻,批評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現在也有些雜誌刻意縮短出版週期,由雙月刊改成月刊,甚至雙週刊、週刊,以保持雜誌的及時干預性,但週期縮短,從業人員工作量急劇增大,雜誌內容不免濫竽充數。雜誌最珍貴的品質是乾淨精緻,經編輯之手,雜誌呈現出適度的學術氣息。

  電子雜誌應運而生,一方面是因為它操作方便,發行週期可任意控制,另一方面它可以緩解網路資訊繁雜以至於讓人無所適從的局面。電子雜誌主要是選擇網上已有內容編輯成冊,在學術約稿方面沒有優勢,最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現有的電子雜誌往往是大雜燴,缺乏學術立場。其實無論雜誌還是網站(包括綜合藝術網站),都應該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傾向性基於學術立場,而不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心理。當前紙質媒體在學術立場方面的建設頗有成效,主要體現在每期專題稿的組織,能顯示出雜誌的傾向性。但最近專題的形式也出現了問題:專題容易撞車,經常幾個雜誌都在討論同樣的話題,話題氾濫使討論變得庸俗。

  意識形態對藝術媒體的影響是自始至終的,但目前學術雜誌面臨的更大危機是:“相對於20世紀80年代而言,藝術的評價權已經不再屬於雜誌,也就是不再屬於批評。資本暫時奪走了藝術的評判權,媒體和批評成為藝術品交易系統中可有可無的角色,原本在同一條船上的批評與雜誌,其緊密關係在資本的干預下也分離了。

  20世紀80年代藝術雜誌和藝術編輯敦促批評家特立獨行地進行批評的傳統在相當程度已經喪失,現今批評家的文字基本上靠道德和良心約束,但在資本的巨大誘惑面前往往不太奏效。此時處於同樣狀態的雜誌應當與批評重新建立聯合戰線,在學術上相互支撐,因為唯一能與資本對抗的就是學術了。儘管大量的雜誌已向資本投降,但不久後必會成為歷史的垃圾,少量有脊梁的雜誌是當代藝術未來的希望。

  人是藝術媒體界最重要的因素。國內現在有很多藝術媒體(不僅網站還有雜誌)都在招人,但經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法招到稱心如意的人,尤其是高品質的編輯。現在國內頂尖的藝術媒體編輯,大多沒有經過傳媒方面的課程訓練,因為媒體經驗是實踐性質的,完全可以在實踐中積累。藝術媒體不同於大眾媒體,它更需要當代藝術的專業知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