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1》 鐘蔚帆 細紋雞翅木、交趾黃檀木 1520×500×2040mm 2020年
2025年3月15日,“爻——鐘蔚帆”展覽在廣州“另一個美術館”1號館舉行,批評家王林擔任展覽策展人。
批評家賈方舟與策展人王林在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試圖構建一個超驗性對話場域,讓雕塑作品以其千年的質材痕跡,不妥協的自在生命,傳遞精神的力量,探索藝術形式與精神追求的深層關聯。在展覽中,“形”通過具體的材質、結構與細節觸發觀眾的感受性,“神”則引導觀眾進入深層思考。
“爻——鐘蔚帆”展覽現場,另一個美術館1號館
展覽構建的開放性感知場域試圖讓觀眾在形與神的交互體驗中,與作品對話,與自己對話。同時,詩句的導入也為觀眾提供多向性的感知路徑,以觸及感知。
《墜落的不死鳥》 鐘蔚帆 紫光檀木 460×290×1980mm 2023年
展覽用“爻”名,出自作者同名詩章。它被定義為一個模型,是藝術家試圖重構一種超驗感受性,營造一種身心共鳴場所的努力,讓在場的觀眾身歷其中,搭建自已的世界,構築屬於內心的超驗圖景。
鐘蔚帆向王璜生講解作品
鐘蔚帆,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著名抽象藝術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活躍在現當代藝術的場景之中,是中國當代文化發展和藝術創作的思考者和參與人。
“爻——鐘蔚帆”展覽現場,另一個美術館1號館
此次展出是藝術家對當代文化紛呈複雜現象的一次介入式發聲,在現代主義和當代主義對立的文化模態中,嘗試提供一個相互嵌入的實踐案例。面對當下的困局,藝術家的實踐是一次重構藝術精神的嘗試,以表達對人性尊嚴和自由靈魂的尊重。
“爻——鐘蔚帆”展覽現場,另一個美術館1號館
展出作品包括雕塑、詩歌、藝術文獻三大類。第一,雕塑。藝術家將從近年創作的近百件雕塑作品中選出40件展出,以集中呈現藝術家對當代文化的思考。並試圖從藝術本體與當代精神相互闡釋的角度,對現代藝術的經典性與當代藝術的去中心化特點的矛盾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玄女1》 鐘蔚帆 細紋雞翅木 220×130×780mm 2021年
第二,詩歌。藝術家近十多年來亦嘗試以樸素的“原語言”為元素,試著重構與經驗世界平衡的一種超驗性實在。這次展覽將首發中篇詩歌《爻》,並與雕塑作品平衡展示。以圖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藝術家在其雕塑作品中呈現的超驗性感受。
《玄女3》 鐘蔚帆 紅豆杉木 620×330×360mm 2021年
第三,藝術文獻。位於“另一個美術館”的2號影像館,與雕塑展同期展出。名為《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的專題回顧展將鐘蔚帆作為研究個案,展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代表性抽象藝術原作。作為此次展覽的組成部份,旨在對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進程作一次系統性的回望。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15日。
《對岸1》 鐘蔚帆 紫光檀木 370×170×1700m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