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宮貴之先生和王清州先生
2025年3月2日下午,“情道合一——王清州、松宮貴之書法作品雙個展”在北京798藝術區王清州藝術空間盛大開幕。本次展覽由798情修藝術空間主辦,著名藝術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擔任策展人,展覽將持續至4月3日。
本次展覽的兩位主角——王清州與松宮貴之,分別來自中國和日本 ,他們在書法領域都成績斐然,卻風格各異。王清州作為當代藝術家中融合中西藝術精髓的代表,以中國傳統藝術為根基,在書法創作中融碑帖之骨與文人畫之境,隸書的典雅與行草的飄逸兼具,秉持“以書載道”理念,將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融入筆墨之中 。而松宮貴之被譽為日本當代書道革新者,他打破書法平面局限,將水墨與空間裝置結合,賦予文字立體生命力,其作品充滿“禪意的現代性表達”,以極簡視覺語言探索存在與虛無的哲學命題。
畫家李小芳女士致辭
郭沫若紀念館原館長郭平英女士致辭
展覽以“情道合一”為主題,寓意深刻。“情”代表著書法創作中的情感表達與文化傳承,“道”則象徵書法藝術的規律、傳統與哲學思想。二者融合,體現了在書法創作與欣賞中情感與哲理的交融,達到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這不僅是對中日書法藝術共通點的凝練,也表達了雙方在文化交流中的友好情誼 。
禦文化發展株式會社社長王永恒先生致辭
張永華先生致辭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浪潮下,書法藝術面臨傳承與創新挑戰,此次展覽意義非凡。王清州與松宮貴之的合作,證明傳統是創新基石,為書法發展提供新思路。同時,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努力,展覽促進了兩國藝術家交流,讓兩國觀眾領略到不同風格的書法藝術魅力。
開幕式現場,眾多藝術界人士、愛好者齊聚,共同見證這一藝術盛會。藝術家王清州與松宮貴之分別致辭,分享創作理念與參展感受。畫家李小芳女士,郭沫若紀念館原館長郭平英女士,禦文化發展株式會社社長王永恒先生,藝術家陳德凡先生、張永華先生等分別致辭,杭州締尹文坊小默,丁磊,張永華,趙文成,劉偉,金美蘭等近百位嘉賓朋友出席開幕式。
此次展覽不僅是王清州與松宮貴之個人藝術成就展示,更是中日書法藝術交流的具體行動,為推動書法藝術發展、促進文化交流做出積極貢獻。
藝術家:東方書脈的雙向溯源
王清州(Qingzhou Wang)
作為以中國傳統藝術為根基,融合中西繪畫精髓並大膽創新的當代藝術家,深諳傳統書法的筆墨精髓,卻以“破格”聞名。他融碑帖之骨、文人畫之境于一體、篆隸的蒼勁與行草的飄逸交織,似山巒起伏,又如江河奔涌。王清州的創作始終秉持“以書載道”的理念,在筆墨的收放間,傳遞對自然與人文的深沉眷戀。
松宮貴之(Takayuki Matsumiya)
被譽為日本當代書道的革新者。他師承古典,卻大膽突破書法的平面局限,將水墨與空間裝置結合,賦予文字以立體生命力。松宮貴之的作品常被解讀為“禪意的現代性表達”,他以極簡的視覺語言,叩問存在與虛無的永恒命題。
兩位藝術家的交匯,恰似古琴與尺八的合奏——松宮貴之的冷峻理性與王清州的熾熱情感,共同譜寫了一曲跨越國界的東方美學樂章。
“情道合一”王清州、松宮貴之書法作品雙個展海報
前 言
漢字,是東方文明的根系,書法,則是這根系中生長出的不朽之花。它以筆墨為媒介,承載著千年的哲思與情致,在點畫之間構築起精神的宇宙。2025年仲春,北京798藝術區迎來一場跨越地域與傳統的對話——“情道合一——王清州與松宮貴之書法雙個展”。這場展覽以“合”為名,以“道”為核,以“情”為紐帶,邀約中國藝術家王清州與日本書道家松宮貴之共啟一場跨越國界的筆墨對話。此次展覽不僅是兩位藝術家個人藝術成就的展示,更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與藝術對話的重要平臺。
“情道合一”東方哲思的藝術演繹
展覽主題“情道合一”既是創作者個人情志與天地大道的交融,亦隱喻中日文化在精神維度上的共鳴。“情”字蘊含著書法的情感表達與文化傳承,展現了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書法不僅是文字的書寫,更是情感的流露和心靈的溝通。而“道”字則代表著書法的藝術規律、文化傳統以及哲學思想,體現了書法藝術的內在精神和深邃內涵。將“情”與“道”相結合,即意味著在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中,情感與道理相互交融,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這一命名不僅突出了中日書法藝術的共同特點,也表達了雙方在文化交流中的友好情誼。通過此次展覽,中日兩國的書法家以書會友,共同探討書法的藝術魅力,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因此,“情道合一”既體現了書法藝術的精髓,也寓意著中日友好關係的進一步深化。
文化意義:書寫未來的文明對話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的浪潮中,書法這一古老藝術正面臨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挑戰。王清州松宮貴之的合作,恰為這一問題提供了啟示:傳統並非枷鎖,而是創新的基石。此次展覽亦是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盛事。當王清州的筆鋒與松宮貴之的墨跡在展廳中相遇,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兩位藝術家的個體表達,更是東方文明在當代世界的共鳴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