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即將開幕

“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即將開幕

時間: 2025-04-02 15:01:17 | 來源: 
快訊 >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25.4.3-2025.6.2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27號)

指導單位: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

支援單位: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

主    辦: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和旅遊局

承    辦: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協    辦:上海有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意展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總策劃:殷福、曾玉蘭

學術主持:盛葳

策展人:王聖文、顧佳君

執行策展:李藝、金小舟

中國參展藝術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陳海燕、方力鈞、江超、孔國橋、李菲、潘黎、隋建國、桑茂林、蘇新平、沙永匯、譚平、王華祥、王嘉逸、王劼音、張敏傑

義大利參展藝術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Andrea Granchi (安德列·格朗齊),Andrea Lelario(安德列·萊拉裏奧),Anna Maria Congiu(安娜·瑪利亞·孔朱),Edo Janich(艾多·雅尼奇),Elisa Ottaviani(艾麗莎·奧塔維亞尼),Fatih Mika(法蒂赫·米卡),Franco Marrocco(弗蘭科·馬洛克),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諾·法內利),Marina Bindella(瑪麗娜·賓德拉),Mario Tomasello(馬利奧·托馬塞洛),Patrizio Di Sciullo(帕特裏齊奧·迪·修羅),Paolo Fraternali(保羅·弗拉泰爾納裏),Paolo Laudisa(保羅·勞迪薩),Roberto Piloni(羅伯托·畢羅尼),Silvia Montanelli(西爾維婭·蒙塔內利)

 

Andrea Granchi安德列·格朗齊 Paesaggio italiano 義大利風光

“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將於2025年4月3日至6月2日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展出。今年是中意建交55週年,兩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本次展覽以版畫為媒介,將呈現15位中國和15位義大利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近百件具有代表性的版畫、綜合材料和新媒體藝術作品,展現兩個文明古國在當代鮮活的文化創造力和生命力。

版畫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藝術,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造紙術與藝術結合起來,造就了早期現代版畫,譬如最早標注年代的版畫——在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卷首畫《祗樹給孤獨園》(唐鹹通九年/868年)。印刷圖像開始爆發性增長的現象出現在明代中晚期,巧合的是,正值文藝復興盛期的歐洲也同樣如此。但或許這也並非巧合,因為,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當時的社會經濟都在快速增長,大眾對圖像消費的需求也在迅速攀升。

Andrea Lelario安德列·萊拉裏奧 Ai bordi del castello dei Savelli位於薩維利城堡的邊緣

在新的大航海時代,版畫這種可複製、便於運輸的輕盈藝術的跨地域傳播,極大地促進了早期全球化圖像的誕生。譬如,耶穌會士傑羅姆·納達爾編撰的《福音故事圖集》(1593),圖像多來源於義大利和荷蘭流行的作品。利瑪竇、羅儒望、艾儒略、湯若望等來華耶穌會士將這本圖集帶到中國,使用木刻技術進行翻刻和進一步的本土化改造。反過來,耶穌會士基舍爾所著《中國圖説》(1667)中用銅版技術複製的中國圖像也在歐洲廣為傳播。

陳海燕 夢2017年8月27日,金魚,120x80cm,黑白木刻,陳海燕2018年創作

隨著19世紀以後藝術的現代轉型、圖像複製技術和傳播媒介的進化,版畫不再承擔滿足大眾日常圖像消費的功能,而逐漸轉變為強調藝術家的原創性。限量印製的“藝術家版畫”被提升至純藝術地位——正是因此,我們今天才能在美術館高雅地觀瞻它們。藝術家的個性表達,加上版畫的輝煌傳統,使當代版畫既充分展現了個人的天才,又恰如其分地折射出本民族的精神,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孔國橋《理想國之二》銅版腐蝕77X112cm 2017年

參與本次展覽的藝術家中既有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也有活力四射的青年才俊。這些作品不僅讓我們看到中國和義大利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積澱,同時還有當代藝術家對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充滿創意的藝術表達。而在上海虹口——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的發源地舉辦此次展覽,既是對當代藝術本地化的積極探索,也展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視野。中意兩國藝術家在此相聚,以藝術為媒,以創作為聲,共同續寫了兩國文化交融的嶄新篇章,更展現了當代中國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海納百川的文化氣象與蓬勃活力。

沙永匯 城市樂章2013年套色木刻117x77cm

王嘉逸 有裝裱 無處之境 69.5X56.5cm  石版畫

 


“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