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文化尋根:《大美春雷·海派藝脈的承與變》展覽在上海蘇寧藝術館成功啟幕

文化尋根:《大美春雷·海派藝脈的承與變》展覽在上海蘇寧藝術館成功啟幕

時間: 2025-03-31 21:41:01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3月28日下午,在海派經典樂曲《夜來香》的弦樂五重奏音樂旋律中,由上海絳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滬賢禮(上海)文化科技中心共同舉辦的海派藝術主題特覽《大美春雷·海派藝脈的承與變》開幕式在上海蘇寧藝術館成功舉行,同時,蘇寧藝術館主展《博古觀今,盛世丹青》書畫古器展在同日迎來啟幕,共同譜寫下“丹青溯脈,海派傳薪“的一段文化盛事。

上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原黨委書記、社長賈樹枚,上海市文廣影視局原黨委副書記劉建;上海市閔行區文聯主席陳志強;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常務副主席楊林川;江蘇省旗袍會創會會長戴中禮;著名書法家、上海大無限藝術學校校長吳寒松;資深媒體人、獨立藝術評論家朱長元;著名職業藝術家、美國世界藝術中心當代藝術研究院院長朱者赤等文化藝術界、媒體界重要嘉賓出席了開幕活動,共同見證了展覽的啟幕。

上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賈樹枚致辭,解讀新時代海派藝術的文化擔當

上海市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陳志強致辭

雷震,一位深受法國印象派影響的上海油畫家,在中西方文化精神融合沉澱之下,他的創作立足於生活與歷史、現代與傳統的重構,作品往往呈現出情感色彩豐鬱的‘懷舊式寫生’風貌,數十年來,用印象與寫實交織的油彩筆觸為上海這座城市作下無數生動的時光畫片。

上海油畫藝術家雷震致辭

本次參展的海派非遺項目,以海派漆藝、金玉鑲嵌、絨繡、金陵瓷刻四類為主,展出了上海漆藝博物館海派漆藝非遺傳承人王師軍、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首飾製作技藝(金玉鑲嵌)第五代傳承人鄭連博、徐匯區非遺絨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文奎、金陵瓷刻傳承人楊林川等工藝美術大師共約50件優秀作品。謹借由上藝術家雷震筆下充滿詩性的城市記憶敘事,聯結與啟示海派非遺代表性工藝藝術的傳承與變革。

上海漆藝博物館館長、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漆器製作技藝傳承人、上海工藝美術大師王師軍分享“海派漆藝的技藝革新”

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副主席、南京中山藝術學校校長、CAA中國瓷刻油畫研究院院長楊林川致辭

展覽主辦方兼策展方上海絳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古絳非遺主理人饒玉婷致辭分享“海派非遺的創造性啟示”

展覽主辦方兼策展方滬賢禮(上海)文化科技中心朱衛東董事長致辭分享“時光詩學與海派精神”

蘇寧藝術館輪值代理館長張磊致辭祝賀,介紹蘇寧藝術館建館歷程與全新主展內容《博古觀今,盛世丹青》

文化資源與非遺結合,推出系列非遺教育美育課堂,為傳統文化藝術弘揚與傳承鑄就新的篇章。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終生教育管理辦公室吳琰主任出席開幕式,為蘇寧藝術館“非遺傳承校外研學點”進行了揭牌。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終生教育管理辦公室吳琰主任為蘇寧藝術館授牌“非遺傳承校外研學點”

在近現代中國駛向世界文明海域的航跡裏,海派文化是激蕩交變中的第一朵浪花。海派,既是江南文化煙雨浸潤和現代文明鋼鐵澆築出的上海城市氣象和品格,亦是攜帶著中國本土文化深沉內涵的國際化獨一性表達。幾百年間,海派文化始終以“破界共生”的姿態,鑄就了融貫中西、雅俗、古今的獨特文化生態位格,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範式,匠器百工,再到繪畫、文學諸般形上藝術,自下而上地生發為一種正向追求的現代性文化精神。

“展覽意不在於呈現一場懷舊的巡禮,而是企望其成為一個重釋當代“海派”文化精神的試驗場,啟思當下堅固的傳統如何在創造中永存。”策展團隊對媒體説道。

 

 


文化尋根:《大美春雷·海派藝脈的承與變》展覽在上海蘇寧藝術館成功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