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戴瑩作品與行為表演亮相香港Art Central藝博會

戴瑩作品與行為表演亮相香港Art Central藝博會

時間: 2025-03-30 20:51:28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展覽現場

近日,來自Yiwei Gallery畫廊(洛杉磯)的藝術家戴瑩此次受香港Art Central藝術博覽會邀請參加“異體雕塑與裝置藝術項目”,欣然呈現她的代表性新作《神廟2》。

該裝置以紅色宣紙為主要媒介,敘事的內核脫胎于女性子宮的有機形態與神聖性。頗具動感的紅色暈染多疊層肌理,恰如原始胎動的波紋,而宣紙的脆弱性又和頂部不銹鋼通道的冷峻骨架構成精妙的二元張力。當水滴從這一如淬冰匕首般的甬道處墜落時,無言的生命初啼在悄然間震顫。藝術家將網狀布料纏裹成紅色雲絮,這些被重新賦形的纖維,既呈現母體組織的包裹性溫度,又如實袒露孕育生命時不可避免的創傷與刺痛。矛盾的視覺修辭貫穿這件作品構成的場域——神聖與神秘、孕育與規訓、私密性與公共性,戴瑩建構這樣一個廟宇形態的器官劇場,來蕩滌個體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行為作品《紅》表演現場

行為作品《紅》表演現場

在3月25日VIP首日的下午,藝術家戴瑩在此進行名為《紅》的行為表演:她以紅色綢緞和紗布蒙蔽眼睛和嘴巴,如胚胎般蜷縮于神廟的中央,不斷的從神廟入口爬出和進入,又摸索著圍繞神廟行走或爬行一圈,通過肉身與宣紙的摩挲與觸碰,呈現一場有關生命與成長的溯源。進一步説,她旨在感官受限的情形下,堅持還原到生命被孕育之初的狀態,同時有力不屈的表現生命在成長時的掙扎與不易。而值得注意的是,該裝置限定了單人單次進入的沉浸機制,讓參與者在這樣的猩紅洞穴中,不僅被包裹感療愈,並試圖重掌生命敘事的闡釋權。

此次呈現的還有戴瑩的三件雕塑新作,該系列以冷冽的鋼筋與柔軟織物的碰撞,構建出流動不居的後現代生活中的極簡圖景。當混凝土碎塊裹著滲血紗布的殘肢意象,尖銳的金屬暴烈地刺破布帛,在剛柔之間,藝術家為不同生命群體的發聲在幽微處隱隱作響。戴瑩將拆遷現場拾得的廢棄建材轉化為符號,又讓棉花在擠壓狀態下的褶皺肌理暗喻戰火中的破碎軀體,而扭曲鋼筋的書法式線條則在廢墟呈現倔強的韻律,如同風中殘荷以破碎之姿書寫的某種宣言。這組雕塑既是有關私人創傷的檔案,又是時代遷徙中的最小寓言,在殘酷與詩意中共存,完成對人之尊嚴的不斷詰問。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戴瑩此次的繪畫新作,在延續過往創作脈絡的同時,實現了視覺語言與精神內核的雙重演變。相較于她早期通過圓形、弦線等抽象的形態探索宇宙的能量流動,其新作更將女性主義視角注入神秘主義傳統,重構屬於女性的靈性譜係。換言之,藝術家將她對宇宙和生命的抽象表達,轉向更具符號化、敘事性的探索。戴瑩將女性器官抽象為流動的有機形態,延展出充滿張力的曲線來為承載生命起源的容器賦形。而這種形態又與水滴的意象形成互文:水滴自上而下滲透、流淌,既是生命誕生的液態隱喻,又暗合女性身體與自然節律的深層關聯。當水滴浸潤神秘圖騰,血色的肌理緩緩裹在晶體週遭,戴瑩的繪畫在微觀的生命圖景與宏觀宇宙秩序間架起橋梁,暗示身體本就是聯通物質與靈性的神聖之所。

女神1 Goddess1

女神3 Goddess3

女神6 Goddess6

綜上,本次藝術家帶來的諸件作品交織在一起,共同呼應她在最新的創作路徑裏的核心旨意:將生育、創傷、蛻變等女性經驗昇華為普世性的宣言,並重新確立個體身體那充滿感知的啟示性力量。

藝術家戴瑩



戴瑩作品與行為表演亮相香港Art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