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至6月30日,GIO絲路華興藝術中心呈現”元:地水火風的共生劇場“,此次展覽共邀請14位藝術家,以“元素與轉化”為題,探索這些元素如何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中交織,如何體現出無常與無我等哲思。該展覽將通過四大元素的象徵與象徵背後的哲學思想,探索自然界的四大元素在當代藝術中的呈現方式。展覽不僅關注這些元素在物質層面的表現,還探討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意識、情感與存在。通過跨媒介的藝術形式,展覽將邀請觀眾在體驗感官的同時,反思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展覽由GIO華興控股集團、GIO絲路華興藝術中心以及國際書象學社聯合主辦,“元:地水火風的共生劇場”大展于3月16日大地春暖萬物復蘇之時向觀眾拉開帷幕,開幕活動在藝術中心圓滿舉辦。開幕活動在GIO絲路華興藝術中心圓滿舉辦。
開幕現場
開幕式由藝術中心運營合夥人涂芷萱主持開場
首先出場致辭的是GIO絲路華興藝術中心合夥人兼館長,以及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魏紅簫女士致辭。
藝術中心合夥人兼館長、策展人魏紅簫致辭
她歡迎到場賓客並介紹展覽的主題與策展目標,“通過元素的呈現,展示“無常”和“無我”的理念。每個元素的轉化和無常性反映出世間一切事物的變化與消逝。展覽亦將強調這些元素在跨學科文化中的共鳴,促進觀眾反思人類如何與自然和內在的能量互動,從而達到自我認識和內心的平靜。元素在不斷變化中保持動態平衡。這種世界觀要求人們暫時跳出主觀中心,從而獲得一種宇宙視角,看到整個世界,旨在為我們對自然及其無形能量的運作提供新的見解。當古老元素被數字化解構時,人類如何重新感知自身的’物質性‘與’精神性‘”
接下來,由中國現代書法學會副會長、國際書象學社校長、藝術家魏立剛先生致辭,他説道此次展覽以元素為題,進行了藝術家陣容的搭建,藝術作品的精心挑選。此外,還説道在今天全球的科技浪潮下,藝術家在面對宇宙真的中心方面飛奔的時候,需要藝術家有一個強有力的內核及遠望。藝術家如何能在人類進程中能夠不弱于科學家,不落于哲學家思想是值得時時思考的。
魏立剛致辭
隨後,由心靈哲學家柴中建致辭,他談起自己研究心靈哲學的緣起並説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人類特別重要的轉折時期了,一個真正的人類的軸心時代。而在這個中心時代,人類的藝術是人類文化最新的探索者。今天這個展覽用了‘元’,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空是一切存在的真正本源,四大元素是顯現的要素,就像我們説中國文化‘在地成形,在天成象’,像是空,是無形的。”
柴中建致辭
主持人緊接著請上參展藝術家于立向觀眾談感想並談到“在宇宙的節點的時候,能有這個展覽非常重要。這個展覽闡述了藝術之外的不同領域,非常有高度。我以前認為藝術家是從哲學中來,從古人來,而真正的藝術家一定是從宇宙中來,藝術家應該是把自己放置在一個。”
參展藝術家于立
到場嘉賓與部分參展藝術家合影留念
開幕式發言後,由策展人及到場藝術家帶領觀眾前往展廳進行導覽,邀請大家步入地、水、火、風的四大劇場。
參展藝術家張子康導覽
參展藝術家許仲敏導覽
參展藝術家房超導覽
參展藝術家笪秋焱Dada導覽
參展藝術家陳新宇導覽
參展藝術家于立導覽
參展藝術家武鵬導覽
參展藝術家莊衛美導覽
參展藝術家黃華兆導覽
藝術家對談
展覽開幕藝術對談隨後在藝術中心三樓會堂開展。由策展人對話到場的9位參展藝術家藝術家,分別從元素符號作為創作語言、去人類中心主義實踐、未來願景的啟發等議題展開討論——如「地水火風」作為跨越文化與時代的原型符號,如何在個體的作品中解構並重構某一元素的象徵性;通過與創作元素的對話,自身可從中獲取何種能量;四元素在不斷變化中保持動態平衡,展覽意在讓觀眾暫時跳出主觀中心,從而獲得一種宇宙視角,看到整個世界,對自然及其無形能量的運作提供新的見解,如何看待“跳出人類中心視角,獲得全息宇宙觀“等。
隨後現場台下觀眾也紛紛踴躍發言表達對展覽主題的感受並與臺上嘉賓共同分享交流。
《火之章》由笪秋焱Dada有聲視頻與許仲敏的動態裝置對話為開篇
《火之章》接著由房超的山火系列作品徐徐展開圖卷
王曉蓉則用火焰將宣紙和布燒出時間的維度,與對面房超的作品形成對話
緊接著觀眾步入《風之章》,張子康的巨幅繪畫映入眼簾
張強+WEILia藝術家組合的行為靜態攝影將風的形狀具象化
陳新宇將腦宇圖視覺化注入風之元素
《水之章》由卜經緯、于立、武鵬、戴光鬱四位藝術家呈現
于立的炁墨裂變技法締造了一種墨的新生樣態
戴光鬱的行為靜態攝影記錄了墨水在冰水交融時的痕跡
武鵬用線與線之間的波動漣漪記錄進入禪定時的心流態
卜經緯的行為繪畫如時間指針定格依次排開
《地之章》與水單元被建築的天井隔開,空中遙相呼應
莊衛美的架上作品與雕塑自稱體系,靈感來自樹木生長和建築空間結構
黃華兆的蒼山系列也呼應了大地夯實堅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