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將舉辦泰祥洲個展“金石緣” (Affirmation of Stone and Metal),展覽將圍繞青銅器與玉器這一主題展開,以泰祥洲的水墨繪畫作品呈現其對古代器物的深度研究和藝術表達。
本次展覽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普瑞茲克亞洲藝術主席、策展人汪濤策劃,將展出泰祥洲的六幅新作,其中包括三幅以青銅器為主題的《大道吉金圖》系列、《璇璣——紅虹藏良渚玉器圖》,以及圍繞青銅禮器與象徵性器物創作的《鼎彝圖》和《食人虎卣圖》。這些作品結合泰祥洲對考古學、歷史文獻和藝術史的研究成果,在水墨繪畫中呈現古代器物的視覺美學、文化象徵與歷史意義。策展人汪濤在策展工作中,始終關注中國古代藝術的國際傳播與當代解讀,將繪畫作品與藏品的並置展示,讓觀者能夠在真實器物與當代繪畫之間感受跨時空的文化聯繫。
從“天象”到“金石緣”:泰祥洲的藝術演進
泰祥洲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合作已持續多年。2015年,該館亞洲藝術部購藏了他的作品《天象2014.1》,成為博物館自成立140年來首次收藏的在世亞洲藝術家的作品。這一作品後被收錄于《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館藏繪畫精品集》,由館長詹姆斯·容度(James Rondeau)撰寫,耶魯大學出版。
2021年,他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天道幽明”展覽,該展覽圍繞宇宙學與天文學展開,以水墨畫表現人類如何通過視覺經驗理解現實與幻象之間的關係。在展覽期間,他與汪濤、藝術史學者巫鴻(Wu Hung)及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專家展開對談,討論了青銅文化在當代藝術中的意義。
在對談中,泰祥洲提到:“青銅器不僅僅是文物,它們承載著信仰、儀式和社會秩序。它們曾經是權力的象徵,亦是人與天地溝通的媒介。如何讓這些遠古的器物重新進入當代文化,並且在視覺上建立新的紀念碑性,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巫鴻則指出,泰祥洲的創作在承襲中國傳統藝術的同時,為博物館空間賦予新的時間感,使青銅器的形象超越文物的歷史性,進入藝術的當代性討論。
研究與思辨:泰祥洲的藝術實踐
泰祥洲的藝術作品不僅是繪畫創作,更是一種文化研究。他的研究範圍橫跨考古學、藝術史、古代文獻與書法,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出獨特的藝術體系。其博士論文《仰觀垂象》深入探討中國早期山水畫的宇宙觀,並以天象學與制器理論建立了繪畫、觀念與儀式之間的聯繫。他在論文中提出,“制器尚象”這一觀念不僅主導了青銅器與玉器的造型和功能,更深刻影響了中國繪畫的結構方式。
泰祥洲長期研究青銅器銘文與圖像系統的演變,探討這些器物如何作為權力、宗教、禮制與宇宙觀的媒介,並通過水墨繪畫賦予其新的當代意義。他的代表性研究包括《從小臣茲卣的繪製試觀青銅器圖像與觀念之演變》,該論文分析了青銅器紋飾的發展脈絡,還探討了其符號系統如何影響中國古代思想體系。
藝術如何承載千年文明
泰祥洲在其創作中始終在思考,在當代,藝術如何承載千年文明?並將其作品作為一種文化考古的實驗,對這些器物文化意義進行再詮釋。他在《璇璣——紅虹藏良渚玉器圖》中,以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玉器在琢磨之初的微妙神性,使繪畫成為玉器精神的延續。青銅器作品則使饕餮紋、銘文等符號煥發出新的視覺力量。古代器物不再只是博物館裏的靜態藏品,更是可以在當代文化語境下被重新理解的藝術表達。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金石緣 Affirmation of Stone and Metal
藝術家:泰祥洲
策展人:汪濤(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普瑞茲克亞洲藝術主席)、吳承姬 Seung Hee Oh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助理策展人)
展覽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開幕時間:2025年3月7日
展覽週期:2025年3月4日-6月16日
展出作品(長圖請向右橫置手機觀看)
大道吉金圖之一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青銅器
紙本水墨 60×600cm 泰祥洲 2024年作
大道吉金圖之二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青銅器
紙本水墨 60×680cm 泰祥洲 2024年作
大道吉金圖之三 弗瑞爾博物館藏青銅器
紙本水墨 60×710cm 泰祥洲 2024年作
璇璣——紅虹藏良渚玉器圖 紙本水墨
畫心:46×193cm 迎首:34×98cm 全卷:52×800cm
泰祥洲 2024年作
落款:癸卯夏至祥洲 鈐印:祥洲
跋文:璇璣
紅虹先生所藏良渚古玉可稱天下神品,足以養神。甲辰五月既望夏至吉日祥洲。
玉為石之美者,以天然之觀賞屬性,成為華夏文明之審美及信仰,媒介當其從礦石中脫穎而出,成為可以琢而成器之承載觀念之神物。玉石被大量製成玉器,開啟與權力同行受觀念指引的旅程。良渚文明實證出中華五千年文化史,其遺址出土大量磨光玉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代表。此件玉器為良渚文化最為典型之複合式神人獸面紋圖像,神人一面有獠牙佩戴的羽冠,其羽冠是良渚先民宗教信仰,以及天地宇宙觀等意識,形然之表徵可以看作其社會等級觀下遽統一思想之符號,表達羽冠最基本形式為放射狀線刻羽毛冠飾。正中心頂部有尖莊突起,寬大帽檐向四週展開整體造型呈倒梯形器物,與圖式均在此基礎上做細微之演變。良渚人崇鳥,各種禽鳥均成為良渚先民表達敬天敬神之象徵,意味取象元素,糅合鳥與獸各自特徵的良渚鳥紋羽冠畫像符號背後所對應者乃整個良渚社會之權力中心,畫像體現出巫神崇拜信仰深入人心。將神秘力量轉化為少數人特有的權力在社會中形成強調階層差異之等級觀念,並以此凝聚和管理整個良渚社會。甲辰五月既望夏至吉日祥洲記。
鼎彝圖 紙本水墨 148.2×81.2cm 2023年
落款:癸卯夏至祥洲 鈐印:祥洲
跋文:古之聖人,內之為尊,外之為樂,少之為貴,多之為美。是故先生之制禮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稱也。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管仲鏤簋朱纮,山節藻棁,君子以為濫矣。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禮也,不可不慎也;眾之紀也,紀散而眾亂。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矣。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不樂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薦不美多品。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戶者。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君子之於禮也,癸卯夏至祥洲。
食人虎卣圖 紙本水墨 121×135cm 2023年
落款:祥洲 鈐印:祥洲
跋文:禮器是故大備。大備,盛德也。禮釋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禮也者,合於天時,設于地財,順于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也。居山以魚鱉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故必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大經,禮之大倫。以地廣狹,禮之薄厚,與年之上下。是故年雖大殺,眾不匡懼。則上之制禮也節矣。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紂,時也。《詩》雲:「匪革其猶,聿追來孝。」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體也。喪祭之用,賓客之交,義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餘,此之謂稱也。諸侯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家不寶龜,不藏圭,不臺門,言有稱也。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為貴也。有以少為貴者:天子無介;祭天特牲;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諸侯相朝,灌用鬱鬯,無籩豆之薦;大夫聘禮以脯醢;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單席。諸侯視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為貴也。有以大為貴者:宮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槨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為貴也。有以小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産之致也精微,觀天子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之聖人,內之為尊,外之為樂,少之為貴,多之為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