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藝術之都——第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在巴黎大皇宮開幕

“藝術之都——第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在巴黎大皇宮開幕

時間: 2025-02-21 09:04:15 | 來源: 藝術中國

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展覽現場

2025年2月18日,“藝術之都——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在巴黎盛大開幕。本次展覽薈聚了26位中國傑出藝術家,在大皇宮的鋼鐵穹頂下,一場多維度的中法文化對話拉開帷幕。

法國藝術家沙龍創立於1667年,是歐洲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官方展覽機構之一。自1737年起,沙龍固定在盧浮宮舉辦,成為歐洲藝術界最重要的年度盛事。它不僅奠定了現代藝術展覽的基本模式,還為藝術家提供了展示才華和獲得認可的重要平臺。沙龍在推動藝術評論專業化、促進藝術品交易市場形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中國藝術家邀請展的舉辦,既是法國藝術家沙龍國際化視野的體現,也是中法兩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

展覽開幕式于2月18日下午3點舉行,吸引了眾多中法文化藝術界重要人士出席。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楊新育,法國藝術家沙龍主席布魯諾·馬德萊那,泰勒基金會主席讓-弗朗索瓦·拉赫,法國文化通訊部部長代表、巴黎七區第一副區長若曦亞娜·高德,巴黎塞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策展人馬埃爾·貝雷克,巴黎2024奧運會設計總監約阿希姆·朗辛、法美文化協會主席蓋·布洛赫·尚福,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院士艾維·迪洛薩、讓·安哥拉、布裏吉特爾茲耶夫,通訊院士莉迪亞·哈蘭布爾、高力昂、吉·博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尚輝以及參展藝術家代表王盈、李磊、北邦、劉振江、孔萬修、嚴智龍、直林、張寅等與眾多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楊新育觀看作品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楊新育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她指出,巴黎作為世界藝術之都,長期以來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藝術家參與此類多邊文化藝術活動,不僅有助於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為中法兩國在文化領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契機。對於本次展覽設置的“藝術之都”歷史上首個人工智慧數字藝術展區,楊新育代表表示,這一展區不僅吸引了年輕觀眾的關注,也為中法兩國在科技與藝術交叉領域的合作探索提供了重要平臺,具有深遠的示範意義。

現場嘉賓合影

法國藝術家沙龍主席布魯諾·馬德萊納對於“中國藝術家邀請展”項目的策劃和實施給予了大力支援,他表示:“本次展覽展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廣度與深度。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創新精神,為法國乃至歐洲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藝術的絕佳機會。”“藝術之都”聯合創始人、泰勒基金會主席讓-弗朗索瓦·拉赫表示:“藝術的魅力在於跨越文化的界限。這次展覽不僅讓法國觀眾感受到東方藝術的獨特韻味,也促進了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對話。”法美文化協會主席蓋·布洛赫·尚福評價到:“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充滿了哲思與創造力,他們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巧妙融合,展現了全球藝術浪潮下的獨特表達。文化的多元性交流有助於推動全球藝術的共同發展,為藝術家提供靈感碰撞的機會,拓寬他們的創作視野。”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薈聚了一批具有深厚文化積澱和創新精神的中國藝術家,包括林容生、王輔民、郭子良、蔡小松、王盈、李磊、王敏傑、葉宇軒、嚴智龍、趙培智、鄧柯、張卉、王瑛、康雷、陳散吟、張蒙、孔萬修、劉宏曄、北邦、韋萬里、劉振江、劉錚、直林、張寅、李玖、王丹楊。展覽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數字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策展人張弦弛表示:“本次展覽所邀請的藝術家們都在藝術歷史和理論上擁有各自的學識和見地。在中國傳統文脈與全球當代語境的對話中,他們的藝術經驗與生命體悟所滋養出的創作形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相容並蓄的嶄新面貌。展覽以‘生命的喜悅’這一人類最具穿透力的情感密碼為主題,這樣的“喜悅”不僅僅是感官上的愉悅,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契約,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時代課題或人生困惑,都能從藝術中找到力量與希望。”

展覽現場

ChinaExpo創始人張井是“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及展覽數字藝術展區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他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在文化多樣性保護與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備受矚目。中國作為全球AI技術的重要推動者,在此次展覽中展示了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最新成果,引發了眾多法國青少年觀眾的興趣和關注。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也為中法兩國在藝術、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覽現場

海派藝術館館長、參展藝術家李磊談到:“這次中國藝術家作為一個板塊參加“沙龍”呈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多樣性和前沿性,作品中既有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有對人工智慧應用的探索,可以説是以精微處見廣大。法國觀眾參觀“沙龍”的熱情超乎我的想像。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十點,大皇宮內觀眾都是人頭攢動,來參觀中國展區的觀眾更是絡繹不絕。用好既有的法國傳統文化平臺對推廣中國當代藝術、講好中國故事非常有效。”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尚輝在現場觀展後評價到:今年第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在大皇宮修繕後重新開放,盛況空前,一票難求。整體來講,法國藝術家沙龍、獨立沙龍等單元均展示了當下國際藝術發展的潮流,如數字藝術和多媒介藝術等。此次“中國藝術家邀請展”位於大皇宮入口的重要位置,顯示出法國藝術家沙龍對展覽的高度重視。這是中國藝術家首次以整體面貌亮相,呈現了當代中國美術的基本樣態。展覽中水墨藝術和油畫作品吸引了眾多觀眾,數字和新媒體藝術更是引起了法國藝術界的高度關注。蔡小松的巨幅水墨作品《鯤》和王敏傑帶有抽象色彩的小幅水墨作品引人注目。趙培智、嚴智龍、李磊等藝術家在油畫材料方面的現當代探索也備受矚目。此外,王盈的傳統水墨作品展示了中國畫以花鳥象徵人格的表現方式,讓觀眾理解了中國畫從傳統到現當代的發展脈絡。總體而言,此次法國藝術家沙龍展中國藝術家邀請展陣容強大,體現了當代中國畫、油畫、雕塑及多媒介等多種藝術形式的探索與創新。

蔡小松水墨作品《鯤》

據統計,2025年“藝術之都”展覽開幕當日共計14000余人進場觀展,創造了大皇宮歷史上單日觀展人數最高紀錄。“第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將延續至2月22日,在“藝術之都”展覽期間持續向觀眾開放。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之都——第235屆法國藝術家沙龍中國藝術家邀請展”在巴黎大皇宮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