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首個“非遺春節”,中華藝術宮裏的濃濃藝術年味

首個“非遺春節”,中華藝術宮裏的濃濃藝術年味

時間: 2025-02-06 09:34:08 | 來源: 藝術中國

“福祿雙全·祥蛇迎春”互動打卡地貼

藝術巨擘吳昌碩的詩書畫印,星雲大師的禪意書法,現代海派雕塑,豐富的講座和藝術體驗……蛇年新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與公共教育活動,讓首個“非遺春節”在美術館更具濃濃年味。大年初一至初五,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總共接待遊客58875人10場展覽、20余場公教活動,構建起傳統文脈與現代審美的對話空間,為申城新春注入獨特的文化年味。

新春共賞“海上明月”,邊看邊“講”走近吳昌碩

作為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的重磅展覽,“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週年藝術大展”在這個新春佳節引發新一波觀展熱潮。許多觀眾特意趕在春節期間專程從外地來滬看展,一睹缶翁的傳奇生涯與藝術成就。近180件精品力作匯聚于逾1500平米展示面積中,更首度聚焦吳昌碩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的輝煌15年,觀眾紛紛讚嘆“這個春節在這裡感受到獨特的視角和珍稀的展品”“簡直大飽眼福,驚艷至極”“展覽內容太全面了”“對於愛好書法篆刻和中國畫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週年藝術大展”導賞

除了重磅展品,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還在新春期間圍繞此次大展推出了一系列公教活動,多維度為市民遊客加深看展體驗。每日一場的常態化導賞帶領觀眾走進吳昌碩的藝術世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觀眾們從吳昌碩的筆墨中領略到海派藝術的獨特魅力;名家講座“海上明月——談一代宗師吳昌碩”,由吳昌碩曾孫吳越先生主講,通過分享祖父輩口中的點滴回憶,深情講述了吳昌碩的藝術人生;華師大副教授汪滌的專題講座“吳昌碩與海上畫派的鼎盛時代”則細緻解讀吳昌碩的藝術成就,及其對海上畫派産生的深遠影響,幫助觀眾梳理出海上畫派的發展脈絡。

名家講座·海上明月——談一代宗師吳昌碩(主講人:吳越)

名家講座·吳昌碩與海上畫派的鼎盛時代(主講人:汪滌)

值得一提的是,靈感取自“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週年藝術大展”的巨幅火紅葫蘆地貼成為今年新春熱門打卡點。本次葫蘆地貼精心鐫刻66個造型各異“福”字,且將缶翁畫中的吉祥元素如“梅、柿、竹、水仙”等巧妙融入,還有趣味地貼打卡活動“福祿雙全·祥蛇迎春”,觀眾們尋找祥瑞元素併合影留念,寄託一整年的美好祝福。

非遺春節年味濃,多彩藝術體驗再升級

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通過推出一系列非遺活動,將傳統技藝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藝術體驗,場館內洋溢著濃濃年味。

農曆新年首日,“瑞蛇送福”迎新書法名家送福活動熱鬧開場。九位滬上書法名家齊聚一堂,現場揮毫潑墨,一幅幅飽含祝福的春聯和“福”字在他們筆下誕生,為觀眾送上最真摯的新春祝福。

“一筆字”撕紙畫藝術體驗活動

“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的配套系列活動中,既有拓印活動讓觀眾得以親手體驗這一傳統非遺技藝,在與宣紙和墨汁的接觸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底蘊,更有圍繞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策劃推出的“一筆字”撕紙畫藝術體驗活動,結合非遺撕紙畫藝術的創意形式,為觀眾打開了一扇全新的藝術之門。

“畫蛇添福”跟著吳昌碩爺爺話年味

此外,“畫蛇添福”活動專為孩子們設計,邀請參與者通過趣味互動的方式,充分發揮想像力,學習吳昌碩的筆觸,描繪出自己心中的新年;“浪潮的塑造”彩泥體驗活動裏,觀眾們化身泥塑藝術家,用彩泥塑造出各種形狀的雕塑作品,展現了藝術的多元魅力;“東旺的課堂”兒童體驗活動在大年初四歡樂開啟,小朋友們以忻東旺靜物作品為靈感,用油畫棒創作出了一幅幅充滿童趣的新年瓜果作品。

從大年初一至初三,持續三天的民俗體驗活動還特別邀請沈大成的點心師傅親臨現場,指導參與者一同包湯圓、包餃子、製作八寶飯,讓參與者在傳統手作中感受闔家團圓的溫暖,也愈發沉浸式體驗傳統佳節的文化內涵。

新春用藝術解碼文化基因,在美育講堂點亮思想火花

從傳統書法的墨香四溢,到繪畫創作的創意無限,再到藝術講座的深度剖析,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以跨界融合創新美育模式,構建起從專業深耕到大眾普及的完整體系。

“浪潮的塑造”海派雕塑對談活動

新春佳節,每天都有精彩講座在場館內開講。大年初一,“浪潮的塑造”海派雕塑對談在0米中廳熱鬧展開,知名雕塑家楊冬白與學者張立行兩位嘉賓,深度探討了雕塑藝術對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特質的多元表達,讓現場觀眾對海派雕塑藝術有了全新認知。對談尾聲更有小提琴演奏家劉沁妤帶來現場演奏,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大年初四,敦煌文化研究學者葛信曄老師以“我心中的敦煌——你來我往藝術流變”為題,從敦煌壁畫的歷史淵源到藝術特色,帶領觀眾領略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

“直面形象”忻東旺展覽藝術導賞

“直面形象——忻東旺繪畫教學研究展”精選了藝術家忻東旺200余件經典代表作品與創作檔案。忻東旺用畫筆記錄中國社會變遷與個體命運,作品中飽含著深沉的情感與力量。結合本次展覽,大年初五特邀聯合策展人張宏芳與知名作家雪小禪開展“星辰大海 風物人世”藝術對談。圍繞忻教授的藝術理念與創作經歷,兩位嘉賓暢談藝術與人生,讓觀眾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對生活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

“星辰大海 風物人世”忻東旺藝術對談

此外,結合41米層藝術教育長廊的“我心中的敦煌”繪畫作品展、“至真·致心”——致敬大師·《赤子冠中》少兒繪畫創作活動優秀作品展,初五的兩場創意活動靈感四射。“敦煌綺夢”水墨數字繪畫共創活動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觀眾們在數字繪畫的世界裏,用現代科技手段創作出了獨一無二的敦煌藝術作品。《赤子冠中》美育童書共讀共繪活動則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汲取靈感,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灰、白、黑世界,充滿了童趣與想像力。

《赤子冠中》美育童書共讀共繪——灰、白、黑世界的童趣創想

敦煌綺夢·創意美育工坊:水墨數字繪畫共創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用藝術解碼文化基因,以創新賡續傳統文脈,用開放的姿態構建著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場域。這個春節,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依託“全民、全齡、全域、全時”的美育格局,讓市民遊客在“人民的美術館”感受到了濃濃年味。在美術館過大年,享受文化與藝術的熏陶,讓這個新年格外“藝”意非凡。

首個“非遺春節”,中華藝術宮裏的濃濃藝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