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沙迦雙年展部分展出作品(圖片由沙迦雙年展組委會提供)
第16屆沙迦雙年展將於2月6日開幕,展出近200名參與者的共650件作品,其中包括200多件全新委託作品。本次雙年展由Alia Swastika、Amal Khalaf、Megan Tamati-Quennell、Natasha Ginwala和Zeynep Öz策展,以《承載前行》(to carry)為題,旨在提出一個多義的開放式命題。展覽將探討我們應擁抱什麼以及其方式,邀請觀眾探索五位策展人的不同背景和立場,以及他們所匯聚的共鳴。
雙年展的作品與豐富的表演、音樂和電影節目同時于沙迦的五個城市和城鎮中的17個以上場館展出,包括阿爾達伊德、卡爾巴、阿爾馬丹及沙迦市。
第16屆沙迦雙年展著眼于我們如何在不屬於我們自己的空間中導航生活,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我們所擁有的文化對這些空間做出反應。主題《承載前行》(to carry)將跨代和跨文化的故事和傳統連係在一起,對我們在旅行、逃亡、生存或停留時攜帶承載什麼提出詰問。因此,雙年展成為一個集體尋路的空間,幫助觀眾在過渡時期通過反思、向省和橫向觀察來理解世界。
策展人們各自擁有獨特的創作過程和呈現方式,集體和個別地呈現他們的雙年展項目,留出空間以便傾聽和消化。通過藝術作品、工作坊、出版物、聲音體驗和其他活動,他們利用不同的方法激發對話,分享來自不同地域、語言和視角的敘述。他們不同的策展方式都歸結于一個問題:當我們承載著家園、祖先和政治形態時意味著什麼?
Alia Swastika關注權力、詩意、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女性知識的基礎性角色和通過技術干預構想的未來。Amal Khalaf提出講故事、歌曲和占卜作為在政治和環境危機時期進行集體學習和抵抗的儀式。從原住民的立場出發,Megan Tamati-Quennell匯集了探索與土地、無常和未來願景以及互惠和尊重相關概念的詩意項目。Natasha Ginwala將印度洋的沿海地點和沙迦的水井作為承載祖先記憶、地方創造和聲音記憶的水庫。最後,Zeynep Öz通過歷史視角審視我們參與的社會和經濟體系,特別是那些對科技和科學加速變化作出響應的體系。
五位策展人的項目在展覽中形成交匯,策展人將它們重新排列成每個空間中的共鳴。主辦作品由多位策展人選擇,每個場地提出一個概念框架,往往受到該地點的文化和歷史背景的啟發。通過這種尋求共鳴的合作努力,策展理念找到集體表達,為閱讀和體驗雙年展增添了不同的層次。
第16屆沙迦雙年展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於2025年2月6日至6月15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