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筆底春風殊未老——北京畫院37位老畫家作品匯聚一堂

筆底春風殊未老——北京畫院37位老畫家作品匯聚一堂

時間: 2025-01-22 15:22:09 | 來源: 藝術中國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致歡迎辭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畫院原院長王明明致辭

2025年1月17日上午,由北京畫院主辦、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筆底春風殊未老——北京畫院老畫家作品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一層展廳開幕。展覽匯集了北京畫院37位退休老畫家們的72件(套)藝術創作,全面呈現了老藝術家們精湛的繪畫技藝與獨特風格,彰顯了北京畫院的創作實力與藝術風貌。

參展畫家張仁芝致辭

參展畫家艾軒致辭

北京畫院黨委書記馬勝民致辭

本次展覽聚焦北京畫院老畫家們,以“筆底春風殊未老”為主題,寓意深刻。“筆底春風”描繪了畫家們創作時的靈動與神韻,他們將情思凝于筆端,以線條與色彩賦予作品生機與感染力。“殊未老”深刻詮釋了他們的藝術境界,儘管歲月流轉,他們仍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嘗試新的藝術題材,創作出諸多新作,生動展現藝術常青,無關歲月更疊。展覽中,山水畫作雄渾壯闊,花鳥圖卷嬌艷多姿,人物肖像神情百態。畫家們筆下萬物栩栩如生、鮮活靈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為展覽賦聯“筆底春風殊未老,畫中氣象總煥新”,並宣佈展覽開幕

北京畫院美術館負責人薛良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嘉賓合影

北京畫院1957年成立以來,就承載著周恩來總理的殷切期望——“是創作、研究、培養人才、發展我國美術事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的學術機構”。這一定位不僅為北京畫院指明瞭發展方向,也為藝術家們搭建了孕育靈感與才華的廣闊平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回溯上世紀80年代,北京畫院的藝術家們便已踏上了積極奮進的創作征程。他們以畫院為堅實後盾,全身心投入各類美術創作項目。那時,由北京畫院主辦或參與的大型美術展覽在國內外頻繁亮相,畫院畫家們憑藉精彩的作品在國內外展覽上屢獲殊榮,這不僅是對他們個人創作成果的高度認可,更是北京畫院整體創作實力的有力證明。

由北京畫院與藝術中國合作攝製的“時代記藝——北京畫院老畫家訪談錄”在展覽現場播放

進入新世紀,北京畫院與時俱進,推行一系列新舉措。通過策劃各類藝術活動、舉辦專題展覽,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展示平臺。藝術家們積極響應,在畫院組織下,踴躍參與各類藝術活動的策劃與籌備。從主題構思到作品遴選,從布展細節到宣傳推廣,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與智慧。同時,畫院注重內部的交流與提升,加強畫家間的作品觀摩與學術研討。圍繞藝術風格創新、傳統文化元素借鑒、現代繪畫技法探索等諸多話題,畫家們各抒己見、熱烈討論,相互學習,這種濃厚的氛圍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心田,催生出空前活躍的藝術創作與學術探討新氣象。不僅如此,北京畫院還注重拓寬藝術家的國際視野,鼓勵藝術家們“走出去”。一方面,組織畫家走出畫室,外出采風,體驗風土人情,積累創作素材;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國際交流,不少藝術家走出國門進行學術交流與藝術活動,促進中西方文明互鑒。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此次展覽中的藝術家們在北京畫院度過了他們藝術生涯中的重要時期,在畫院的培養和支援下,取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其中不少藝術家曾為各大博物館創作多幅作品,提升畫院影響力;應邀前往各地體驗生活,完成集體創作,豐富藝術表達形式;在研修班傾囊授課,將自己的藝術心得傳授給更多的年輕學子。如今,這些藝術家們聲名遠播,桃李滿園。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在藝術創作領域持續深耕,彰顯著藝術生命的堅韌與持久,為北京畫院的藝術傳承與發展續寫壯麗篇章。

展覽座談會現場

展覽座談會現場

同日,展覽相關座談會在美術館五層舉行。老畫家們圍繞藝術風格創新、傳統文化元素借鑒、現代繪畫技法探索等多個話題展開討論。

此次展覽展期將延續至2025年3月16日。

范迪安:北京畫院老畫家們具有深厚藝術底蘊

吳洪亮:歲末年初,北京畫院一次豐盈的呈現

王明明:不同歷史時期,老畫家們留下了藝術的印記

王志純:退休之後是藝術創作的新生

王路:1972年以來,北京畫院油畫組的發展

白羽平:藝術家沒有“退休”,走向成熟

愛新覺羅·連經:老同事們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馬琳:北京畫院讓我浸潤了文化傳統

部分展出作品

《又展秋華照人間》張文新 2024年 120×200cm 布面油畫

《入夢》曹達立 2005年 130×162cm 布面油畫

《靜譚》張仁芝 2022年 69.5×204cm 紙本水墨

《黃山情深》王路 2024年 120×100cm 布面油畫

《設計與繪畫》龐均 2009年 210×210m 布面油畫

《祥瑞》楊達林 2024年 122×120cm 紙本設色

《共渡芳馨》石齊 2022年 97×180cm 紙本設色

《山寺逢春圖》愛新覺羅·連經 2018年 178×96cm 紙本設色

《雨過千峰坡黛濃》宇文洲 1999年 68×67cm 紙本設色

《艷陽天》趙志田 2022年 160×119cm 紙本設色

《新北京風情》閆振鐸 2006年 160×140cm 布面油畫

《十里清香》王培東 2023年 136×68cm 紙本水墨

《海德堡古堡》吳茜 何揚 2001年 145×224cm 紙本設色

《半樁半幾》王懷慶 2001年 112×60cm 布面油畫

《小熊貓》王為政 2024年 97×97cm 紙本設色

《藤蘿》郭石夫 2019年 178×58cm 紙本設色

《遙遠的雲》艾軒 2020年 80×60cm 布面油畫

《鄉村記憶》聶鷗 2021年 80×100cm 布面油畫

《山花》楊瑞芬 1999年 180×97cm 紙本設色

《片石神功清涼境》王明明 2023年 125×245cm 紙本設色

《北海清音》莊小雷 2024年 46×50cm×6 紙本設色

《同裏》姚遠 2023年 110×170cm 布面油畫

《玉蘭春》邵飛 2023年 98×194cm 紙本設色

《春日有織聲》紀清遠 2020年 137×68cm 紙本設色

《聽雪》王沂東 2023年 160×80cm 布面油畫

《貴妃》王志純  2014年 128.5×64cm 紙本設色

《回娘家》盧平 2020年137×68cm 紙本設色

《白色的塔》張曉勇 2012年 80×130cm 布面油畫

《和平鴿》袁武 2021年 240×200cm 紙本設色

《南洼》白羽平 2023年 120×170cm 布面油畫

《橫河水頭村寫生》謝永增 2019年 45×68cm 紙本設色

《風》南海岩 2024年 180×193cm 紙本設色

《父與子》蔡玉水  2015年 200×57×201cm 鑄銅

《聖殿山遺失的魂魄》莫曉松 2023年 83×113cm 紙本水墨岩彩

《黑松》馬琳 2023年 40×40cm 布面油畫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5/1/22/20251221737516225717_34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