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2024年,適逢齊白石誕辰160週年,北京畫院攜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共同推出“不肯作神仙——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覽,于12月12日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中文題目取自齊白石篆刻的一枚印章,“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老人高壽近百歲,一生堪稱傳奇。於時代而言,他見證了清朝末年到民國、新中國的變革發展;于個人而言,他從湖南湘潭的田埂出走,先後做過走街串巷的木匠、主顧家裏的描容師傅、琉璃廠的刻印畫師,直到“衰年變法”藝術大成,終於揚名海外。在百年歲月中,齊白石秉持著赤誠的生命狀態,他立志畫“親眼所見、親身所感”的自然萬物,宏如壯麗山河、微若花木魚蟲,都在他筆端唱誦如歌。無怪乎他説“不肯作神仙”——人間瑰景,不羨神仙!借此印文,展覽致敬這位大師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本次展覽從北京畫院院藏2000余幅真跡及手稿中,甄選齊白石精品近50件/套,涵蓋人物山水、水族鱗介、工筆草蟲等多題材。同時,展覽採用場景復原,藝術裝置,AI技術等形式,讓觀眾沉浸體驗齊白石所在的北京衚同文化,探索中國水墨觀天地、觀萬物、觀本心的哲思。
值得一提此展是齊白石與舊金山的重逢之旅。早在1960年5月,舊金山笛洋美術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前身)邀請了日本收藏家須磨彌吉郎在此舉辦了“須磨收藏齊白石作品展”,共展出齊白石畫作152幅。時隔近百年,白石老人“如願”舊地重遊,願同海外的朋友,一起寫著水墨與舊金山的故事。
Melody of China現場演出中國民樂《花好月圓》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臼井惠美子(Emiko Usui)致歡迎辭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視頻致辭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視頻致辭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北京畫院副院長郭寶君致辭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致辭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剪綵儀式,從左至右依次為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策展副館長Robert Mintz、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夫人鄭心、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董事會主席Salle Yoo、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臼井惠美子(Emiko Usui)、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北京畫院副院長郭寶君、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雷波、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主任張帆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主任張帆為嘉賓展廳導覽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秘書長王亞楠為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及其夫人鄭心介紹展廳作品
空間藝術家馮羽為嘉賓介紹展廳設計
北京畫院美術館展覽編輯杜雨欣為媒體介紹齊白石藝術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開幕式嘉賓合影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開幕式後,由北京畫院副院長郭寶君受邀為公眾開展中國水墨畫工作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總策展人Robert Mintz主持,北京畫院展覽編輯杜雨欣翻譯。他以齊白石的《荷花小魚》為例,通過現場示範及講解的方式帶領公眾體驗水墨畫創作。
北京畫院副院長郭寶君現場作畫示範
工作坊成員的作品展示
佳作紛呈 賞白石之道
展覽共含三個單元,包括“人間誰信是神仙”“丹青卻勝天工巧”“一笑揮毫求真趣”,以神仙與凡人、文人與大眾、宏遠與微小等數組衝突又融合的關鍵詞,向海外觀眾展現齊白石獨特的創作風貌。第一單元“人間誰信是神仙”以齊白石的人物畫為主,展現了他筆端的神仙樣貌與百姓民俗。齊白石生於楚地(中國湖南),年少時,他孜孜不倦地臨摹神仙像、仕女畫,無論歷代名家還是民間畫師,皆是他學習的對象。鄉間成長的經歷,不僅使齊白石掌握了專業畫家的技法,也使他深深浸潤于傳統民俗趣味之中。儘管之後他鮮少創作肖像畫,但這種質樸的情愫一直貫穿于他的藝術脈絡裏。這裡展示了齊白石如何將神仙與凡人的形象訴諸筆端,並寄予自我的獨特理解與情感附著。從八仙之首李鐵拐、驅鬼之神鍾馗,到送學的祖孫倆、挖耳的老翁,閒適的撓背老者……他們的形象皆源自生活,姿態詼諧,異趣橫生,可親可愛,已經分不清孰是神仙,孰是凡人。
鍾馗搔背圖 齊白石 132cm×37.5cm 1926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上學圖 齊白石 34.5cm×2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第二單元“丹青卻勝天工巧”展示了齊白石對自然極致的探求與大膽的創造。他在五次壯遊的經歷中,目睹了山川河流的宏偉;在田園的生活中,見證了草木生靈的俊秀。自然萬千的變幻激發了其無窮的想像力。他的調色盤上既有絢爛的硃砂、藤黃,亦有無上清涼的暈染留白。他的筆觸展現了中國水墨的妙蘊,也融會了藝術本體的形式美學。這一切的創作,見證著中國畫現代化的進程,以及東西方藝術的共振。這裡的作品既呈現恢宏之景,亦藏納袖珍草蟲。遠眺洞庭湖煙波浩渺、杏子塢萬竹搖曳,近觀蜻蜓雙翅薄如細紗、蟋蟀觸須毫釐畢現。生命之蓬勃與藝術之靈韻在這位百歲畫家的筆墨中充分綻放。
借山圖(部分作品) 齊白石 30×48cm 1910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 花與鳳蛾《工蟲畫冊精品之一》34cm×27cm 194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 竹筍蝗蟲《工蟲畫冊精品之三》34cm×27cm 194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第三單元“一笑揮毫求真趣”主要展現了齊白石藝術風格的多元性。他的創作從文人畫範式中萌芽,八大山人、徐渭、石濤都曾是他臨摹的對象。因此,他深諳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趣味,如詩、書、畫、印的結合,梅、蘭、竹、菊的清雅。然而,文人的書齋無法安放齊白石嚮往故土的心,他最終選擇回歸生命的本質,呈現鄉野的景物,讚美平凡的生活。於是,文人的雅趣與百姓日常所見的俗物在其作品中交融共現。本單元很多作品的靈感來自齊白石的故鄉庭院。清香的蔬果、田間的柴耙、遊弋的魚蝦,這些尋常之物在他筆下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東方詩意和鄉土趣味。
齊白石 發財圖軸 103.5cm×47cm 1927年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蝦圖 齊白石 81cm×33.5cm 1948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場景變幻 探衚同文化
展覽展陳由空間藝術家馮羽先生主持設計,他運用竹簾、宣紙等材料,模擬北京這所歷史古都中最重要的建築——衚同院落的幾何美感,還原20世紀初期北京城的生活氛圍,呈現齊白石在北京居住、創作時的文化情景。自1919年正式定居北京,齊白石的後半生均在這裡度過。他輾轉居住于北京的數個寺廟,之後在衚同裏和家人共同生活。如果説他的故鄉——湖南使其夢想萌芽,那麼北京則為其藝術事業添磚加瓦。在這裡,齊白石認識了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京劇大師梅蘭芳、近代文學家胡適、畫家徐悲鴻,參與了多個海內外交流展覽如第二屆中日聯合繪畫展覽、中國近現代繪畫歐洲巡展。自此,齊白石揚名海內外,獲得了野口勇(美國)、齊蒂爾(捷克)、須磨彌吉郎(日本)、龐耐(美國)、安思遠(美國)等海外藝術家與藏家的欣賞與支援。
齊白石和家人在北京衚同生活的景象 Hedda H.Morrison拍攝
展覽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度打造了一場富藏北京衚同風情的遊覽體驗。展廳入口處,觀眾將邂逅“白石來信”的互動裝置。數百封傳統的中國信封,每一封信中內含一卷白石老人的小畫、詩箋或祝福。它們以縱橫經緯排布的方式,共同編織出一幅靈動的幾何圖案,讓人不禁想起衚同中的窗棱,因縱橫的木質結構、銜接其中的紙面而形成的動態美感。
北京衚同的窗棱結構
一封白石來信,承載老人的寄語祝福
臨走前,觀眾可以從這裡隨機抽取一張信封作為留念。此外,展覽還提供了精美箋紙和投稿箱,觀眾可以寫一封回信,與“白石老人”分享自己的觀展感受。
嘉賓抽取白石信封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光影搖曳下的白石來信
觀眾正在觀畫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步入展廳,觀眾將置身於竹簾、宣紙共同構成的藝術世界。這些從空中垂落的竹簾,半隱半顯,仿佛是衚同巷子裏永遠半敞著的矮門。它們分割了空間,展現出一進一落的衚同結構;傳遞出鄰里之間親密的共生關係。墻面上的宣紙布景,由近十種不同的紙料構成如構樹皮、桑樹皮、雲龍宣紙等構成。紙面精細的紋理,起伏的纖維結構,帶領觀眾步入畫家的水墨人生。
展覽現場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展覽現場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在展廳深處,觀眾將聆聽到悠揚的聲調,那是小販們賣力的吆喝;是養鴿人吹響的鴿哨;是大青衣婉轉的戲腔。這些聲響錯雜交織,引發觀眾對北京的無限遐想。展廳另一角,則播放著昆蟲的鳴叫。這是白石老人最鍾愛的庭院,棲息著無數小生靈陪他創作。正是在這樣的地方,齊白石體悟了平凡中的非凡,生成別有天趣的藝術風貌。
白石畫屋的昔日景象
在交互書法桌前揮毫落筆的觀眾白石畫室的側墻上貼著畫家的門條,寫道“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庚午秋七月直白,”這是齊白石作為一個畫家對職業的尊重和最誠懇的直白。另一側則是他書寫的對聯與和平鴿,寄託著老人真摯的心願——使民善耕種,處世要和平。
AI技術看水墨流變
北京畫院與限像工作室合作,在齊白石藝術與數字影像創作等領域進行了研發融合,通過AI技術展現中國水墨流變,提煉齊白石乃至中國藝術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審美,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感受齊白石的藝術妙韻。
數字影像涵蓋三個單元,包含“寫生與寫意——從真實物像到藝術表達”,以魚的圖像為例展現東西方繪畫中對真實對象的不同表現手法;“筆墨分析”,從齊白石繪畫中的“一筆”為伊始,解析中國畫的水墨在宣紙上舞動力量;“師古人與我有我法”則呈現了電腦模型通過學習齊白石作畫風格,結合AI輔助設計生成的“AI齊白石”圖繪舊金山的影像。
觀眾靜觀AI演示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影像與《借山圖》並置一處。觀眾在臥遊畫中山水之後,即可遊覽數字山水。恰如齊白石畫《借山圖》時所説的,“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見者,或耳之所聞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處也。”現代科技為人們理解中國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設備和視角,藝術體驗的耳目可以探進紙張細小的纖維,也能翱翔萬里高空一覽眾山,或者跟著其他生靈遊走在不同的時空。借助數字技術的神經網路,160歲的齊白石正以另一種形式遠遊。
同濟大學限像工作室
對齊白石而言,當數字時代繼續發展,是否還有鄉音依稀,雲山如故?當AI成為新的“筆墨”,誰又是誰的它山之石?期待著廣大觀眾在展覽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為此問題添著一筆答案。展覽持續至2025年4月7日,此後還將赴波士頓美術館進行巡展。(文/杜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