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推動著人類文明的交融共進。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以此為契機,與世界文明對話:“一帶一路”國際手工藝展覽計劃應運而生。該計劃是上海市委外宣辦組織開展的上海市“中華文化走出去”專項扶持重點項目,旨在鼓勵支援中華文化的國際推廣,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進世界。
展覽計劃第一站在南非開幕,首站途經約翰內斯堡、開普敦等地,並於約翰內斯堡大學藝術、設計和建築學院UJ美術館舉辦開幕式、主題展演、産品推介會以及展商交流溝通等系列活動。系列活動得到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等單位的支援,由上海大學、約翰內斯堡大學主辦,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約翰內斯堡大學美術館UJ Art Gallery、上海匯匼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南非Cape AsianFace Communications CC承辦。
當地時間11月29日,“與世界文明對話:‘一帶一路’國際手工藝展覽”開幕式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UJ美術館舉行。展覽以“海上繁花”為主題,呈現全球手工藝的蓬勃發展,彰顯上海的國際城市魅力。活動以充滿熱情的歌舞表演拉開序幕,生動展現了中非文化的多彩與活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公使李志剛、文化參贊韓險峰,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約翰內斯堡大學藝術設計建築學院執行院長費德里科·弗雷斯基,約翰內斯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李寶生,金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雷內·史密斯、副院長坦雅·薩科塔等出席開幕式。南非藝術和文化部代表、藝術家代表、約翰內斯堡大學師生代表、上海大學師生代表等參加活動。開幕式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金江波主持。
李志剛在致辭中對嘉賓們的遠道而來表示歡迎,並對“海上繁花”文化展來到南非這個大西洋與印度洋交匯的美麗國度表達了欣喜之情。他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人類文明的珍貴財富,中國和非洲都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在歷史和文化交流上有著深厚的淵源。“一帶一路”國際手工藝展覽展示了織布、刺繡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與南非充滿智慧與藝術價值的古老文化産生了獨特的共鳴。他表示,南非和中國在教育、文化領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期待中南兩國能進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豐富文化合作,為增進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作出貢獻。
段勇在致辭中向支援本次活動的南非和中方各界表達感謝。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文化是連接各國人民的重要紐帶,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既承載歷史,也展現當代創造力。本次展覽通過展示中國非遺與手工藝作品,弘揚絲路精神,促進文明互學互鑒。他強調,高校有責任為非遺保護和國際傳播搭建平臺,並希望通過這次展覽深化與約翰內斯堡大學的合作,為青年學子創造更多實踐機會,為中南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費德里科·弗雷斯基在致辭中表示,文化遺産並非靜態的,而是充滿生命力、不斷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具有激發新想法、促進溝通與交流的潛力。希望本次展覽中的展品能夠啟發大家繼續探索自己的文化傳統,擁抱協作與創新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金江波代表主辦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約翰內斯堡大學及UJ美術館表示感謝,並介紹了展覽的意義和目標。這一展覽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促進與沿線國家的文明交流互鑒,創新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形式,並通過非遺展示深化國際藝術文化合作。
此次展覽共展出數十個非遺技藝,吸引數十位傳承人參與,囊括3個國家級項目及5個省市級項目,還有9位來自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師生參與。其中一個作品“航太繡片”,來自於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織繡研修班)”,是我國首次登上太空的刺繡作品。
展覽分為三個展區:海上繁花、萬物共生、生生不息,展品包括繡片、剪紙、緙絲、風箏、年畫、銀壺、紫砂壺等中國傳統文化項目,以及青海果洛牦牛絨、山西布老虎文創、非遺國潮帆布鞋等非遺跨界項目。
文化能夠連接心靈,藝術可以溝通世界。展覽計劃目的地包括南非、哈薩克、瑞典、土耳其、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義大利等地,讓世界聽見中國藝術之聲,不斷譜寫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文化新樂章。
據悉,在訪問南非期間,段勇率團考察了南非金山大學,並與金山大學常務副校長Lynn Morris簽署了兩校戰略合作MOU,以共建“中非藝術研究中心”為紐帶,帶動雙方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生互訪和學術品牌打造等系列合作內容。金山大學是非洲一所歷史悠久、學術聲譽卓著的綜合性大學。參加簽約儀式還有金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Rene Smith、副院長TanjaSakota、國際部主任MahomedMoolla,上海大學黨委常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曹為民,上海大學圖書館館長潘守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金江波,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朱巧蓮等。後續,上海大學還將與約翰內斯堡大學校方領導見面座談交流,推進進一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