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姚承語與《城市孤兒》:身份的困境、媒介的界限與療愈的張力

姚承語與《城市孤兒》:身份的困境、媒介的界限與療愈的張力

時間: 2024-11-28 21:48: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城市孤兒》, 裝置, 2024

藝術不僅是個人表達的工具,更是社會共鳴和改變的催化劑。對於被遺忘或忽視的人而言,藝術可以成為他們的聲音,打破隱形的墻,架起理解與共鳴的橋梁,讓人們觸及彼此深藏的脆弱與傷痕,重建他們的存在。

姚承語,是一位工作生活于倫敦的藝術家。她以獨特的方式,將內心的波瀾具象化為觸動人心的視覺體驗。她的裝置作品如情感的容器,承載著對人性、孤獨與共情的深刻思考,邀請觀眾在其中發現自我、觸摸創傷,在共鳴中獲得療愈與反思。她的創作不僅是個體經驗的表達,更是對人類共同情感的詩意解讀,引領人們進入一個包容痛楚、滋養心靈的空間。

 《愛》, 影像, 2021

姚承語的作品關注邊緣群體的創傷與治愈,將自身經歷融入對留守兒童的深層思考。早期創作中,她多用數字技術,如《I Just Wanna Make You Something Beautiful》(圖2)通過Touch Designer構建動態影像,《愛》(圖3)則以拍攝和特效剪輯呈現實驗性影像。數字技術帶來沉浸感,而在《城市孤兒》中,姚承語轉向雕塑,用實體材料帶來直接的觸感體驗。

《I Just Wanna Make You Something Beautiful》, 影像, 2022

在《城市孤兒》中,姚承語收集了留守兒童的真實故事,將那些被時間忽視的記憶重新拾起,通過藝術的再創作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通過敘事性的視覺語言,她引發觀者重新審視自我,在面對這些創傷時,感受到個體的孤獨與堅韌,並喚起對集體責任的思索。

記憶中的氣味與形狀,縱使被時間掩埋,觸及時仍會如潮水般涌現。姚承語體悟到創傷早已嵌入記憶之中,形成一張潛藏的情感之網。她的創作受到暴露療法的啟發,通過直面恐懼逐漸消融痛苦。她帶領觀者進入記憶深處,以無聲的方式引導他們觸碰創傷的核心。她的藝術不僅揭示傷痛,更在凝視中找到重生的路徑,幫助觀者在正視那些不願回首的經歷時獲得新的力量,進而領悟生命的韌性與深度。

《城市孤兒》, 裝置, 2024

姚承語的創作聚焦邊緣身份的自我建構與群體認同的複雜性。她從青少年的隱秘痛苦中汲取靈感,將被忽視的個體置於作品中心,賦予他們強烈的存在感。在《城市孤兒》中,她通過象徵性的鐵門、破碎的結構和多層次敘事手法,模糊主體與客體的界限,展現留守兒童的漂泊與不確定性。她的作品不僅是個體經歷的再現,更是身份的重塑,引導觀眾重新審視自我與他者的關係。

作品觸及人性中被壓抑的韌性與脆弱,在真實與異化交織的空間中營造出一種無聲的力量。觀者在作品中直面被遺忘的集體記憶,在靜默中喚起情感,促使人們在對抗與理解中産生深刻的共鳴,觸碰個體與群體共有的隱秘痛感,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在圖4與圖5中,不同形態和色彩的鐵門猶如一幕幕孤獨的片段,呈現留守兒童在城市鋼筋水泥中成長的斷裂與缺失。有的門緊閉,有的微微開啟,半透明的布料隨風輕輕擺動,帶來一種觸不可及的動蕩感。這些圖像源自真實的故事片段,被重新編織成象徵,既表達集體的隱痛,又暗示重生的希望,寓意在創傷中尋求新生的可能。鐵架的堅硬冷峻圍繞作品,象徵這些孩子在城市中成長的壓迫性環境,成為童年創傷的外在映射。柔軟的布料和冰冷的鐵門形成強烈對比,構成敘事空間:鐵門的冷漠與布料的輕盈交織出脆弱與堅韌的對話,映射被遺忘孩子的內在情感世界。

《城市孤兒》, 裝置, 2024

姚承語的裝置作品透過藝術語言穿透情感的屏障,喚起人們對被邊緣化個體的關注。她不僅重構了個體性、療愈與身份的深層含義,也試圖打破無形的隔閡,讓觀眾在沉默中直面傷口,感受到個體與集體間的深刻連結。她的表達既是對現實的反思,也是一種溫柔的提醒,引導人們走向彼此的理解與撫慰。

展望未來,姚承語希望她的藝術通過充滿情感的藝術空間,使觀眾與那些被忽視的聲音産生共鳴。她致力於在當代藝術中創造一個溫柔而有力的抗衡空間,用藝術的力量滋養心靈,促使人們以更寬廣的視角重新審視人性。

《不予提供》, 網頁遊戲, 2022

姚承語的創作展現了從數字媒介到實體裝置的深刻轉變,逐步揭示出邊緣身份和創傷的複雜性。在早期作品《不予提供》(圖6)中,她通過數字手段構建了一個虛擬校園,帶領觀眾進入情緒濃烈的虛擬環境,以觸碰那些深藏的、難以言説的情感。然而,她逐漸意識到,隔著螢幕的情感難以完全傳達,這種介質的界限削弱了情緒的真實觸感。於是,在《城市孤兒》中,姚承語選擇了更具物理性的裝置,將情感體驗從虛擬轉向具象。儘管媒介發生轉變,她依然保留了數字元素,通過拼貼將文字中提取的抽象符號融入實體裝置,成為“集體記憶的碎片”。在這樣的空間中,虛擬情感被具象化,觀眾不再通過螢幕觀看,而是走入其中,直面更直接、更具觸感的存在。

在《城市孤兒》中,姚承語的材質選擇富有對立感,鐵門與布料象徵著冷漠與柔軟的兩極。鐵門的堅硬與冰冷製造出一種無形的隔絕感,仿佛將留守兒童困在冷漠框架之中,沉重而壓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布料的輕盈、柔軟。這些布料隨風輕輕搖曳,傳達出一種韌性與渴望,暗示這些孩子並非一張“空白的白紙”,而是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和被壓抑的情感。布料上模糊的圖像如同被忽視的記憶,雖然漸漸褪色,卻頑強地存在。鐵門的冷硬和布料的柔軟在碰撞中交織出複雜的情感張力,展現了這些孩子在嚴酷環境框架中掙扎的狀態,使觀眾在觀看時感受到那種被困的渴望、沉重與自我掙脫的力量。

《城市孤兒》, 裝置, 2024

姚承語的作品雖然無法直接改變現實,但通過一種鏡像的作用,讓觀者在作品前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情感和聲音。她的創作並非簡單的寫實,而是將觀者引入一種更深層的反思,打開一個情感的窗口,使他們能夠靜默中觸及那些往常被忽視的存在。她認為,這種覺察可能會悄然發酵,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影響觀者的思考和態度,促使人們在社會關係中重新審視那些被忽略的生命,賦予它們新的價值。

東亞的成長背景賦予了姚承語對邊緣身份、集體記憶和家庭結構的敏銳感知。在這個迅速城市化的環境中,她目睹了大量留守兒童與邊緣個體的掙扎,而這種痛苦與孤獨常常在集體意識中被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她的作品不僅是情感的重現,更是對無意識層面的挖掘與反思。姚承語希望她的作品能成為不同背景人群之間的橋梁,使觀者在其中找到一種共鳴與理解的渠道。她的創作不僅是藝術表達,更是引導觀眾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自我、及其中潛藏的無意識力量。藝術是通向真實的道路,她相信它幫助觀者反觀自我,直面那些被壓抑的情感,或許也能從中找到一絲希望,並在這希望中找到繼續前行的勇氣。(作者:陳耀傑)


身份的困境、媒介的界限與療愈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