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文_張渤婉
2024年11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字藝術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場個人大展“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于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啟幕。此次展覽展出Beeple的重要作品,包括《每一天》《人類一號》《S.2122》以及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全新作品《指數生長》。展覽正式開幕的同時,德基藝術博物館“DIGIVERSE引力計劃”也隨之亮相——德基藝術博物館持續邀約、長期徵集數字藝術創作成果,攜手多所知名高校,面向在校學生展開定向作品徵集,並在展覽中進行展出,旨在提供為年輕數字藝術家提供作品展示與交流的平臺。
Beeple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Beeple,本名邁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是一位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Beeple通過多元媒介進行藝術創作,積極展開科技領域的實驗,表達形式包含影片、繪畫、音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加密藝術等諸多領域。Beeple關注如何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使藝術家的概念變得更加大眾化,並將創作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作為日常實踐的一部分。
網際網路的原住民VS藝術史的移民
Beeple認為自己是一個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出生於1981年,同年IBM發佈個人電腦。在他的童年時期,Adobe AI、Adobe PS、Adobe Premiere等重要的電腦工具逐步發佈,為創建數字圖像、編輯視頻內容、表達藝術概念提供技術上的可能性。1991年,10歲的Beeple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386型號的個人電腦。隨後,Adobe AE、Cinema 4D等技術工具陸續誕生,從那時起,動態圖形的創建、多處理器操作變成現實。1999年,Beeple在他18歲這一年進入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電腦科學專業,並開始使用新力迷你DV錄影機拍攝短片。在那之後,Creative Commons發佈,更多技術工具實現了多次迭代更新,直到Beeple在大學畢業時,以藝術家身份創作了音樂、器樂視頻和墻紙海報等作品。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節選)Beeple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07年5月1日,Beeple開始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發佈他的創作作品《每一天》系列。到了2020年2月,該系列作品的前5000天創作完成。2021年3月11日,《每一天:前5000天》刷新了數字藝術的拍賣記錄,Beeple獲得了全球藝術市場的高度關注。直至今日,《每一天》系列作品仍在以每天一張的速度進行更新,截至2024年11月13日展覽開幕,藝術家已經累積了超過6400幅的《每一天》系列作品,這也是貫穿本次展覽的重要的內容上的線索。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節選)Beeple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節選)Beeple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在這之中,本次展覽精選了具有代表性的10張《每一天》,用油畫和螢幕共同展出一件作品的方式,通過油畫這種基礎且被延續的藝術創作模式和表現媒介讓觀眾駐足停留,引導公眾將注意力聚焦在《每一天》以數字媒體所呈現的內容的深刻性上,閱讀藝術家對科技高速進步之下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未來世界人類、科技與生態的平衡關係,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釋出的警醒做出的探討。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基於Beeple的早期藝術實踐,《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首次提出了“數字考古”(digital archaeologies)的概念。從藝術家在美國查爾斯頓的舊工作室出發,經過其20世紀末至今的創作演變,呈現技術變革如何推動數字藝術的發展。與此同時,“數字考古”也通過藝術家早期的手繪、海報、器樂視頻及影像作品,全面呈現了Beeple跨領域的藝術實踐。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儘管Beeple自我定義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可是他卻是藝術史的移民。從時間先後的角度來看,Beeple在1999年就開始創作數字藝術,他開始創作的時間早于數字收藏藝術概念的誕生。從教育背景來看,Beeple電腦技術的教育背景使得他對於藝術與收藏後知後覺。創作過程中與策展人和藝評人的溝通讓他對藝術史逐漸産生認知。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説:“做事情的語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在麵包房裏做麵包,那就是一個麵包師;但如果一個人在美術館做麵包,那他就是一個藝術家。”Beeple的創作過程同此道理,如果一個深諳技術的電腦專家在為網際網路工作,那他就是一個電腦專家;如果他在為美術館工作,那他就是一個藝術家。
Beeple看待藝術的角度區別於其他藝術家。起初,他不希望藝術史上已經發生的事情干擾他的原創靈感:“我擔心可能會影響到我自己獨特的藝術創作過程,如果我了解過去的來龍去脈,可能我現在的作品會被影響甚至玷污”。近期他的想法發生了轉變,認為:“如果我不去了解藝術史,可能無意識的複製了別人已經做了的藝術品。”Beeple以防備的姿態去回避自己可能會衝撞到的部分,換句話説,他似乎在用藝術史當成一個排除選項的清單,是一份要小心躲避,避免雷同的黑名單。
儘管如此,《每一天》是受到英國插畫家湯姆·賈德 (Tom Judd)于2005年創作的《每一天》繪畫項目啟發而有的靈感。從産生過程的因果關係來看,無法説Beeple的作品是從天而降橫空出世的。作為數字藝術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現在已經成為了藝術史的一部分。如同他本人所説:“我開始走學習藝術史的歷程,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人造還是有機?
對於展覽題目中的“人造”未來,藝術家Beeple和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藝評家和藝術史學家、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小漢斯(漢斯.烏爾裏希.奧布裏斯特)有著不同的見解。Beeple認為:“人造是一種二元論,要麼是有機的要麼是人造的,但我認為其中的界限是模糊的。AI是我們創造出來最有人性的東西,把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東西放在裏面的結果,所以AI也是有機的。一個東西可以既是有機的,也是模糊的。”
Human One《人類一號》,Beeple,2021年作,四頻道數位錄影雕塑(彩色),拋光鋁及薩佩萊木支架,221 × 121.9 × 121.9釐米,©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小漢斯的觀點則是虛擬和現實不再是二元對立,界線變得模糊:“過去,我們認為藝術作品是定格的,而現在的藝術作品是有生命的,可以發生變化的。我曾遇到一個藝術家,他認為,藝術將會不只是被分為技術創造或者人創造的,而是融合的。那時我只有20歲,還不明白什麼意思。現在,我想《人類1號》就是這樣的作品,作為第五代的版本,《人類1號》已經變得不同了。”小漢斯認為,迭代和更新賦予了藝術作品生長性和生命力,這是“有機”的表現之一。
Human One《人類一號》,Beeple,2021年作,四頻道數位錄影雕塑(彩色),拋光鋁及薩佩萊木支架,221 × 121.9 × 121.9釐米,©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如果將視線從藝術作品的生成方式轉換到藝術作品的欣賞方式上,小漢斯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人造或是有機的概念,也可以挪用到觀看的角度上來。現在在藝術界,人們關心藝術品已超出了美術館的界線。這次展覽嘗試模糊藝術館和公共空間的界限,是非常好的嘗試。人們不僅可以進入看,也可以路過順便來看。展出的也不僅僅是藝術家的作品,也可以是徵集到的其他人的創作。”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的部分作品觀眾可以借由展館的玻璃窗在場外進行觀看,這是策展人和藝術家想表達的“有機”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時間玩家
Beeple對時間的關注體現在幾乎每一件作品中。他仿佛是一個時間的遊戲者,在其中體會觀察時間、累積時間、衡量時間、體會時間的樂趣。無論是積少成多的《每一天》,或是從現在開始倒數至2122年剩餘秒數的作品《S.2122》,他都在試圖以時間的尺度去平等地衡量萬物,用公認的準繩統一不同觀賞者的價值觀。而這個看似“統一”的標準,在每個人觀看過作品之後,在作品的啟示下會尋找到各自不同的答案,這也是大家值得去觀看他的作品的一點原因。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Beeple不僅是一位時間的遊戲者,也是一個時間的啟迪者,他的作品仿佛一個又一個的時間寓言,對任何生存在真實時空的人有著等價的啟示,激活人們對於時間的靈感和觀點。如同策展人、藝評人卡洛琳.克裏斯托夫.巴卡吉耶夫所説:“對於Beeple來説,記錄時間流逝的方式就是在無序的世界當中通過作品找到一些秩序或者規律。”以《每一天》為例,無盡地重復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哲學意味的思想引導——或是啟發著觀者找到自己無解卻潛藏在已發生事物裏的答案,或是讓觀者隨機性地和2007年5月1日至今的某一天産生連結。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上文提到,截至展覽開幕,Beeple的《每一天》已經持續了17年,完成了超過6000張作品。藝術家堅持每日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更新一件全新的圖像藝術作品,這需要多種數字工具的靈活運用,對社會實時發生事務的及時反饋,與網際網路參與者的深度互動。長期的連續每日更新是一件意義非凡的舉動。藝術家謝德慶曾于1978年至1986年發表五件一年表演系列作品,其中的《一年表演1980–1981 (打卡) 》,謝德慶每小時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持續一年。Beeple的《每一天》具有類似的邏輯屬性,藝術家以機械化的重復,在現代社會中尋找自由意志的幽靈。
Beeple的作品內容的本身是多元的,在他構建的反烏托邦的賽博朋克數字宇宙中,虛構與真實交織,機器與奇幻的生物並存,現實生活的流行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它們共同編織出一個盤根錯節、緊密交織、跨越文化的宏大世界。而這些或混亂或奇幻的景觀被整齊地放入亙古不變的時間刻度中,自由表達與宇宙真理互相映照,是基於超過6000張圖像作品基礎之上的另一層藝術價值。不僅如此,累積的作品意味著對過去的超過6000個日夜的藝術性回溯。當藝術品在時間抽屜裏清晰地展示,觀者借此擁有了一套觀照過往的獨特的角度。時間是《每一天》的基本邏輯,是整合歸納Beeple這一系列龐大數量作品的可被輕易理解的規則。
S.2122,Beeple,2023年作,四頻道數位錄影雕塑(彩色、有聲),拋光鋁金屬外殼,內部薩佩萊木支架,221 × 121.9 × 121.9釐米,©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同樣是由時間刻度引發的思考,如果説《每一天》是對於過去發生的創造性記錄,那麼《S.2122》則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展望。Beeple始終將超現實主義與寫實主義相融合,在“未來”的奇異場景中映射當下的事件,也在現在正在發生的事項中推演即將發生的未知可能性。《S.2122》採用動態雕塑的形式,通過對現實生態及社會的觀測,以虛擬空間為介質,向觀眾展現了2122年社會圖景的一種可能性。它不僅揭示了氣候問題的緊迫性,也呈現了人類在極端環境下所表現出的堅韌意志和力量。在這個Beelple稱之為“城市街區(city block)”的離散世界裏,時而展現出夢幻般的景象,時而又顯露出反烏托邦的面貌。一座座獨立的多單元高層建築矗立於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船隻在建築中穿梭,飛行器在空中盤旋,鬱鬱蔥蔥的植物附著在高聳入雲的建築之上,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往返進出建築物,井然有序的開展著工作。隨著雕塑的旋轉,時間與季節隨之更疊,景觀亦在不斷變換,共同在這個異乎尋常的結構中持續演變著。這一作品不僅是Beeple對人類技術發展至某一臨界點時的深刻反思,更是對人類社會未來走向的一種啟示,促使我們更加審慎地思考技術進步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微妙平衡。
數字藝術,如何呈現?
“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展覽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2024
德基藝術博物館從2018年起就啟動了數字藝術的系統研究,並舉辦了《teamLab未來遊樂園》和《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等展覽,希望將數字藝術帶入公共生活。當下,一些藝術機構正在著力推動數字藝術的收藏、展覽和研究,支援藝術家以及數字藝術生態的培養,探討下一代藝術與文化生産以及未來人文社會形態和思維範式的多重可能。
《teamLab未來遊樂園》數字藝術展,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策展人小漢斯作為藝術總監的蛇形畫廊于12年前成立專門的藝術和技術部門,負責數字與科技藝術的收藏和發展,關注研究和生産數字藝術,並專門給青少年和科技有關的展覽項目。蛇形畫廊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夠為其他藝術機構所用。裏沃利城堡當代美術館前任館長卡洛琳.克裏斯托夫.巴卡吉耶夫則認為,數字藝術與以往曾經出現過的攝影術,或者更早時期的鑽木取火一樣,都是不能切割于其他的藝術領域而單獨成立的行業,要更全面的看待,與此同時,要維護好雲空間的脆弱性。水晶橋美術館前策展人舒莎表示。我們重要的是保存文化的遺産,不僅為當下,更是為未來一兩百年的人去保存。他們的未來是我們無法預想的。我們作為機構,應該為未來的人的欣賞做好準備。未來的人能不能打開我們現在的數字格式,作為機構要認真對待。
“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展廳現場,德基藝術博物館
對於數字藝術的收藏、展覽和研究,藝術家以及數字藝術生態的培養,Beeple認為美術館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術館有獨特的功能,可以促進集體的共同體驗。美術館將會成為一個人們聚在一起,擁有關於數字藝術的共同體驗的地方。”
“飛越之線,為了可能的世界”展廳現場
隨著技術的發展迭代,相較于傳統藝術擁有更好的互動性、包容性、易傳遞性以及易理解性的數字藝術已經走過了一段路。對於未來數字藝術將走向何處,曾將藝術史視為“排除清單”的Beeple説:“答案都在藝術史裏。每個人都離不開藝術史,我的作品也會被包含在藝術史中。藝術史像一個巨大的黑洞,越看會發現越多東西,包含審美觀,甚至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