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上行的前身“景仰書院”位於景德鎮陶溪川工業遺産保護更新片區,這個寧靜的院落曾是陶機廠倉庫及設備用房,記錄著景德鎮這座制瓷小城數百年的過去。
國內著名建築師、直向建築創始人董功打破了傳統酒店的空間佈局,針對原有的倉庫、宿舍和配電房進行保留、修繕和局部加建,秉持著“連結過去、保護記憶、共建未來”的理念,尊重時間的痕跡,最大程度保留著在地文化的生命力。
Ⓒ偏方攝影
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德鎮陶溪川文創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剛好
開幕式現場,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德鎮陶溪川文創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剛好表示,未來的川上行將召集更多的文化學者和藝術創作者共同參與,豐富川上行建築空間,使其成為一個不斷生長的“藝術文化發聲體”,激發多種可能性和想像力。
川上行文化顧問,川上行系列展覽總策劃-汪莎
在川上行,建築的光影流動變化中,總有未曾展開的敘事等待被講述。作為川上行的文化顧問機構,藝文力希望通過抽象的藝術形式,激發建築深層的情感與意義。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承載著城市的風格、故事和記憶;而聲音則是媒介,將土地的文明、歷史與故事娓娓道來,傳遞給每一位到訪者。聲音藝術家們通過聲音裝置、音樂等媒介展現當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促使不同背景的文化在作品中相互交融。
策展人-舒珊
此次展覽以“聲”為主題,由川上行出發,探索建築與藝術的結合。展出五位藝術家的多件作品,從多種聲音藝術表現形式出發,探討時間流逝的聲音、自然的聲音、地磁的聲音、樂符之音、空間與觸覺的聲音,以及靈魂旋律的生命之聲。
聲音藝術是一種獨特而富有創造力的表達形式。在建築中,聲音元素與空間結構、材料及環境相互作用,營造出獨特的氛圍與情感共鳴,呈現出別樣的藝術視野。
因此,川上行的首個展覽,以「亦聲亦景」為主題,聚焦聲與景之間的關係,呈現聲音與建築空間的跨文化互動。通過聲音藝術與建築的從容對話,逐步激活空間中流轉的記憶與情感。我們希望觀眾不僅能通過聆聽、觸摸和感知,更深入地理解聲音與建築空間之間的聯結,還能體會在地文化與當代藝術的交融之美。
何為建築?除了它在長度、寬度與高度等客觀尺度上的定義,人類同樣通過視覺、聽覺等主觀感知來體驗建築的存在。聲音藝術家Bernhard Leitner曾將聲音視作一種與木頭、玻璃等相似的材料,認為在技術足夠發達的情況下,聲音可以打破視覺與聽覺的界限,成為“看得見的線條”,從而構建出全新的空間。
ⒸUCN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在《建築的聲音》一書中,進一步強化了空間與聲音的緊密聯繫。他通過聲音的模擬,打破了傳統建築設計的框架,用不同的擬聲詞表達建築之間的關係,賦予建築以更多維的感知體驗。
ⒸUCN
在設計陶溪川·川上行時,建築師董功同樣深刻意識到聲音對空間的重要性。酒店的回廊式多層結構巧妙地形成了一個聲音回廊,每一絲細微的聲音都被放大和清晰傳遞。遞進的結構隔絕了外部噪音,優化了回廊內部的聲音環境,造訪者可以在這裡體驗到獨特的聲場效果,使整個川上行成為了一個天然的聲音場所。
本次展覽我們特別邀請世界音樂家,享譽世界的“靈魂歌者”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 Namtschylak)來到展覽現場,在空間裏用歌聲與繪畫與建築産生特別的藝術化學反應。
創作現場-川上行梧桐院
在珊蔻的身體裏,流淌著萬千難以馴服且永不停歇的旋律與樂章,這些無形而有衝擊力的音符,繪製出她精神音樂殿堂的圖騰。從她那悠揚的歌聲中,生命的力量被賦予了聲音,娓娓道來,每一段旋律都是對生命力最深情的詮釋。以吟唱輕啟生命力之門的序曲,到這些旋律化作她身體內涌動的軌跡與不竭的精神源泉。
作品現場
此次在10月17日展覽開幕當天,珊蔻為到訪者獻上聲音身體行為繪畫,以聲音驅動畫筆,更直觀地展現聲音流動的痕跡。也預示著未來的川上行,將以各種藝術形式,展開空間的書寫與敘事。
創作現場
聲音藝術究竟有多少種可能性?作為一種在近百年才興起的當代藝術形式,聲音藝術的定義始終模糊,但這種模糊恰恰賦予了它無限的可能,使其能夠與任何藝術形式結合。聲音不僅能夠傳遞超越語言的情感,還能讓語言以另一種方式被聆聽。儘管相較于視覺藝術,聲音藝術的普及度較低,但人類對其探索從未停止。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聲音藝術先鋒約翰·凱奇(John Milton Cage),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斷打破傳統音樂的界限,拓寬了聲音藝術的邊界。1942年,凱奇在芝加哥的街頭聽到了交通噪聲、汽車喇叭聲和司機的喊叫聲,他敏銳地從這些噪音中捕捉到了美感,併為肯尼斯·帕徹恩的廣播劇《城市戴著軟帽》創作了複雜的聲音背景。這一創作展示了城市噪音與聲音藝術在他作品中的奇妙融合。
展覽現場-川上行茶室
凱奇最為著名的作品《4'33"》 (1952) 是一件無聲的音樂作品,表演者在4分33秒的時間裏什麼也不演奏,觀眾只能聽到房間中的環境音。在這件作品中,凱奇解放了聲音、表演者和觀眾,使每一個個體的聲音都成為藝術的一部分,然而這一切卻是由藝術家有意編排的。進入1970年代,凱奇開始將喬伊斯、梭羅等文學作品轉化為音樂,用音樂符號記錄下聲音的變化,探索“可聽”與“不可聽”之間的邊界。約翰·凱奇一生致力於將音樂的不可見變為可見,留下了從視覺和聽覺層面同時解讀音樂的探索足跡。他的實驗性創作開闢了聲音藝術的更多可能,也為後世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源泉。
本次展覽特別展出了約翰·凱奇1989年的版畫作品《Global Village》。他一生專注于不斷突破藝術界限,塑造了聲音藝術的多重可能性,而這種多樣性在川上行,也會被無限延展。
日本藝術家赤松音呂(Nelo Akmatsu)來到川上行時,通過窗簾望見公共空間中的老樹與以樹為靈感設計的木質建築,這一景象讓他回想起在日本傳統園林的茶室中聽到的水琴窟(Suikinkutsu)之聲:陶罐倒置埋在地下,底部留有小孔,當水滴入其中時,産生微妙而深邃的迴響,仿佛來自地底深處。
展覽現場-川上行畫廊
赤松音呂以其細膩的感知力,將“地下之音”轉化為“地上之音”,創作了作品《地磁水琴窟》(Chijikinkutsu)。這件作品由數百個盛滿水的玻璃杯構成,杯中漂浮著細細的針。通過演算法控制的電流驅動,連接著玻璃杯上的線圈,帶動針的移動,針撞擊玻璃時發出細微而隨機的聲音。在赤松音呂看來,人類無法直接感知地磁的存在,但它卻時時刻刻影響著地球上的一切:候鳥的遷徙、極光的形成,甚至人類的情緒波動,無不與地磁場緊密相關。這正如聲音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無形無質,卻不可或缺。
展覽現場-川上行畫廊
以聲音對話自然、與建築共鳴,正是「亦聲亦景」希望每一位到訪者在聲音藝術之旅中體驗到的奇妙感受。隨著自然律動的變化,藝術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與周圍環境融合,隨時間生長,呈現出和諧共生的在地文化。這一過程不僅賦予了藝術作品新的生命力,也為到訪者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使他們在作品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生長。
作品視頻
藝術家呂連濤到訪川上行時,最享受的莫過於在回廊間穿梭。隔絕了外界的噪音干擾,他在靜謐的空間裏,感受到建築之間孕育出的聲音:風拂過樹葉時的輕響仿佛交響樂團的合奏,雨滴落在不同角落時,又彈奏出截然不同的樂曲。回廊層層疊疊,仿佛將自然的聲音放大,使呂連濤感受到一種強大的能量。他希望通過藝術作品讓到訪者在這裡靜靜坐下,陷入思考。於是,他為展覽帶來了作品《噓!》。
展覽現場-川上行庭院
儘管《噓!》並非首次展出,但每次展覽都會因不同的空間而進行新的嘗試。呂連濤從一個簡單的動作——手指敲擊桌面——出發,通過不同的物品或空間,例如椅子、樓梯、房屋的角落,甚至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探索聲音的生成與變化。在《噓!》中,聲音成為一種偶然的産物,傳遞著一種無法人為控制的情緒。“我希望作品能與建築融為一體。比如,我讓一個雕塑的腿不斷踢向建築外墻,發出聲音,此時整個空間仿佛變成了一個‘鼓’。觀眾在建築外部可以看到踢腿的動作,但聲音已被空氣吸收。走進建築內部,觀眾只能聽到巨大的聲音,卻看不到動作。這種狀態下,聲音既具象又抽象,建築仿佛擁有了生命。”
展覽現場-川上行庭院
自然的低吟,聲音的流動,在建築空間中交織,融合為更加極致與先鋒的藝術之音。讓聲音與建築形成有機整體,在互動中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力,這正是“亦聲亦景”聲音藝術展覽的核心理念。
策展人舒珊指出,當代藝術一直在嘗試將作品與建築結合,從商業體的快閃裝置到街頭的藝術作品,建築因此變得更加富有藝術性,而藝術也充滿了無限可能性。然而,她觀察到,很少有人探討藝術如何與建築實現真正的融合,這正是“亦聲亦景”展覽的目標——讓聲音藝術裝置不再只是裝飾,而是深入探索建築背後的故事,並挖掘聲音藝術的極致潛能。
以下視頻來源於:川上行HOTEL公眾號
作品視頻
李星宇回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入川上行回廊時,感受到樹木的呼吸與生長,自然之聲輕輕掠過,仿佛陣陣耳語。在他看來,樹木雖無聽覺,卻能夠通過其他方式感知那些被人類忽視的聲音。聲音裝置作品《聲外之聲》正是希望帶領到訪者以植物的視角,換一個角度去感知、聆聽這個世界。李星宇認為,環境中的溫度、濕度會隨著季節與人類的活動而變化,生活因此産生細微的聲音,這些聲音構成了獨特的“音樂資訊”。雖然這些環境音常常超出人類聽覺的範圍,但藝術創作的意義恰在於跳脫日常慣性的認知,帶領觀眾重新“聽見”周圍的世界。
展覽現場-川上行梧桐院北側
李星宇從傳統音樂人轉型為聲音藝術家,正是源於他對更廣闊音樂表達的渴望。在亞馬遜雨林中,萬物之聲讓他仿佛置身恢弘的交響樂現場,而當地土著樂器的演奏,則超越了傳統音樂體系的分類和歸納。“聲音藝術本質上是一種抽象的表達,擁有廣闊的想像空間,同時也蘊含強大的情感能量,它傳達的資訊可以完全超越語言。”
他進一步思考道:“人類文明逐漸將我們與自然隔離,我們被困在一個又一個感官的壁壘中。《聲外之聲》或許能促使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環境,重新思考自然的複雜與多變。聽覺只是感官之一,生物通過複雜的神經系統和多感官協作來捕捉資訊,這種神秘的未知仍有待我們不斷探索。”
在《聲外之聲》中,李星宇嘗試讓藝術作品真正融入空間,與其産生無法替代的關聯。作品通過雙重交互方式——以環境氛圍聲引導觀眾感知,並通過編程交互裝置將不可聽見的維度轉化出來,在虛實交錯中構建出人與自然之間的時空縫隙。
正如“景仰書院”這個名字所蘊含的意義,陶溪川·川上行的未來承載著成長與智慧,終將走向“景仰”的理想。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閱讀陶瓷文化與歷史,還能夠親身體驗藝術創作。川上行不再僅是一座居住空間,它更是激發創意、促進社區互動的藝術場域。
陶溪川作為一個多元藝術平臺,始終致力於為當代藝術和“年輕態”藝術家提供探索與討論的機會。未來,這裡將為後續的藝術家提供新的創作方向,為跨界融合的藝術形式開闢更多的切入點,激發無限的創作可能性。
參展藝術家介紹
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 Namtschylak)
來自圖瓦的世界知名聲音藝術家,以其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獨特的呼麥唱法聞名於世。她的音樂橫跨前衛爵士、電子音樂和圖瓦傳統音樂,深入探索了聲音與靈性、自然之間的關係。珊蔻既是圖瓦文化的守護者,更是全球音樂創新的先鋒。
呂連濤
2013 年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獲學士學位,2019 年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獲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呂連濤持續關注機械與互動裝置的創作,不斷尋找用機器來闡釋人與社會複雜關係的可能性,追問“人是機器”的古老命題在當今的特殊含義。藝術家以機械為媒介,力圖展現不易被察覺的人類意識與行為,以此揭示設備之“義肢”性與賽博時代的數字控制之間的荒誕辯證。在他的作品中,人(不論是自然的人類器官還是抽象的社會符號)往往被轉化為機器,在重復、笨拙、滑稽的機械運動中,人與社會的本質與真相得以顯現。他的作品傳達出一種冷靜克制而又倔強執拗的風格,並以一種詭譎的姿勢吸引著觀眾,邀請人們一起對作品呈現的問題進行思考與回答。
李星宇
聲音藝術家、獨立音樂人、鯨魚馬戲團主創、52Hz聲音館發起人。
李星宇通過個人音樂項目“鯨魚馬戲團”已發行7張錄音室專輯、8張實驗專輯。發起藝術項目“52Hz聲音館”,旨在發覺“音樂”之外的聽覺藝術空間,首個項目“亞馬孫雨林尋聲計劃”廣受關注2018年發起“尋聲西遊記”項目,在新疆多地記錄民間音樂並打破傳統作曲方式即興錄製融合風格音樂作品。2024年發起“尋聲大航海”項目,帶領團隊駕駛帆船在全球海域錄製海洋下的聲音。
對於聲音藝術家李星宇來説聲音既是理性的物理元素,又是感性的抽象表達,而他則擅長將這兩種方式合二為一,讓聲音成為他的語言,成為他不可替代的、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
約翰·凱奇(John Milton Cage Jr.)
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阿諾德·勳伯格的學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個樂章,卻沒有任何一個音符。他是幾率音樂(aleatory music,或“機會音樂”(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樂器的非標準使用)、電子音樂的先驅。雖然他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認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時是一位蘑菇專家。
赤松音呂(Nelo Akmatsu)
出生於東京,現居神奈川縣。2005 年,他完成了東京藝術大學跨學科藝術系的學習。他使用各種媒體創作喚起時間感的聲音裝置、事件類型的裝置、視頻、雕塑、繪畫和照片。2015 年,他的作品 Chijikinkuz 獲得了 Ars Electronica Golden Nica 數字音樂和聲音藝術類獎。
「亦聲亦景·聲音藝術展」
主辦:陶溪川、川上行
出品:藝文力
文化顧問:汪莎
策 展 人 :舒珊
執行統籌:魏丹丹
平面設計:李美智、楊延、甘林梓
展覽傳播:王藝蓉
攝影:陳惜玉
執行團隊:李一楠、張倩、馬望舒、馬喻言、賈明昊
志 願 者 :田草、周方舟、毛亞倩、王希、方菁晶、張琪瑞 、 范慧君、徐軒
展覽地點:陶溪川·川上行酒店、 美術館 | 隱茶室|香樟林|回廊
參觀方式:訂房客人可免費參觀
對公眾 每週三、週六預約參觀
展覽時間:2024年10月17日 -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