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聚焦地方重塑與藝術創新——上海大學舉辦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研討會

聚焦地方重塑與藝術創新——上海大學舉辦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研討會

時間: 2024-11-19 11:15:54 | 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2024年11月16-17日,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辦。活動由上海大學主辦,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公共藝術專委會、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共同承辦。

活動期間,舉行了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成立儀式、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國際公共藝術研討會、國際公共藝術案例展等系列活動,旨在以學術研討、成果展覽、圓桌對話等多元形式,開展國際公共藝術領域的學術交流。本次活動邀請了中國、美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南非、尼日利亞、哥倫比亞、南韓等15個國家的 60 余位內外專家學者,聚焦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相關熱點問題,通過分享與研討,共用國際公共藝術的前沿研究成果,探索國際公共藝術領域的成功經驗,探討國際公共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進國際公共藝術研究學術平臺的建設,推動國際公共藝術專家智庫網路構建與發展。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公佈了7大地區獎,其中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全球大獎為布裏佐·烏雷蒂尼(Fabrizio Urettini)的“會説話的手”。

開幕式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金江波主持

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代表主辦方在開幕上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開幕上致辭

國際公共藝術協會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在開幕式致辭

開幕式邀請了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夏煜靜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為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揭牌

11月16日上午9點,國際公共藝術成果發佈暨研討會開幕式在上海大學圖書報告廳舉行。開幕式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金江波主持。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范迪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夏煜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國際公共藝術協會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國際公共藝術協會(IPA)副主席、美國《公共藝術評論》雜誌創刊人傑克·貝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科學與藝術學會理事長、復旦大學教授金亞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理事長、品牌中國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彬,以及來自國內文化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重要學者以及世界各地公共藝術領域的專家出席開幕式。

研討會聚集地方重塑與藝術創新

“地方重塑”理念是公共藝術的核心價值,旨在凸顯公共藝術以藝術的語言和方式在緩解社會矛盾、解決公共問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和重要價值。“地方重塑”是對地方物質空間的重塑,更是對其所在地方精神生活、文化內涵的重塑與提升。本次研討會圍繞“地方重塑與藝術創新”的主題,國內外藝術家、策展人和專家、學者從公共藝術的創新探索、公共藝術的社會作用、公共藝術的發展趨勢等方面展開研討,探索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新形式與新途徑,探討公共藝術解決公共問題的新方式與新理念,挖掘公共藝術的社會價值與意義。通過國際交流與研討,探索驅動國家和城市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與成功經驗。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教授在主旨發言中致辭

在主旨發言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教授,以“公共藝術在中國”為題,探討公共藝術在建設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激活鄉村社會傳統文化資源、統籌城鎮化進程中的社區文化建設、促進全民公共意識的提升,以及探索公共文化與公共藝術教育的關係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在主旨發言中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以“中國式公共藝術的三個界面”為題,討論了公共藝術的政治性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繫,總結了“中國式公共藝術”的三個界面,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美育”、公共“參與”和自發“出演”三個特徵,並指出中國式公共藝術是三種形態博弈、交織、融合和妥協的結果。三個界面分別為:由政府主導的、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讓接受者和參與者通過自上而下的、有組織的社會美育為載體,形成共情、共識,進而取得同心、同向、同一的社會凝聚力的公共藝術方法;伴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具有現代公共精神,尊重不同,強調基於平等對話和交流、具有自組織特徵,注重“參與”的公共藝術形態,立足於新興的中産階級社會,構成中國式公共藝術的另一個重要特徵,也是大家在藝術領域中討論的主體部分;立足於底層民間個體的,基於鄉約禮俗,具有強烈自發性質的,強調自我表達的公共藝術形態,它存在於基層、民間和鄉土中國的日常生活和節慶之中。

非洲評論家、策展人,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塞內加爾館的策展人馬桑巴·姆貝耶在主旨發言中致辭

非洲評論家、策展人,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塞內加爾館的策展人馬桑巴·姆貝耶的發言主題是:“致索比:拾起並改變”。他在演講仲介紹了塞內加爾生態公共藝術的發展情況,並以當地一位致力於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視覺藝術家和環保主義者桑巴·薩爾(Samba Sarr)的名為“著手清潔”(Set Setal)的項目為例,深入分析了該項目如何以藝術的方式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並在促進社區發展、藝術教育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米蘭市文化博物館(MUDEC)公共藝術負責人兼館長瑪麗安·普格利澤在主旨發言中致辭

米蘭市文化博物館(MUDEC)公共藝術負責人兼館長瑪麗安·普格利澤的演講主題是“公共藝術、博物館和社區之間的滲透性”。她介紹了近年來米蘭公共藝術都發展情況,指出在公共空間重要性的日益提升和城市景觀的不斷變化的需求下,應思考公共藝術如何結合城市的發展需求進行轉型發展,尤其是針對社區需求時,博物館如何與社區進行緊密合作,為社區的文化建設與發展賦能。

研討會現場

在11月16日、17日兩天研討會中,來自國際的20多位公共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與30多位中國公共藝術的實踐者、研究者齊聚一堂,從公共藝術創新探索、公共藝術的社會作用、公共藝術的發展趨勢等方面展開研討,並圍繞熱點議題進行對話,呈現了公共藝術在城鄉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和最新案例。

國際公共藝術成果發佈會揭曉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獲作品

國際公共藝術協會副主席、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院長汪大偉詳細介紹了2024公共藝術獎的評審情況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左)為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全球大獎得主布裏佐·烏雷蒂尼(Fabrizio Urettini)(右)頒獎

2024年11月16日晚,由上海大學主辦,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公共藝術專委會、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共同承辦的國際公共藝術成果發佈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會上揭曉了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獲作品,7大地區獎和2024國際公共藝術大獎。其中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全球大獎為布裏佐·烏雷蒂尼(Fabrizio Urettini)的“會説話的手”。

嘉賓合影

據主辦方介紹,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在全球共徵集到78個案例參評案例,形式涵蓋了裝置、建築、雕塑、壁畫、行為表演、活動等多種類型。評委們在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期間,圍繞評選標準,結合自己的專業經驗,充分挖掘 “地方重塑”的公共藝術價值理念,遴選出34件入圍案例。案例反映出近年來全球公共藝術實踐在理念和方式上的創新探索,體現了公共藝術發展趨勢與價值引領。

國際公共藝術獎的宗旨是以傳播公共藝術核心價值為目標,通過研究世界各地優秀案例,揭示公共藝術在改善公共環境、提高生活品質、提升文化藝術水準、促進社會文化發展等方面的國際成功經驗,併為主辦地賦能。地方重塑理念,是公共藝術的重要價值,以藝術的方式促進文化發展,服務城市建設,解決社會問題,對地方精神生活、文化內涵的重塑與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

布裏佐·烏雷蒂尼(Fabrizio Urettini)的“會説話的手”

歐亞地區獲獎案例&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全球大獎是布裏佐·烏雷蒂尼(Fabrizio Urettini)的“會説話的手”(Talking Hands)。“會説話的手”是布裏佐·烏雷蒂尼在義大利特雷維索地區發起的一個藝術活動項目。評委阿諾·范·羅斯馬倫(Arno Van Roosmalen)認為該作品旨在為來自難民接待中心的尋求庇護的年青人提供專業的藝術培訓。該項目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文化“形象”、抱負以及奉獻精神,拓展認知,提升技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設計作品。“會説話的手”融入了當地的工藝産業,為尋求庇護者找到了“市場”,並幫助他們融入社會。作為一個社會參與的設計工作室,“會説話的手”不僅在藝術方面進行探索,還為尋求庇護者提供社會、法律和醫療支援等方面的培訓,更是基層社會包容、價值設計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參與者。“會説話的手”從一個活動項目起步,並通過長期的轉型過程,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參與式實驗、設計和社會創新的“永久工作坊”。

瑪琳娜·梅爾斯和托德·博斯(Marlena Myles & Todd Boss):《達科他精神漫步》:(Dakota Spirit Walk)

北美地區獲獎案例是瑪琳娜·梅爾斯和托德·博斯(Marlena Myles & Todd Boss)的《達科他精神漫步》(Dakota Spirit Walk)。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際雙年展協會的創始主席,評委李龍雨認為,《達科他精神漫步》以增強現實的藝術方式展現美國明尼蘇達州達科他地區的歷史和文化。該作品在每個與歷史文化對應的地點上設置增強現實裝置,引導人們了解土地對美國印第安社區的意義、土著歷史以及土地生命力的精神及其政治意義。作品極富詩意,講述了美國原住民、斯皮裏特萊克達科他部落公民和藝術家自己的故事,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生動的動畫述説歷史。作品中應用的增強現實技術是與明尼阿波利斯的像素農場和創建Revelo AR應用程式的紀錄片製片人托德·博斯合作完成。現在許多人都不了解過去達科他人的故事,通過藝術家的創造,這些故事再次被展現出來。正如藝術家所説:“我們需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蘊藏在這裡的更深層次的力量。”

阿特麗斯·岡薩雷斯(Beatriz González):《無名光環》(Anonymous Auras)

拉丁美洲地區獲獎案例是比阿特麗斯·岡薩雷斯(Beatriz González)的《無名光環》 (Anonymous Auras)。哥倫比亞共和國銀行策展、藝術收藏部門負責人、EAN大學和洛斯安第斯大學教授,評委勞拉·扎爾塔介紹説,《無名光環》是由藝術家貝比阿特麗斯·岡薩雷斯創作的一件強有力的藝術裝置。岡薩雷斯是哥倫比亞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件作品位於哥倫比亞波哥大中央公墓中,旨在紀念哥倫比亞60多年的武裝衝突中的無名受害者。8957塊墓碑上富有象徵意義的剪影,是對日常新聞中視覺畫面的回應。岡薩雷斯的作品拯救了中央公墓的四座歷史建築,通過創造一個深刻的記憶之地使它免遭破壞,併為社區提供了緬懷親人的空間。《無名光環》在2019年被列為哥倫比亞國家遺産,將公共場所轉變為能夠引起強烈共鳴的安全空間,匯聚生者,緬懷逝者。

“巢”藝術團體(The Nest Collective): “缺失部分”項目(The Missing Bits)

非洲地區獲獎案例是“巢”藝術團體(The Nest Collective)的 “缺失部分”項目(The Missing Bits)。據開普敦大學非洲城市中心高級研究員,評委萊克·塞塔斯介紹,“巢”藝術團體是肯亞內羅畢的一個多學科交叉的藝術團體,活躍于當代藝術、公共藝術、時尚、電影、攝影等創意實踐領域的前沿。“缺失部分”項目源於該團體對報紙檔案、社會文化和政治歷史的關注。該項目在中央圖書館附近的公共空間中展出了來自Book Bunk存儲庫的1963年、1973年和1983年的英語和斯瓦希裏語新聞檔案。這次展覽成為了促進肯亞人在當代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等方面進行對話的催化劑。“缺失部分”項目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超越了檔案和存儲庫的局限性,將知識、歷史和日常生活的空間進行了拓展和民主化。圍繞這些倡議的一系列活動帶來了更深入的參與式對話,引發了人們對於生活記憶和殖民遺留問題的反思。

Anga藝術團體(Anga Art Collective):“kNOw學校”項目(kNOw School)

西中南亞地區獲獎案例是Anga藝術團體(Anga Art Collective)的“kNOw學校”項目(kNOw School)。據卡拉奇雙年展首席執行官,評委尼洛弗·法魯克介紹,“kNOw學校”是Anga藝術團體發起的公共藝術干預項目,激發了印度阿薩姆邦農村社區的活力。該項目旨在賦予青年力量,超越殖民主義的“認識暴力”。通過創新的教學實踐,為社區互動、本地智慧發掘和個體技能提升開闢了空間。藝術、設計與手工藝中的跨代際和跨學科合作,將傳統知識與當代思想相融合,充分考慮社區需求和願景,挖掘了參與者的創造力、提升了參與者的應變能力。kNOw學校的力量還在於,它超越了地理和時間限制,具有改變社區認知的潛力。Anga藝術團體的公共藝術策略,賦予了社區居民文化權利,為社區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希望。

愛麗絲·佩姬(Alison Page)和尼克·拉恰伊扎克: 《海陸之眼》(The Eyes of the Land and the Sea)

大洋洲地區獲獎案例是愛麗絲·佩姬(Alison Page)和尼克·拉恰伊扎克的 《海陸之眼》(The Eyes of the Land and the Sea)。據墨爾本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及策展人、塔拉瓦拉雙年展首席策展人,評委艾米麗·科馬克介紹,《海陸之眼》是為紀念 1770 年澳大利亞土著居民與詹姆斯·庫克的 HMB 奮進號船員在澳大利亞卡邁植物灣國家公園相遇 250 週年而創作的,坐落于殖民時期紀念庫克登陸方尖碑的正前方。以高度敏感性和智慧對澳大利亞後殖民時期身份認同背後的矛盾衝突進行了回應。藝術家們所創造的跨越過去和現在的對話,對不同的觀點持開放態度,尊重格威蓋爾原住民持久的所有權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同時紀念了為澳大利亞做出貢獻的個人故事。藝術家收集了1770年在柯美灣發生的遭遇,並將這些故事刻蝕在每根肋骨上。這座雕塑深深紮根于雪梨柯美灣多層次的地域之中,通過與社區的合作得,展示了一段艱難的歷史,展望著共同的未來。

李豪的《盛放》——“花火計劃”(Blooming Time - Program SPARK)

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獲獎案例是李豪的《盛放》——“花火計劃”(Blooming Time - Program SPARK)。中國台灣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評委熊鵬翥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有22.5%的兒童人口為留守兒童。針對這個群體,有包括物質救助,心理輔導、安全教育的需要。而藝術做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在其中尤為稀缺。“花火計劃”是2017年由李豪發起的一個持續性項目,是以鄉村留守兒童為對象的公共藝術教育推廣計劃。基於開源的課程設計理念,設計了多項8至14歲兒童的藝術啟蒙課程,以建造空間裝置為切入點,針對兒童的心理和教育現狀,逐步開發藝術教育體系。計劃中的作品皆由隨處可見的日常材料製作,課程設計通過多元跨領域的藝術項目及互動體驗,讓孩子在創造的樂趣中,與自我、他人、世界建立起新的關係,開創新的視野。“花火計劃”是以人為核心,因地因時而計劃的流動公共藝術計劃,通過藝術的種子,散播、耕耘人的心性與心靈,營造新的公共價值。

2024國際公共藝術獎具體內容在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網站http://www.sh-iipa.com/進行公佈,本次國際公共藝術研討會的詳細內容將另附文章介紹。

(本文資料來源:上海大學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

聚焦地方重塑與藝術創新——上海大學舉辦國際公共藝術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