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軍是⼀位出⽣于中國湖北、現居英國倫敦的視覺藝術家。他的成⻓經歷充滿了在不同城市和國家之間的漂泊,加上多元且複雜的環境,使他對世界形成了多樣的視⻆,也激發了他對情感表達的興趣。他選擇從中國移居英國,既是為了在更契合⾃⼰身份的環境中⽣活,但同時也在新的⽂化語境中掙扎于⾃我⽂化認同,⾯對身為異鄉⼈所帶來的各種壓⼒。這種⽣活中的不穩定與不安全感深深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促使他去表達⾃⼰的感受與想法。他的藝術作品曾獲得多個獎項並在全球多個畫廊展出,包括愛丁堡的 Royal Scottish Academy、倫敦的 The Blackdot Gallery, Swanfall Art 和 The Bricklane Gallery,以及中國⼴州美術學院。
在格拉斯哥⽣活期間,作為獨⾃⽣活在異國的異鄉⼈,孤獨和不確定感成為他⽣活的常態。他在⾃然和空間中尋找慰藉,通過鏡頭捕捉當下之美——⽆論是樹⽊的⾊彩、落葉的舞動,還是雪景的寧靜。這些瞬間如同記憶,反映出時間的流逝。時間如流⽔般模糊,記憶也像照⽚⼀樣逐漸褪⾊,⾊彩和感知交織成越來越難以重現的⽚段。
⼤⾃然元素在劉賢軍的第⼀個作品中佔據主導地位,在⼤⾃然的四季變換中,他能夠清晰地觀察和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他沉浸于捕捉當下之美的過程中——⽆論是樹⽊的鮮艷⾊彩、落葉的舞動,還是雪景的寧靜。這些影像如同⼈們的記憶,映射出時間的流逝。⽇復⼀⽇,年復⼀年,記憶如同照⽚逐漸褪⾊,化作⼀幅難以重現的⾊彩與情感的畫卷。他決定在⼀年四季的不同時刻拍攝這個項⽬,最終花了三年才完成。當對某個季節的拍攝效果不滿意時,他只能等待來年再次嘗試。這⼏乎成為在不完美的模糊影像中尋求完美影像的探索過程。這些瞬間和感受啟發了他的第⼀個項⽬,逐漸演變為《The Form of Memories》。
這組作品的創作⽅式源於⼀次偶然的靈感,並以印象派畫作為啟發,突破了傳統攝影的邊界。⼤約三年前,劉賢軍在公園散步時⽆意中拍攝了⼀張⻓曝光照⽚。因為⼿部的⼀個輕微抖動,照⽚意外地呈現出獨特的效果。攝影本身是⼀種捕捉時間的⽅式,⽽劉賢軍對時間這⼀主題始終有著深厚的興趣。從那⼀刻起,他開始進⼀步探索時間的概念與創作⼿法,利⽤⻓曝光所帶來的模糊效果,象徵時間流逝帶來的獨特感受。正是這個意外的瞬間成為靈感的源頭,促成了項⽬《The Form of Memories》的誕⽣。此外,他還借鑒了印象派畫家如 Oscar-Claude Monet 的表現⽅式,嘗試將繪畫的⼿法融⼊攝影創作,以突破和拓展傳統攝影的邊界與可能性。
2021, The Form of Memories
2022, The Form of Memories
2021, The Form of Memories
2023, The Form of Memories
他對時間的感悟延續到了第⼆個項⽬《Time》,靈感源⾃他在離開家鄉⼗五年後重返家鄉的經歷。他拍攝了⾃⼰的第⼀個家,房間內的⼀切仍保留著 15 年前離開時的模樣。這次重返的經歷讓他對時間流逝的⼒量感觸頗深,並通過影像記錄了這種時光帶來的⽆形改變。更進⼀步地,他也開始反思快速發展的經濟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對個⼈⽣活、城市⾯貌以及家庭環境的深遠影響,並對此産⽣了濃厚的興趣。站在更宏觀的⻆度,他審視了中國過去⼆⼗年的⻜速發展對個體和集體的影響,這種深刻的體悟最終促使他將這些感受凝結成項⽬《Time》。
《時間》這個作品展現了完全不同的⻛格——影像不再模糊,⽽是清晰呈現。劉賢軍⽬睹家鄉的巨⼤變遷,同時也發現了⼀些未變之處:陽臺後的樹林被開發,叔叔的家和童年玩耍的桃樹林已消失。⾛在熟悉的街道上,曾居住於此的親友,⽽其中⼀些⼈已不在⼈世。城鎮中的⼀切似乎都在改變,但當他回到家中,看到房間依然如記憶中的模樣,只是多了⼏分歲⽉的痕跡。這⼀刻,他深切感受到時間所帶來的⼒量。
這部作品採⽤了全新的⾮⻓曝光拍攝⽅式,更加專注于構圖的細節。他刻意創造出帶有瑕疵的構圖,畫⾯少有筆直的線條,並在畫⾯邊緣留有⼀些突⺎不完整的物體。對他⽽⾔,這些物件在不完美的構圖中就恰如他腦海⾥中的記憶本身,每⼀件物體都都隱藏在邊邊⻆⻆。
2023, Time
2023, Time
2023, Time
2023, Time
2023,Time
2023,Time
Xianjun Liu
在劉賢軍的項⽬中,時間,孤獨和不確定性的主題反覆出現。他在創作過程中,會⾸先深⼊思考並感受當下的情緒,試圖明確在那⼀刻觸動他的是什麼,然後將這些感受融⼊作品中。光線也在他的作品中起著關鍵作⽤,每⼀絲光影的變化都會帶來不同的情緒體驗。劉賢軍努⼒通過作品捕捉並表達這些細膩的變化,但他也意識到,不同的觀眾在觀賞他的作品時,可能會體驗到與他初衷截然不同的情感。這種差異令他深感興趣。特別是當觀眾不了解他時,他們會如何解讀這些作品、産⽣怎樣的情緒反應,對他⽽⾔,是⼀種令⼈著迷的觀察。
⾯對不同的經歷和⽂化,⼈們可能⽆法産⽣共鳴,這種情況並不罕⻅,但作品中的情感依然能夠傳達。劉賢軍通過攝影的鏡頭搭建起了和觀眾溝通的橋梁,以觀眾⾃⼰的⽅式去解讀這些作品所帶來的感受,讓每個⼈在作品中找到⾃⼰的情感共鳴,這種交流體現了他藝術作品的多樣性。
劉賢軍通過視覺藝術創作,既是時間和記憶的探索者,也是跨⽂化身份和情感表達的橋梁。他的作品深受漂泊和變遷的⽣活經歷影響,將個⼈情感與全球化進程中的身份認同議題相結合。他以獨特的視⻆捕捉時間的流逝、社會變遷對個體和家庭的影響,以及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們所經歷的孤獨和不確定性,這些作品傳遞出他對時間、空間和身份的深刻感悟。作為⼀位⽣活在異鄉的視覺藝術家,劉賢軍承擔了向觀眾呈現全球化和現代化對個體與集體産⽣影響的責任。他通過⾃然的四季輪迴、⻓曝光的模糊影像以及對舊物的重新解讀,象徵性地表達了時間的不可逆和記憶的脆弱。他的作品《記憶的形式》便是這種責任的具體體現,通過捕捉⾃然景⾊和流逝的瞬間,表達了記憶如同褪⾊的照⽚⼀般不可挽回的特質。
在當代社會中,劉賢軍的藝術創作也在反映社會變遷對個體⽣活的影響。通過項⽬《時間》,他站在更宏觀的⻆度審視快速經濟發展對城市、家庭與個⼈的改變。這種觀察不僅是他對⾃身經歷的記錄,也在當代藝術中為探討⽂化身份、記憶和社會變遷提供了發聲的平臺。他的藝術實踐因此承擔了連接個體記憶與集體歷史的責任,提醒⼈們關注時間帶來的變遷與遺憾,進⽽引導觀眾在變動的社會中反思⾃我、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