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中國繪畫源流》:一部追源溯流的極簡中國繪畫史

《中國繪畫源流》:一部追源溯流的極簡中國繪畫史

時間: 2024-09-27 15:21:13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中國繪畫源流》 陳履生著

遠古的彩繪陶器告訴我們先民有著怎樣的審美風尚?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留下了什麼樣的審美密碼?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又記錄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觀念?……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撰寫的《中國繪畫源流》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以20萬字講完中國藝術故事,試圖為讀者呈現一部跨越萬年的中國繪畫藝術史。

在新作《中國繪畫源流》中,陳履生以時間為軸,從遠古的彩繪陶器到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從漢代的畫像石到魏晉南北朝的佛教藝術,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文人畫,他對這些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進行了細緻的解讀,並細緻地梳理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歷程。

陳履生認為,這本《中國繪畫源流》立足於中國繪畫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和主要關係。他説:“我一直希望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思想去研究繪畫史的源流與發展,去發現繪畫史的問題與關聯,同時,在繪畫史研究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新的看法。當然,這裡面也會增加一些新的材料。”陳履生坦言,對於重寫或續寫繪畫史這樣一种老調重彈,如何能寫出自己的特點和新意,應該説是有一定的難度。他認為,相對於其他版本,《中國繪畫源流》可能是一個“簡本”,但這個“簡”並非思想之簡,而是對浩瀚史料做了精簡和取捨,對不同時期主要畫家的藝術特點和成就、社會影響,以及他們對於中國繪畫史傳承的關鍵性意義進行了簡明而又準確的闡釋。

從流派到思潮,從畫家到作品,陳履生在歷史長河中溯流追源,用簡明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中國繪畫藝術曲折而豐富的歷史發展進程,可以讓我們得以賞盡中華文明綿延萬年的風雅傳承。比如在談到人類繪畫歷史時,他從考古學介入:“人類的繪畫始於記事的功用,始於對未知的探索,始於對信仰的崇拜,始於對自然的模倣,始於對美的追求。就功用而言,在距今 3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西省朔州市峙峪遺址中,就發現了一片獸骨刻有似羚羊、飛鳥和獵人的圖像,這種早期的肖形與倣生的刻畫,無疑是和生産、生活相關的,對圖像內容可以做種種猜想,但基本的功用是可以確定的。由刻到繪裝飾手法的不同,可以視為表現方式的遞進。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在距今 70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遺址所見之《豬紋方缽》《稻穗紋陶盆》等都體現圖像與生活的關係。半坡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彩繪陶器,明確了繪製在工具材料方面的成型,以氧化鐵和高嶺土為主要成分的紅色和白色,構造了彩陶花紋的律動,這是中華文化發源地的黃河上、中游地區的創造,其以數量之多、圖案花紋之複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國距今 1萬年至 6000年間最重要的繪畫遺存,説明歷史進入了早期文明階段。考古學把人們帶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世界之中,那些被發掘出來的陶器似乎在敘述著歷史。通過地層關係所表現的時代特徵,揭示了中國繪畫以裝飾性的表現開啟了繪畫史的第一篇章。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彩陶人面魚紋盆》和《彩陶舞蹈紋盆》,實際上表現的是兩種主題:前者表現的是人和魚的關係,反映的是以漁獵獲得食物的生産方式;後者表現的是人類的生活,‘情動於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彩陶舞蹈紋盆》的紋飾分3組,每組5人手拉著手,蘊含著自然生發的情感表達,為了記錄這種情感而作的繪畫,是此後繪畫發展史的重要脈絡。在以裝飾性繪畫為主要特徵的彩陶上,不同的文化類型在繪畫上的差異性,表現了中國繪畫在開始時就存在地域性的特質。”

同時,本書聚焦“源流”這一核心問題,而這也是認識和了解超過5000年曆史的中國繪畫所難以繞開的核心命題。在書中,陳履生的著述不僅僅是關於源流問題的簡單敘述,或者是史料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在源流中找到了一些轉捩點和相互關係,以及它們的影響所在,從而顯現出中國繪畫在發展過程中所産生的變化,和其一直傳承到今天的這樣一個歷史過程。比如中國繪畫史:“岩畫是早期人類繪畫的表現形式,以內蒙古陰山、寧夏賀蘭山岩畫為代表,是今天認識原始形態的中國繪畫的重要資料。在賀蘭山一條東西向長達300千米的畫廊內,各種內容交織在一起,人們最能理解的是那些與狩獵、牧放相關的畫面,它們有著多重意蘊,豐富的刻繪手法、生動的造型反映了原始人對於形象的把握。西北地區還有甘肅的祁連山和黑山岩畫等。南方地區的雲南滄源和廣西花山岩畫所表現的狩獵、舞蹈、祭祀和戰爭等內容,也反映了當時人類的活動及人物關係,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差異。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述及歷代能畫人名,自軒轅至唐會昌計371人,其中軒轅時1人。軒轅(即黃帝)作為古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統一華夏部落,征服東夷、九黎族,開有記載之中華文明史,繪畫史的記載也從此開始。現代考古學的發展填補了幾千年來人們的認知空白,隨著考古發掘的新發現,中國史前繪畫藝術的起源可能還會往前推展。”

青銅時代是人類歷史上以使用青銅器為主要特徵的時代,19世紀前期由北歐學者提出,介於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那麼,青銅器時代的繪畫特徵有哪些呢?對此,本書有如下記載:“經歷了漫長而繁盛的陶器時代之後,商周時期的繪畫主要反映在青銅器上,宴飲、弋射、狩獵、戰爭、採桑、建築等紋飾,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尋常生活。青銅時代,工藝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度,藝術表現反映了王朝的中樞神經,禮儀、崇拜、制度等表現為饕餮紋、雷紋、弦紋、魚紋、鳥紋、龜紋等,更重要的是,它們把青銅時代體現王權威嚴的資訊傳遞給所有的受眾。制度性可表現為一定的數量,如無比尊貴的鼎,其不同的數量代表不同的階層:九鼎為天子、諸侯之制;七鼎、五鼎為卿大夫;三鼎、一鼎為士級。除數量的區分外,還有種類等多個方面的分別。商周是青銅時代的藝術高峰,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它連接著至今還能看到的楚國藝術,特別是史無前例的帛畫藝術。”

作為一本專業學者寫給大眾的美術通識讀本,陳履生的學術背景和從業經歷,使他在書中的論述既有專業的深度,又有通識的廣度。從史前到現代,他逐一講述了中國繪畫各個時期的繪畫風格和代表性藝術家,王維、宋徽宗、趙孟頫、石濤……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及其作品帶出了一連串千古傳承的藝術故事,中國美術源遠流長、豐盛多姿的歷史也由此鋪陳開來。繪畫之於歷史有何價值?如何看待博物館中的藝術作品?從遠古的彩繪陶器,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到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從錯彩鏤金的宮廷仕女畫,再到芙蓉出水的水墨山水畫,作者帶領我們透過一件件具體的歷史文物,跳出繪畫作品本身,去領略中華民族傳承上萬年的審美語言,體味中國人自遠古至現代以來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同時,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好地在紙本當中欣賞到這些傳世之作的精華之處,書中還收錄了200多幅中國自古至今的經典繪畫,並採用純質紙印製,還在編排上精心設計,通過大尺幅的方式高清呈現,並對重要作品充分放大細節進行展示,為讀者帶來色彩和線條的視覺盛宴。

(文稿、圖片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建,係《讀者報》首席記者)

《中國繪畫源流》:一部追源溯流的極簡中國繪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