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嘉賓合影
2024年9月23日,“為新中國設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系列特展”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和浙江省委宣傳部“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文藝巡禮活動。
開幕式現場
展覽匯集全國40余家機構的珍貴藏品,展出500余件/組實物和歷史文獻,涵蓋建築、工業設計、手工藝、服裝和視覺設計等多個領域,呈現了新中國誕生以來眾多“第一次”的設計,如“新中國第一份國禮”、新中國第一套國禮瓷器“建國瓷”“新中國第一個春節與新年畫運動”“新中國第一外貿展會”“新中國第一個國家館”等等。難得一見的國徽設計過程模型、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紙和溝通書信(包括梁思成致彭真信及林徽因至梁思成信)、杭州西湖規劃圖紙和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設計圖等也在塵封數十年之後重新面世。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館長張春艷為嘉賓導覽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周博導覽
“為新中國設計”展覽策展人之一 高原導覽
展覽分為五大板塊:一、國家形象與人民敘事;二、積極的工業化;三、生産城市與人民空間;四、社會生活與日常感知;五、設計美育的普及與提高,全面呈現了新中國設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板塊:國家形象與人民敘事”現場
一、國家形象與人民敘事
新中國建立之初,“人民”成為了設計的主體和受眾,社會各界在新政府的號召下廣泛參與國家形象的設計過程。這種獨特的設計方式呈現出了“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國旗、國徽的設計過程
展覽的第一板塊“國家形象與人民敘事”呈現了一系列具有重大象徵意義的新中國設計。國旗、國徽的設計秉持全民參與的理念,將國家符號的設計融匯在“人民大團結”的意象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起到了積極廣泛的社會動員作用。
“第一板塊:國家形象與人民敘事”現場
儲蓄會徽 周令釗 1950年代
除了國家象徵符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了一系列具有崇高感的建築和場所,如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人民大會堂。展覽不僅展出了這些建築的設計圖紙和手稿,還根據圖紙還原了人民大會堂的建築模型。這些標誌性建築塑造了新中國莊嚴而富有力量的國家形象。新中國初期,多個展示現代化國家形象的展覽空間如廣交會與海珠廣場、萊比錫博覽會中國館等被精心規劃和設計。這些項目承擔了對現代主義設計語言進行跨文化轉譯的工作。
“建國瓷”鬥彩牡丹紋飾中食具 祝大年 1953年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藏
新中國第一份國禮 常沙娜等 1952
祝大年設計的新中國第一套國禮瓷器以及常沙娜等人設計的“新中國第一份國禮”景泰藍系列製品也在展覽現場展出。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政府召集了民間工匠參與研發,梁思成和林徽因推動成立了工藝美術組,國禮的設計推動了之前專門用於皇家陳設品的特種工藝向百姓日用的轉化。
“第二板塊:積極的工業化”現場
二、積極的工業化
以第一個五年計劃為標誌,中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在“積極的工業化”這一板塊我們可以看到,設計是如何具體地參與企業生産,如何克服材料短缺、機械生産技術以及勞動力技能的不足,如何借助國際援助的“156個工業項目”,積極地推動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展品“三轉一響”
現場除了展示“一汽”“一拖”等相關的重工業設計成果之外,還展出了五十年代的日用工業設計,如熊貓牌1502國賓收音機等“國營南京無線電廠”的系列産品、上海牌手錶、永久牌自行車、幸福牌照相機、無敵牌縫紉機等。這些如今當代年輕人已經很少見到的家庭用品,在那個年代承載著普通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無數家庭的幸福追求,成為老百姓口中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這些當時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日用産品,體現了新中國在平衡輕重工業發展上的努力。
“第三板塊:生産城市與人民空間”展覽現場
三、生産城市與人民空間
為解決人民迫切的基本生活需求,全國各城市展開了不同程度的舊城改造工作,其中包括北京龍須溝和南京內秦淮河的整治工作,以及上海將臟亂差的棚戶區改造成新型複合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居住條件。除舊城改造外,1954年《人民日報》社論還提出按照社會主義城市標準建設新城市。在此方針的指導下,西安、太原、蘭州、包頭、洛陽、成都、武漢、大同這“八大重點城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廣交會和珠海廣場(模型)林克鳴 莫伯治 1950年代
在這場如火如荼的建設進程中的浙江省人民大會堂和“西湖改造”無疑是杭州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案例。“人民的西湖”理念在這一時期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景觀和空間,現代公園和傳統園林的理念在碰撞中,讓西湖成為了全民共用和文化記憶的寶藏。
順德人民禮堂建築(模型) 羅明燏等 1958年
西安人民大廈 (模型) 1950年代
除了杭州西湖改造的案例以外,“生産城市與人民空間”板塊還展出了新中國時期豐富的建築設計內容,包括: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的“北京十大建築”、陜西西安人民大廈和廣州雙溪別墅;見證現代主義多維度探索的同濟大學文遠樓、華東建築院大樓、杭州華僑飯店和廣州中蘇友好大廈;以及對西方現代結構技術進行本土創新的順德人民大禮堂、同濟大禮堂、武漢長江大橋、重慶人民大禮堂和北京工人體育場。這些建築項目猶如一部生動的史詩,展現了新中國在展示自身形象、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程。
“第四板塊:社會生活與日常感知”展覽現場
四、社會生活與日常感知
“社會生活與日常感知”板塊聚焦人民的日常生活。新中國成立初期,婦女解放運動進入新時期,女裝中性化進程加快,與短暫出現的“美化服裝”運動一起,體現了男女平權和對服飾多樣性的追求。各種制服類服裝應運而生,傳統、革命與現代審美在同一時空交織,與“翻舊改新”潮流匯聚,構成了新中國時期獨特的社會生活景象。
廣州航海儀器廠電風扇 1950年代 展品來自:金澤工藝社
手風琴 上海市百樂音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1950年代
“蝴蝶牌”縫紉機
當時對現代生活的想像:搪瓷盆
我們看到了當時的人們在物質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昂揚的生活姿態。我們也看到了,七十年前的設計師們是如何肩負起保障民生、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使命,用“設計”在簡樸的物質生活中,喚起人們對勞動價值、共同目標、日常倫理的新感知。
“第五板塊:設計教育的普及與提高現場”展覽現場
五、設計美育的普及與提高
設計教育是新中國設計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別於實物和模型的展示,“設計美育的普及與提高”板塊收集了大量生動的文獻和書籍。《中國錦緞圖案》《敦煌藻井圖案》《圖案基礎》《染織圖案基礎》《書籍裝幀藝術簡史》等新中國時期出版的工藝美術教材,注重傳統振興與史脈梳理,顯示出新中國時期設計教育日益系統化和專業化的特徵,奠定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體系的基礎。
結構玩具圖樣 南京師範學院教育係學前教育專業玩具教育研究室 1958年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藏
在如今的中國美術學院校園,回望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實用美術系輝煌的設計教育歷史,可以看到鄧白、劉開渠、顧恒、雷圭元、龐薰琹、唐葆亨、奚小彭、孫晴義等中國美術學院的設計前輩對設計教育的深邃思考和對民族文化的深切關懷,他們以開放的設計態度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填補了新中國設計研究和實踐的空白。
益智玩具設計:建築積木
“設計美育的普及與提高”板塊還從“理想兒童”與美育啟蒙、全民掃盲和文藝出版這兩個獨特視角切入,展現出設計在教育的普及上發揮的重要作用。五十年代的“黑二體”“宋二體”等字體設計為推廣簡化字和漢字使用的規範化以及全民掃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上海中藝玩具廠生産的建築積木、康樂棋等益智類玩具的設計折射出當時社會對“理想兒童”的構想與期待,同時促進了藝術和科學知識的普及。
康樂棋 公私合營上海中藝玩具廠 1950年代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藏
這份對兒童美育的關懷也延伸到了展品之外,設計博物館的公共教育部不僅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以遊戲互動為核心的兒童導覽冊,邀請他們乘上“時光巴士”,穿越回爺爺奶奶的童年。在這趟奇妙的旅程中,一系列寓教于樂的設計工作坊和研學課程等待著他們,“字字”不倦——老美術漢字體樣張設計課程讓孩子們在新中國時期豐富的“美術字體”中盡情徜徉;孩子們還可以通過“零”感共生再造衣——時尚設計課程探索和實踐“翻舊改新”的設計智慧;“和平鴿帶著花的消息”拼貼課程,引導孩子們用剪刀和色紙,感受新中國設計中所蘊含的和平與希望。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不僅點燃了孩子們對設計和美育的熱情,更讓他們在新中國設計的熏陶下,感受到那個時代獨特的藝術氣息。
展覽視覺導視
展覽現場特別設置了互動區域,觀眾可以通過互動螢幕沉浸式地探索《首都之春》全景圖卷,身臨其境地感受十里長安街內外熱火朝天的生産生活場景;“我和國旗合影”區域則讓觀眾在交互體驗中感受愛國主義情懷。
“為新中國設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系列特展”將持續至2024年11月15日。觀眾將在這個設計的歷史寶庫中挖掘到更多驚喜,刷新對新中國早期設計的原有印象。
展覽海報